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湖在东昌府,也即今日的江北水城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东昌湖是宋朝遗落的一滴墨,在聊城的温润里缓缓晕开。
沿湖而行,依依垂柳下这一湖碧水,堪称秀澈。湖水晶莹剔透,波平如镜。响晴的天湛蓝湛蓝的,几朵闲云飘浮其间,一派悠然之意。天光云影倒映水中,愈发显得一潭湖水青碧如玉。偶有微风徐来,粼粼水纹随风荡漾,在这青碧绸缎上漾起一道道褶皱,随即消失无踪。
插画 芝芝
凭栏而立,这潭湖水,总给人带来一种淡然心境。旁边有孩子喂鱼,一群锦鲤游弋而至,争抢着散落水面的鱼食。波平如镜的水面瞬间破裂,我似乎听到时光破碎的声音,不觉一声叹息,似乎少了一份宁静。倚栏观水,水亦迎面看我,目光交接,恍然间似与湖水对谈一般。
要去水上古城,我从二十一孔桥上漫步而行。我在荷香亭远眺时见过这座桥,它如玉龙出海,大气磅礴地横亘于东昌湖上,是连接水上古城与湖西岸的通道。桥很长,由青石铺砌,两侧是汉白玉石栏杆,其上雕刻着一个个水浒人物,栩栩如生,威风凛凛。一百单八将,一一数着名字,一一讲着故事。东昌湖这滴宋朝遗落的墨,在湖水的温润浸染下,将一部水浒直接刻在了一座桥上,刻在了古城与外界连接的纽带上。走在桥上,仿佛一步一步走向历史深处。桥上留下了我的脚印,留下了无数人的脚印,而这座镌刻着水浒传奇的桥,也将留在我的心里,留在无数人心里。终于到了桥头,现代的小城留在那一头,而我,已然穿越了千年时光。
水秀,城亦秀。宋朝遗落的那滴墨缓缓晕开,化入和风,化入碧水,化入日光,化为这一泓秀澈之水滋养出的秀雅多姿的水上古城。城不大,被东昌湖四面环绕,漂于水上,如海市蜃楼一般。城中街巷规矩方正,横竖有序,呈棋盘方格状排列。漫步街巷,白墙灰瓦的传统民居、飞檐翘角的歇山顶、质朴典雅的古韵灯笼、各具特色的牌号招幌、青翠苍劲的古槐一一散落眼底,让人沉浸于古色古香的意蕴中,浑然忘了今夕何夕。
漫步街巷,与古城文化不期而遇。海源阁、七贤祠、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明清圣旨博物馆、紫砂博物馆、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聊城老照片博物馆、东昌木版年画博物馆……透过这些文化载体,跨越时空,我分明听到时光深处文化的花朵绽放的声音。
聊城山陕会馆
东南西北四条主街的交会处,是名满天下的光岳楼。这是东昌湖的金字招牌,也是水城的金字招牌,素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这座始建于明朝的木楼,因“近鲁有光于岱岳”而名,能与泰山相提并论,其地位可见一斑。
登楼而上,古老的木质楼梯传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是我们的脚步声惊扰了久远的历史尘埃。是的,历经数百年时光,光岳楼上早已布满了时光的足迹,积淀了历史的遗存。只是,这遗存却并非只有尘埃,碑刻、手迹、工艺、诗文,满目所及,皆是文化,是东昌湖的秀水孕育出的清雅文化。
登顶,极目远眺,四面风景尽收眼底。近处,是规矩有致的民居街巷;远处,是烟波浩渺的东昌湖;再远些,就是楼宇林立的现代市区。在日出的方向,我看到了古老的大运河。运河如一条柔软的绸缎在湖畔迤逦而过,却早已没了当年“舟楫如云,帆樯蔽日”的盛况。
离开前,再次驻足仰望,忽觉“光岳楼”匾额上的字似曾相识,我凝神思索。“咱这光岳楼气派吧?不怕雷、不惧火。城里打雷下雨,光岳楼这么高,从没受到过雷击。而且这楼都是木头榫卯搭扣的,没用一根钉子,却不怕火。当年日本人攻进城后,曾将楼柱裹上棉被、浇上汽油点火,嘿,咱这光岳楼就是不着火……”思绪被打断,原来是一位老人在讲古。他陪同的人一脸惊异,连连点头,大约是老人远道而来的亲友。
老人的话一下子让我思绪翻涌,我终于想起匾额题字似曾相识的来源,那是我幼年时在父亲的藏书中翻到过的一本书——《光岳春秋》,书名中的“光岳”字体与楼匾题名很相似。书中写的是聊城民众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范筑先、马本斋等英雄之名犹历历在目。再次仰望光岳楼,我肃然起敬,那些被鲜血染红的春秋,光岳楼大约都经历了,它在风雨飘摇中见证了历史,也在慷慨激昂中书写了历史。不惧日寇的光岳楼是有骨气的,不畏牺牲的东昌儿女也是有骨气的。他们挺起了东昌湖的脊梁,也挺起了水城人的脊梁。
聊城光岳楼
日暮将归,沿城边湖畔信步,行人渐少。远处的二十一孔桥上流光溢彩,光影倒映湖中,愈发显得璀璨灵动。我无意去凑那繁华的热闹,只走在青石板路上,流连这一日间最后的时光。两侧的白墙灰瓦下,多的是书屋、茶社、艺术馆。一路上,遇见了正倚窗捧书静读的青年,遇见了两杯香茗对坐闲谈的老人,遇见了娴熟优雅展示茶艺的姑娘,哦,还遇见了许多像我一样信步而行的路人,只想在这宁静的夜,与湖水为伴,邀明月同行。
与我去过的许多负有盛名的湖泽相比,东昌湖名气略逊,却丝毫不输风光。当然,东昌湖也不在意虚名,而是从容淡然,兀自荡漾着日光与和风,滋养着这座古城的千年水韵。能与运河互携互融,与古城相依相拥,东昌湖真是幸运。能与这样一片低调而淡泊的水相遇,与这样一座古朴又厚重的城邂逅,我也很幸运。
路尽,已是归途。依依回望,远处水波荡漾,光影绚丽,东昌湖正蹁跹起舞。
来源:中国旅游报、任艳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