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第三章 挥戈再战 鏖兵上甘岭

第三章 挥戈再战 鏖兵上甘岭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克拉克为总统大选造势,意欲发动战事

1952年是美国的总统大选年。时任总统的杜鲁门是民主党候选人,而他的竞选对手是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共和党人想借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不利战况攻击杜鲁门,于是大肆宣扬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和无能。迫于舆论压力的杜鲁门,只得转而向1952年5月接替李奇微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施压。

此时,范佛里特已升任第8集团军司令,但作为整个陆地作战的总指挥,他在1951年的作战表现并不好,此刻他也急于在1952年“露一手”。由于范佛里特此时有两个部队正在日本休整,即美第45师,和我们45师的番号一样,以及从朝鲜战场回到日本休整的骑1师,所以他预备的方案就是让这两个师积极演练,以再次发动登陆作战。

美军搞登陆作战是有成功经验的。比如之前,当朝鲜人民军打到釜山的时候,麦克阿瑟发动了“仁川登陆”,美军从汉城这里打过来,使釜山前线的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后方阵脚大乱。所以说,克拉克和范佛里特一开始的计划,是准备从元山或者是从西海岸进行登陆。为了配合登陆,很有可能就是把作战重点放在中部战线平康地区,对中朝部队发起牵制性进攻。他是有这个准备的。

我军针对战场情况的发展也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东、西两侧海岸,我们从4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加强兵力,同时还构筑了一些海岸防御工事;待到10月份,毛主席和军委又决定,把完成了改装的三个新锐军开到朝鲜战场——46军到西海岸接替42军、23军;24军到东海岸接替20军、27军。如此一来,即便敌人登陆,我们也准备好了足够的兵力。同时,志愿军正面战线的防御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阵地巩固,给养充足。武器装备,尤其是炮兵有了一定增加,部队士气很高。早在9月份秋季的时候,从作战考虑,陈赓已将第38军和第15军组成一个作战集团,统一由第3兵团指挥。所以,中线的准备到这个时候都已经比较牢靠了。

第三章 挥戈再战 鏖兵上甘岭、克拉克为总统大选造势,意欲发动战事

1952年10月15日敌战役佯动情况示意图

这些情况从侦察的角度来讲,敌人也会知道的,这就使得他更不敢轻易冒犯。所以这时候的克拉克做决策就显得非常犹豫——迫于压力,他很想打个大仗,按他的话来说:“不付出过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但到9、10月份时,我方一线的阵地已经相当坚固了,他想要从元山方向入手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但如果选择从正面发起进攻,由于我军战线后方已经有了准备,所以他也很难获胜。

于是,克拉克一时决定不了选择哪里作为战役方向。是登陆,还是正面进攻?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作战方案,克拉克都认为,“军事压力不应当削弱”。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