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机动灵活的战术“以我之中击敌之下,以我之上击敌之中”
我们的炮兵在战役中注重群策群力,在劣势中争取优势。
当时在朝鲜,我们主要有两个炮兵师,一个是炮2师,一个是炮7师。这两个师都支援了我们上甘岭作战。那时候志司除了支援其他地方的战术反击作战以外,朝鲜战场上所有能集中的炮都集中到上甘岭这个阵地来了,光部队番号就是10个炮兵团呢!像60军虽然调到别处去了,但配合部队作战的76.2野炮调到了上甘岭来,而且他们自始至终参加了战斗,是打到底的。
炮兵里比较热闹的是76.2毫米野炮。60军两个营的76.2毫米野炮,编属为军直炮团。60军换防的时候,志司就把这个炮团调来支援上甘岭战役。他们来得比较早,就在我们指挥所附近的公路边修筑了一个炮阵地。
76.2毫米野炮打得速度快,打坦克、打平射目标都是比较好的,当然也可作为野炮使用,虽然速度快,但威力比起野炮要逊一点。可是战场上步兵要炮的时候讲究速度,其他炮有的要人工装填,速度就慢一点,但这个炮因为比较轻巧,打得快,所以在战斗中就等于机关枪的打法,“嗵嗵嗵嗵嗵”几发就出去了,它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我们的炮里还有105炮、150炮和155炮,我们在后面听到前面炮弹的爆破点,当炮弹急速发射时,连续发出的爆炸声响就像过年时的鞭炮组合,而76.2野炮在这些炮的声音里就算是一个填空子的。它发出的声音较小,听得更清晰的则是大炮“轰轰隆隆”的震响。76.2野炮威力比较小一点,所以我们一般给炮兵赋予任务的时候,安排它的机会也就少一些,这样炮兵就有意见,尤其是在紧要三关没有派予任务,他们不服气也不满意。为了能争取更多机会执行任务,这些炮兵也倾心钻研,他们认为这种炮要论破坏性效果是差一些,一个碉堡打上一发根本起不了完全破坏的作用;打坦克呢,敌人的坦克在上甘岭战役基本不敢使用;把这个炮分散使用吧,距离远了以后威力会更小。以后他们反复研究,最终他们认为:“我们这个炮可以和前沿82炮结合起来打,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实际上76.2野炮优点是来得很快,假如突然发现了射击目标,它可以先锁定目标,随后与82野炮联合作战,发挥优势,摧毁目标。
原来说的“敲锣鼓”,76.2野炮算是个锣鼓点儿,起个“叮叮当当”的作用,但这种野炮如果与82炮共同来打,既能节省弹药(战役初始82炮的炮弹供应比较少),也能起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用,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些。76.2野炮的炮兵在战场上千方百计地钻研,设计出灵活的战法,比如对付敌人反扑过程,或是对付敌人集结冲锋,以及敌人集结阵地,若有82炮支持,轻炮可以重点攻击前沿阵地的目标,72.6炮可以打击纵深,压制敌人炮兵阵地。实际类似这些打法应用在战场上,其效果也确实证实了火炮相互间配合起到了相当的震慑敌人作用。
炮中的76.2野炮,如果在战役过程中需要冲锋陷阵,那就是它的事儿,但这次战役中这种情况比较少,所以他们也是想方设法地钻研怎么和前沿步兵配合好。因为它在炮兵建制里头是新炮,不像其他的炮能起那么大的作用,有的时候就容易把它忘掉,但是它的炮弹比较多,所以就试着用它杀伤敌人的步兵和保障部队,结果发现作用还是相当大的,而且我们在试它的时候也注意尽量地节约,有了炮弹也不能浪费呀!
76.2毫米野炮占领发射阵地
虽然我们打的炮与弹药屯集的数量比敌人少,即使敌人打了190万发,我们的大炮弹也才打10多万发,加上82炮弹和其他的炮弹,总数合起来也只不过是41万多发,但是我们的炮在攻击敌人步兵和与敌人炮战等方面都尽可能做到了合理使用,发挥特长,把不同炮组成前后远近不同的组合,赋予各炮群不同任务,大大发挥了各种火炮的威力。
美国的大炮中,最难对付的就是他最大的火炮24榴(以下称作203榴弹炮)。他们这个炮阵地在锄业里,离我们很远,与上甘岭隔着两个山头还有20多公里,我们的炮即使推到前面也打不到它。敌人这种炮主要是用于远射破坏,像对我们两个山头阵地实施炮击的时候就用上了它。对于前沿阵地的坑道,飞机轰炸起不到更大的威胁作用,而表面阵地就放在那里,也就是那个样子了,敌人想炸就炸。但他的炮,特别是203榴弹炮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威胁的。
美军大口径榴弹炮
敌人除了炮击我们两个阵地以外,还炮击我们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所。203榴弹炮虽然距离我们较远些,但我们对它也存有疑虑,敌人飞机投到两个阵地的重磅炸弹是上千颗,但使用203榴弹炮这种炸弹的数目却是上万颗!那一颗炮弹打出去就相等于一颗飞机炸弹,甚至超过飞机炸弹。飞机投掷的弹药也不过是二三百磅,最多达一千磅,但203榴弹炮炮弹的力量更大。14日、15日那两天反击,他炮火也准备,飞机也轰炸,空中相当热闹,敌炮发射弹药居然能让自己的飞机在俯冲轰炸之时,触及飞来的203榴密集弹药,当即空中开花,将自己的飞机打掉。弹道都有一定的高度,203榴的炮弹的弹药倾泻密度集中,且炮口的口径又很大,飞机俯冲下来就很有可能碰上自己的炮弹。我亲眼看见的是1架,但肯定不止1架。
敌人的203榴炮不放炮是不可能的,但这个问题该怎么应对?
