孙毅:我是如何把马拍好的

繁体

来源:孙毅

理论上,我们可以把摄影作品分为两大类:记录类与艺术类。前者追求的是“记录真实”,后期的空间非常小,甚至可能要求“一个像素都不许动”;而后者追求的是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但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大多数的摄影作品是处于二者的“中间地带”。哪怕是纪实摄影,也往往需要一定的艺术感,才能成就一张好作品。

孙毅:我是如何把马拍好的

01

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观看了不少以马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发现其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随意性太强。有的人拍马可以说是“六不讲”:不讲光影、不讲构图、不讲姿态、不讲主题、不讲内涵、不讲用途 。这种“随手拍”就如同旅游时的“到此一游”照片,用来自娱自乐尚可,却不足以被称为“摄影作品”。

孙毅:我是如何把马拍好的

拍摄内容单一。很多摄影师拍马的活动,其中不少都是长年固定表演项目,没什么吸引力和创新的空间,拍出来的作品也都是“千人一图”,顶多只在角度、光线和姿态上略有差别。

我以为,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流派的摄影,都有其相适应的艺术表现、艺术气息,都要不断的创新。如果作品没有艺术感,没有创新,那只是普普通通的照相留影而已,谈不上摄影作品。

02

找好题材

拍马很忌讳“千人一图”。即使不考虑“艺术性”因素,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找不同的题材和侧重点,来赋予自己的作品更多的内涵,从而变得与众不同。

马的体态。万马奔腾、马踏溪水、套马......这些场面往往可以很好地展现马儿的矫健与雄俊。在这类作品中,最核心的是马的姿态与气势,除此之外光影、构图以及骑手的姿态、表情,也十分重要。

“自然”的马。马在离开骑手,“下班”以后,在自然环境中自在地觅食、休憩时是什么样的状态?这类作品往往是“大环境+马”的搭配,着重强调一种“自在”的意境。

马的一生。从马的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全过程记录,讲述马一生的故事。要把握住马的神态,表现好马的情感。

03

表现形式

肖像。在适合的场景下拍摄多种形式的肖像,可以细腻表达马的神态、情感与马的形态。

画意。画意是指通过恰当的构图,把马和所处的环境拍出画的感觉,而不是靠着后期软件把照片做成一幅画,更不主张题字落款。

构成。当一匹马和周围环境交融,或几匹马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几何图形或有规律性的线条、图形。这种构成会产生较强的艺术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局部。聚焦马的局部,对一些有趣的细节会有更细腻的刻画和表现,产生很好的视觉冲击力。选取恰当的局部,十分重要。

抽象。拍的是马,而展示的画面乍一看又不像马,是马非马,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和无限的遐想。

哲理。以哲学、禅学等理念,实践于马摄影,通过马在作品中的表现,来阐释各种哲理和思想。

04

直接摄影

我个人主张和倡导的就是直接摄影。可以在前期拍摄的基础上用后期手段进行润色美化、突出主题,但终究后期只应该起到辅助作用,不应该过度依赖后期。毕竟,摄影作品是拍出来的,而不应该是“做”出来的。

在具体的拍摄技巧和窍门方面,我个人不大喜欢强调这些,因为“窍门”是非常容易被人模仿的;而直接摄影没有窍门,有的是观察和思考,是一双摄影眼和眼后面的大脑。这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思考,是一种长期积累后方能达到的境界。

对于各种拍摄技巧,我们都可以去尝试,熟悉一下操作,了解一下它们的具体效果,但终究这些都只是“术”;多总结,多思考,多交流,提高自身的眼界和水平,这才是摄影之“道”。

摄影并文/孙毅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