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倔强”的城市,将方言带向了全中国

繁体

来源:大河报博览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自1998年设立“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起,20多年的普及推广让普通话成为全国最常用的语言,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虽然普通话普及全国,但仍有一些非常“倔强”的城市,坚持不懈的说方言,并将他们的方言带向全中国。

这些“倔强”的城市,将方言带向了全中国

重庆、成都

川渝不分家,在方言上相似度极高的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就把它们放在一起说吧。说真的,在外地人听来,根本分不出重庆话和成都话的区别。走在川渝的大街小巷上,很少能听到普通话,哪怕与外地人交流,大部分的川渝人仍然坚持说他们的方言。不过虽然是方言,但川渝话基本上人人都能听懂,辨识度也非常之高,是大众接受度最高的方言。正是因为与普通话只有发音上的区别,川渝方言早已走出当地,迈向全中国了,人人都能说上一句不太正宗的川渝话。

这些“倔强”的城市,将方言带向了全中国

广州

广州这座城市扛起了粤语的大旗,虽然深圳比广州更加发达,但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外来人口比本地人还多,所以深圳很少有人说粤语,普通话基本上全区域普及。而广州则不同,这个城市相对来说就要保守许多,很多的拆迁户、厂老板、宗族势力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粤语在这边才是“硬通货”。虽然粤语比川渝方言要复杂得多,但大部分人却对它并不陌生毕竟从小到大,粤语歌和港台电影都是主流,常用语句还是听得明白。

这些“倔强”的城市,将方言带向了全中国

东北

原谅我实在无法从东三省中挑出一个城市来代表东北方言,只能笼统的以东北来代替。东北方言其实大体上与普通话并无太大区别,不过它浓重的腔调也让东北话在全国脱颖而出。据说与东北人交流对话,最终的结果只有你越来越“东北化”。正是因为东北话独特的魅力,人人都能说上一句“你嘎哈”,一股大碴子味说来就能来。所以,哪怕东北话是方言,在大批“东北话爱好者”的传播下,也能得到普通话的地位。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