我们的炮兵也在积极地想办法,为了打掉敌炮的威胁,我们先端下对我们阵地威胁最大的韩2师炮群。从地形看,侧面的东边是从北向南,我们连续打掉他五六个炮群阵地,解除了敌人对我们炮阵地的威胁,这样也就极大减弱韩2师的战斗威力。当然,韩军损失了那么多炮,随后又会立即补充一些炮,继续加强他的火力,他也这样做了。
我们的炮主要是打在金化西南的城柱岘、城注洞,还有个山。城柱岘在597.9阵地,也就是在金化的西南,这地方有敌人一个155炮的阵地。155炮在美军来讲也叫个大口径的炮了。其前面还有敌105炮阵地。打韩2师阵地的时候,我们在西,他在东,射程比较近,但有的还是打不到,后来经过炮兵的讨论商议,决定实施所谓“大炮推前”的策略,先挑选好阵地,直接把炮推到五圣山后,甚至于向前推了又推。
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155加农炮,于是就规定尽可能地往前打,能打多远就打多远。结果我们大炮前推以后,打到这个城柱岘、城注洞,翻过那座山去,当然要按距离来讲离锄业里恐怕还有二三公里远,但就这个威力也令203榴恐惧了!两次炮战把城柱岘和金化附近敌人的四五个炮阵地给打掉了,我们摧毁了他十五六门炮,虽然摧毁的程度不像对韩2师的那么厉害,但是美军也恐惧,特别是他们在城柱岘155加农炮的阵地往后一收,直接影响到敌人后面锄业里的203榴弹炮,于是203榴也从前沿阵地后撤了。这一退,也解除了对我们的威胁。后来尽管敌人又不断补充了大炮,但毕竟还是减弱了他的作战力量。
我们发射的炮弹,都尽可能地拼命去打,其实我们有的是真打,有的也只是吓唬吓唬他们,总之炮兵是想了很多的办法震慑敌人。
迫击炮是大家感兴趣的,15军的迫击炮用起来得心应手,打起来可厉害了。像我们有20门迫击炮在菊亭南边,距前沿1000米,18门在448高地,距前沿800米到1200米,这些迫击炮专打我阵前150米死角敌人集结,以支援步兵的反冲锋。他们主动观察,积极支援,炮火重点打击200米之外的敌人,压制他们的化学炮。一线、二线配合前线,三层观察。步炮共同组织强有力的观察所,由步兵一位副团长和炮群长负责。31日,135团7连坚守阵地,午后敌人1个营进攻,我们的干部在石缝观察到,准确报告,炮火急袭,将大部敌人歼灭,我们守住了阵地。
我们的迫击炮选址筑建阵地很有特点,即使整个部队伤亡很大,但炮阵地几乎没有伤亡。特别是133团、134团和135团的迫击炮阵地,除了134团有2门迫击炮在飞机轰炸中被打坏外,其他的炮没有损失。为什么能做到这个样子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炮阵地挑选位置特别巧妙,鉴于迫击炮发射有个曲射的特点,炮兵就将阵地选择在自然山的山沟前面。敌人的炮压制我们时,炮弹一打就会落在沟里爆炸,再往后头一打,就打到山上去了。迫击炮打曲射,完全是可以这样搞的。比较巧一点,这样两个炮连就可以充分发挥威力了。当时我们的82迫击炮的威力特别大!除了运输炮弹路途上,我们的人有被敌人打伤之外,迫击炮阵地打了那么久却没有伤亡,这就打得很有特色了!我们几个迫击炮阵地群几乎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炮兵为减少火炮损失,有效地保存自己,除加强工事、伪装和设置假阵地假目标外,还经常变换阵地,迷惑敌人和摆脱敌人的炮火压制。以45师作例子,40门迫击炮(其中化学迫击炮3门),炮阵地都做了掩盖和伪装,迫击炮打下来以后损坏了6门,其中2门是敌机炸坏的,我们自己打坏了3门,还有1门是被敌炮打坏的,其他的炮基本上都坚持到了全部收复阵地为止。那时45师步兵下来,迫击炮不下阵地,通信兵不下阵地,坑道里不下阵地,因为他们对作战比较熟悉。难怪美国通讯社报道说,联军“在击毁中国大炮方面也是没有效力的……中国炮兵工事筑得很巧妙,很难发现,更难打中”。
这期间我们的炮也有损失,连续作战,火炮器材耗损很大,火炮打坏了就直接在火线上修理,在阵地上炮兵有各种炮的抢修小组。好多炮都是在阵地上拆了修,修了拆,最后等炮弹打得差不多的时候,炮也打得差不多了。有的时候2门炮重新修理成1门。特别是前沿阵地的炮9团,当时他们使用的还是日本的38野炮,开始有8门,打到中间,变成了4门,后来又修理成2门,打到最后实在是不能再打了,也只剩下了1门。这1门日本38野炮至今仍放在军事博物馆里展览着呢!我们的炮弹和大炮都是打到了最后1秒钟,打得不能再打了,就是这样打过来的!
