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文章,看余华如何愚弄读者

繁体

多年来,余华频频以文章、发言、演讲等形式,表达了许多自己所谓的文学观点。这些观点不但暴露了余华文化修养的贫乏,很多内容竟然是为自己文化修养的贫乏而辩解。

客观地说,余华的小说相对在当代文学中还算有一定的贡献,然而其文学观实在大煞余华小说、中国当代文坛的风景。这也是天赋型作家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性毛病。

最忌讳的,就是企图把相对的成就,作一个时代的最高标杆。成就有时是腐朽的资本。

《最好的阅读是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是余华的一篇文章。余华也在许多场合口头表达过这种洗读者脑、暴露自己“心虚”的观点。

“最好的阅读是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那种阅读,什么都不要带上,这样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广,如果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就是挑食似的阅读,会让自己变得狭窄起来。”

余华的“空白之心”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枕套概念,你给它塞啥都行。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纯粹、虔诚,也可以理解为纯笨、愚诚。结合这段后面的句子和全文,很明显,余华的“空白之心”就是要求读者纯笨、愚诚。

什么叫“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什么叫“挑食似的阅读”?

首先,余华暗含着一种不平等的因素。在余华眼里,当代小说的境界远高于读者,读者面对当代小说要拜读,要服从式地读。

第二,余华“命令”读者抛弃自己的价值观、思维观,做个“空白”的傻子,去仰读小说。

第三,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余华就给读者扣上“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挑食似的阅读”的帽子。

请问,即便是卡夫卡、马尔克斯的作品,完美吗?不过时吗?哪部作品可以视为《圣经》?即便是《圣经》,多少人在非议它?

作为现代小说之父的卡夫卡,谦卑得都不想发表自己的作品,而余华为什么傲慢得就像个文学上帝?

读者的价值观、思维观一定不超过作品吗?读者用自己的价值观、思维观审视一部作品就叫“先入为主”、“挑食”?

读者的虔敬,真正产生于读了作品之后。作品的质量决定读者的虔敬程度。

作为作家,首先应该对读者虔诚,对自己的作品虔诚,而不应该“先入为主”地、“挑食”地要求读者在未读作品之前先“空白”起来。“空白”不“空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作家无理由、无权要求。

面对贩卖恐怖、把人写成动物的《现实一种》,面对调戏苦难的《许三观卖血记》,面对宣扬奴性生存哲学的《活着》,面对平庸的《兄弟》《第七天》《文城》,读者就应该不用更高级的价值观和思维观“挑食”吗?这些作品面对人类共同面对的、终极性话题了吗?

至于余华自己读大师的作品,“之心”“空白”不“空白”,那是余华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面对读者,作家身份的余华,连建议权都没有。

“为什么不少当时争议很大的文学作品后来能成为经典,一代代流传下去?这是因为离开了它所处时代的是是非非,到了后来的读者和批评家那里,重要的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至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了。”

这是什么逻辑?

第一,那些倍受争议的作品,是在争议中才成为经典的。

第二,不是所有和作品同时代的争议,都因人而废其作品。不管同时代和后时代,其主流都主要关注“作品表达了什么”。那些同时代因人而废其作品的观点,不能阻拦一部作品成为后世经典。

余华的问题太大,答案太小,答非所问,至少答问不搭。

第三,作者是个什么人也很重要。据说秦桧的文章非常漂亮,但今天一个字也读不到了。曹操的诗质量很高,但其为人历史也得另外评价。即便是《废都》能成为后世的经典(?),贾平凹的为人后世当然也有棺定。郭沫若更是。

作品是文化符号,作者是历史,两个绝不能因此灭彼。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或者过去时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比如鲁迅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而阅读当代作品的时候很难怀有这样的空白之心。”

奉劝余华不要拿鲁迅吓人。只会破不会立的鲁迅,不是中华文化的天花板。面对阿Q枪毙前画圈,罗曼.罗兰会哭,鲁迅不会。“哀其不幸”,是高高在上的同情;“怒其不争”,是知识精英对平民的鄙视。法海不懂爱。

至于读者用余华所谓的“空白之心”对待鲁迅的作品,那是因为鲁迅“破”旧的深刻度至今无人超越。鲁迅至今还是中国文学的标杆。对鲁迅怀有“空白之心”,就应该对所有当代文学作品怀有“空白之心”?当代文学作品有几部达到了鲁迅的水准?

余华用“空白”之心读鲁迅,是余华自己的事情,余华没有权利要求读者。还是那句话,作为知名作家,连建议权都没有。

现实是,比起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质量悬崖式下跌。

原因有二:

第一,现代作家的文化修养整体比当代作家要高很多。1949之后的作家们,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随着文化的断代而文化断代了。

第二,当代人所看到的现代作品,是经过过滤才流传至今的,尽管这个过滤还要经过未来的过滤。

面对整体质量不高的当代文学作品,当然读者不满意。余华怨怪读者“挑食”,是余华心虚。

当代读者对当代作品“挑食”,本身就是初级阶段的过滤。余华有什么可“挑食”的?

