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第五章 坑道斗争 战争史上的奇迹
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战士
上甘岭战役第8、9、10、11天(10月21日至10月24日):我军依托坑道以沉重代价反击主峰,美7师伤亡惨重撤离阵地
第一阶段结束,敌人忙于调整部署。22日,美3师接替了伤亡重大的韩9师防务,韩9师调至史仓里整补,作为美9军的预备队。23日美40师回杨口东北的支石里,敌人从汉城调来105编练师对美7师、韩2师进行补充和重建。
我们按兵团和军的部署:45师133团全部力量转到了上甘岭,用于537.7北山阵地作战;29师接替45师除597.9和537.7两个阵地以外的全部任务,45师集中力量争夺这两个阵地。
经过第一阶段反反复复的阵地争夺,我们大量杀伤了敌人,但我们的伤亡也不小。由于二梯队还未及时投入战斗,这时志司首长指示,为决定性反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暂停反击;前沿部队转入坑道,以小分队活动与敌人周旋;同时调整部署,整补部队,研究战术,抓紧时间准备决定性反击。
军、师21日决定守卫阵地的部队转入坑道斗争,拖住敌人,消耗敌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依托坑道准备大反击。22日师还召开了作战会议,加强坑道支部建设,部署了坑道作战的步炮技战术要点,加紧大反击准备工作,这就形成了战役第二阶段的特点,艰苦的坑道坚守。
坑道坚守阶段主要是以597.9阵地为标志。537.7北山阵地的韩军比较好打。我们从21日反击下来,23日、25日又进行了反击,特别是27日几轮反击下来以后,537.7北山连续守了3天,韩军也没组织力量反扑。但那个山头并不作为“标志”,因为只有把美军打服了,这才算是真正的“标志”。
坚守坑道14昼夜的134团钢铁8连连长李保成(左)用步话机与师指挥所保持通信联络
●龙世昌(1928—1952)
苗族,贵州松桃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夺取597.9高地主峰的战斗中,连续爆破美军两个地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当部队进至9号阵地时,又遇敌火力封锁。他手臂和腿部负伤,再次强行突破,将爆破塞进敌地堡,被推了出来。他立即抓起冒着白烟的爆破筒又塞进去,敌人拼命往外推,他毅然用身躯抵住爆破筒,炸毁敌堡而牺牲。1953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134团8连是45师的主力连队之一,有着红军的血脉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是一支作风很顽强的连队,像战斗英雄崔含弼、赖发均、龙世昌等都出自这个连。但这个时候,坚守坑道的8连已经不是原先的8连了。当时师里决定,为了加强防守坑道的力量,所有的部队,不论哪个连队,进了坑道就统一叫8连。所以到20日,597.9的主坑道里就有了这么一个由16个建制单位人员组成的连队。
这个连队还包括秦基伟军长抽调的他身边的那两个警卫排。他们是21日晚上反击时进入主坑道的。这两个排到前线情绪很高,但在隐蔽行进的运动中伤亡很大,两个排96人,进入坑道时只剩下了26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伤亡呢?这支秘密增援的部队在与坑道8连会合的运动中,有战士负了伤,发出的声响一下子惊动了敌人。那时山上山下全都是敌人的工事,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暴露自己。那两个排就是有些暴露,所以最后进入坑道仅剩下了20多人。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强调战场纪律。那时候45师阵地上的每一名官兵都必须以邱少云为榜样,一人要为整体着想。但就这20多人能进入坑道,价值也是相当大的,那可是坑道里的宝贵“财产”。你想想,在那样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守坑道的战士能看到秦军长亲自送来的部队,他们都为军首长没有忘记前线的官兵而备受鼓舞。进入坑道的战士被编入8连,决心为8连争光,为牺牲的烈士报仇。
就在23日晚上,我们又要组织一次反击。这就是要与敌人拼命了!
我们力争消灭敌人,而敌人却不肯出来,不与敌人“见面”怎能行呢?美军还有2个连没有受到严重打击,要想把美军打怕了,就要舍得拿出力量重创他。
到22日,45师的伤亡近4000人,已经很大了,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组织了3个连的兵力。下决心组织3个连,特别是坑道里头的那个8连。反击前的22日晚上,我们决定从8连抽出60个人的兵力,组成2个排,从坑道出发,直接投入反击。参战的这60个官兵个个都是“宝贝”、功臣,那不知道与敌人拼过多少回命了!
坚守坑道的部队主动夜袭敌人
那天晚上,8连集合了不少的人,组织了号称100多人的连队,那是相当有气势的呀!