战役一开始,敌我炮兵火力悬殊,整个战役都是有差距的。从数量、口径、射程对比看,敌人的炮是“多、大、远”,就是大炮多、口径大、射程远;相反我们老炮居多数,炮是“少、小、近”,就是数量少、口径小、射程近。克拉克自己也讲,从105到203口径,有280门。其他的还不算。我们给他算,各种大口径炮加起来是324门。这可能计算得少些,炮兵对此还有意见呢!
战役第一阶段,我山、野、榴弹炮66门,敌我对比是6∶1;战役第三阶段增加到133门,敌我对比仍是3∶1;敌人小口径炮有1241门,我们才有359门,以展开部队计算是3∶1。敌人消耗炮弹190余万发,我们发射35余万发(含24万多发82以下口径炮弹),比例是5.4∶1。当时,我们炮兵射程近,打不到对我威胁很大的敌炮阵地,高射炮射距也不够,虽然我们的装备不如敌人,炮也比较老,但是我们的炮也确实把敌人的炮压制住了。
利用五圣山顶良好的观察所,我们的炮兵指挥得法,弹药也越来越多,特别在大反击阶段很有保证。炮兵采取了一些战术,比如“大炮推前”,这样就把原本的优劣态势改变了。大炮本来就不一定要那么靠前,但我们的炮都上了山。597.9高地后头有个叫菊亭岘的南山,距离597.9高地才400米的样子,上山后距离就很近,那个炮就等于当一个重机枪来使唤了。所以两次比较大的炮战,就摧毁了敌人50多门炮,整个战役一共打掉敌人61门大炮,而我们炮的损失就小得多了。战役开始,我炮兵只能做到在一定时刻内以火力压制敌人,后来逐步做到在各个关键时刻都能压制敌人。炮兵顽强作战,斗智斗勇,取得重大战果。战役中,杀伤的敌人,一半是炮兵的功劳。
在战役中,我们的炮兵相互支援,相互合作,战术相当灵活。高射炮让敌机不敢低空肆意活动,就使我们的运输线保持畅通,保证弹药和作战物资的运送;小口径高炮发射阵地安置在山上,让敌人炮兵校正机不能轻易接近我们的前沿,就能保障地面炮兵的安全;地面炮兵压制敌人火炮,或当敌人炮兵压制我高射炮阵地时,地面炮兵很快就会压制住敌人火炮,使高射炮得到安全。因此,我们的高炮损失很小,这就大大打击了敌炮兵的疯狂气焰。我们火炮打落了敌机100多架,就整个战役算的话,连打落带打伤是300架。所以这个仗是越打越有味道。
高射炮让敌机不敢肆意活动,使我们运输线路保持通畅,日夜不停地把弹药送到前沿
从上甘岭作战来看,炮火猛准是作战制胜要素,这一条大家体会得比较深。但为什么我们的大炮“少、小、近”,却战胜了“多、大、远”呢?炮兵总结了一条经验,以后我们才知道他们作战的秘密了。那就是在劣势中争取优势,他们说:“以我之中击敌之下,以我之上击敌之中。”比如我们大的远射程的炮,想法创造条件,把敌中等的炮揍下去,我们中等的炮揍他比较差的炮。还有一条,敌人说12公里你打不到,但我可以吓唬你,把我们射程比较远的推到前面,揍敌人一家伙,他就害怕了。因为“大家伙”就比较“娇”,炮越大越“娇”。因此,无论打敌步兵、炮兵,主要功能还要靠指挥员机动灵活的指挥部署。所以说,我们的炮兵是在与敌人斗勇、斗智中取得了重大战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