这种外强中干、以强掩弱的诱导、威胁性观点,不仅余华有,几乎当代所有作家个个都有。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作品被过滤的风险极大。

是纯金,还是废铁,历史会鉴定,诱导、威胁没用。

“你有你的经验,你会觉得这部作品写得不符合你的生活经验,中国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每个地方的风俗和文化也有差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以后,年龄不一样以后,经验也会不一样,这会导致带着过多的自己的经验去阅读一部作品,对这部作品的判断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

这就是余华的境界。

陷入当时的生活、社会而论所有人的价值观和思维观。小农作家余华根本没有超生活、超时代、超社会的格局和视野,根本不具备终极性价值观、思维观的意识,遑论终极性价值观、思维观修养。

余华没读过哲学。

“反过来带着空白之心去阅读,就会获得很多。阅读最终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丰富自己,变化自己,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始终如此,没有变化。”

余华终于露出了真实目的:奴役读者。

让读者“空白”,就是留下最大内存,然后被作家的作品塞枕头。

请问余华,读余华的小说,读者就一定能“丰富自己”?

请问余华,用小说、尤其中国当代小说罐装读者,意义在哪里?你们有几部小说能提升读者?你们自己走出本文化圈了吗?你们有文化终极意识吗?

罐装你们的小说,只能培养比你们境界更低的小说读奴。

不仅余华,你们几乎个个到处用你们的作品和小说观“愚弄”急待提升的小说信众。

为什么要建立你们的小说霸权主义?

霸得了一时(代),霸得了一(历)史?

用小说“丰富自己,变化自己,而不是为了让自己原地踏步,始终如此,没有变化”。只有余华这种只读小说不读哲学的中国作家,才用小说“丰富”“变化”自己呢。

中国许多当代作家的文化修养,不比中学语文教师高多少,写个小说就自封天花板,到处教导别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好为人师的知识霸权思想,余华身上如此严重。

余华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阅读超出本文化圈的书籍,努力提升自己,剔除自己身上由文化本能带来的傲慢习性。

“无论是读者、做研究的,还是做评论的,首先要做的是去读一部作品,而不是去研究一部作品。”

为什么必须先读后研究?边读边研究怎么了?

请问,你们的作品是宪法、还是法律?读者没有审视权?

检验你们小说质量的,恰恰是读者。

不是你们用你们的作品规约读者,而是读者规约你们的作品。

“我上中学的时候,读的都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用这种方式的话肯定是把一部作品毁掉了。”

在余华眼里,读者都是当今刷题的中学生。

“所有的作品都存在缺点,包括那些伟大的作品,读的时候不要去关心作品中的缺点,应该关心优点,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

请问余华,什么是优点?什么是缺点?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请问余华,你怎么知道所谓的“别人”,他的“优点”就超过了这个人?

“读的时候不要去关心作品中的缺点”。那就让这部作品的缺点存在?不去批判?而后让它继续祸害后人?

“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一个作家的作品一旦发表,就要对整个文化圈负责,如果作品有损于这个文化圈,读者有批判的资格与权利。

即便是那些不涉原则的缺点,也要批评,因为文学要进步。

人类文明前进的两个车轮是:信仰与批判。

在余华眼里,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应该拥有批判能力。

余华在维护什么?

八十年代的余华充满颠覆能量,现实中的余华为什么如此圆滑而处处本能地耍心计?

纵观余华多年来的文学观,问题严重在:

第一,自以为是地诱导、教训读者。

第二,就文学谈文学,文化境界甚低。只有文学碎片化知识,几乎没有文学以外的其他文化修养。

第三,自以为自己是当代文学的标杆,常常在假装的谦虚中夸赞自己的作品。

第四,作品技巧有余,价值观陈腐,且不自知。只是小说高级工匠,不是文学大家。

第五,余华一直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文化修养的贫乏。为掩饰自己哲学修养的欠缺,余华竟毫无愧色地说过:文学不能端哲学的饭碗。

文学不能端哲学的饭碗。人类级别的笑话。

文学端不了哲学的饭碗。

文学必须吃哲学碗里的饭。

没吃哲学饭的余华,先天营养相当不良。

越营养不良,越吹大话:“不能端”。

以上文学世纪病,不仅余华患有,中国当代作家无一幸免。

以此文为证,后人会等来后后人的对中国当代文学大浪淘沙似的公正评价。

来源:常识堡

1
0
15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