23日,部队除在537.7北山配合反击外,对597.9阵地又组织了一次反击。这次反击的3个连,1个连反击2号阵地;1个连从西北山梁向东南反击;还有1个连——坚守坑道的134团8连,直接从坑道出击,反击主峰。
这一天晚上,3个连反击,反击2号阵地的部队没有反上去,发生了个误会。反击0号阵地——而预先安排反击黄继光牺牲的那个阵地的部队也没有能完全打上去,真正打上去的就是坚守在坑道里的这60个战士,他们是各个连队的“精华”。他们上去之后,死打硬拼,夺回阵地,迅速地消灭了美7师32团一个守备连,一度占领了1号和2号阵地。在向主峰南发展的时候,敌人又集结2个连进行了3次疯狂反扑,均被我们击退。敌人继续增兵至一个营,分两路向8连反扑。我们的战士就与敌人激战,甚至展开了肉搏战,到后来就是手上有什么就用什么了,最后终因寡不敌众,退回坑道。返回来只有20多名战士,副连长负重伤,他们艰难地爬回到坑道里,其他参与反击的官兵几乎都牺牲在阵地上了。
这里再讲讲坚守0号坑道的情况。135团4连宋春元在23日反击后,带领3排转入0号小坑道。这个坑道内可以容纳20人,表面阵地上有单人掩体,可用以观察敌人。23日下午,美7师17团3营换防前,对我0号阵地疯狂攻击,宋春元沉着指挥,利用坑道,采取添油战术,边打、边组织、边动员、边补充,他们以小组战斗形式,灵活机动的战术,打退了美军的7次大小进攻,配合了1号、2号坑道,歼灭敌人40余人,在最后打残美7师的战斗中立了功。
这样子我们打到23日,24日又乘敌人在表面阵地运动的时候,以突袭火力杀伤敌人400余人。到这时候,我们几乎将美7师的部队打了个遍,甚至有的已与敌人连队“见面”并交战两三次,双方消耗都很大。
美军在战役第一阶段受挫后就不甘心失败,他们仍然不断地调兵遣将,拼凑兵力组织进攻,同时也在想尽办法围堵和攻击我们坚守的坑道。就这样打到24日以后,美军伤亡已经有5000余人。伤亡人数那么大,有的连队打的还剩几个人,尤其是32团死伤最为严重,补入的新成员达到90%以上。从10月17日到24日,美7师3个步兵团就整补1到2次,这样一来,美7师就无力再打了,已经到了实在受不了的程度!于是美7师在25日撤下阵地,脱离了上甘岭战场。打得正激烈的时候,队伍撤离战场,那是非常狼狈的!由此也给我们随后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月23日至27日,我们参战的炮兵还是抓住了有利时机,由师炮兵指挥所统一组织,数次对攻占我表面阵地的敌人、敌纵深物资堆积站和部队集结地,实施炮火袭击,给敌人有生力量和物资储备以重大杀伤和破坏。23日,炮兵第2师30团1个营和第60军加农炮1个营,又对注罗峙、立石、杨谷、松洞的敌炮兵阵地进行了猛烈轰击,共毁敌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29门,迫使敌炮兵阵地后撤2至4公里。
当时整条战线,从指挥上来讲我们配合得很紧密,各个战线都打得很紧、打得很好。我们的战术反击延长到月底,也就是要打到敌人没有劲儿的时候。44师在381高地、391高地等几个点上展开了争夺战,自上甘岭战役开始以后,就一直与敌人在不停地争夺。像29师85团一个侦察排,歼灭了敌人在柏德里以东无名高地一个加强排。因此各个战线都打得很好。
其实从14日到月底这段时间的战斗,敌军兵力消耗不小。就我们所知,韩国的2师重建了3次;美7师3个团从17日到24日先后补充了大量新兵1至2次;美军32团、韩军17团补充的新成员几乎达到95%。美军中新补充上来的兵,许多都是南朝鲜的兵,多半是从李承晚的新兵训练所弄来的。鉴于战事的严酷,敌人在兵力部署上,不得不进行调整:把抱川的美3师调来接替韩9师防务;美7师主力撤离597.9高地西调,把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交给韩2师,把381高地以西防务交给了美3师(编者注:敌在“金化攻势”中伤亡惨重,故匆忙调整部署:韩9师于23日由美3师接替,后撤到史仓里休整;美7师于23日向西收缩,将597.9表面阵地移交韩2师;韩2师全部集中于上甘岭地区作战,将外也洞以西防务移交韩6师;韩炮1团及30营和53坦克连24日东窜金化地区,配属韩2师指挥)。
美军105毫米口径榴弹炮
我们坑道部队在战役第二阶段,除坚守坑道、牵制敌人扩张之外,还经常以战斗小组和小分队的方式主动出击,总计组织了100多次小型出击,共歼敌2000余名。这也证明坚守坑道的官兵个个都是真正的硬骨头、英雄汉!他们克服困难,依靠英勇杀敌的气概为大反击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自己的力量消耗也是很大的,官兵伤亡近2000人。战斗十分残酷,虽然表面阵地已变成焦土,但我军始终坚守着坑道。
10月23日—25日敌部署调整情况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