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帮忙,换来的却是同事的抱怨,只怪自己不懂这一点

繁体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糟心的事和闹心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学会把我们的好留给那些值得的人。

你为什么不帮我?

小赵和小王都是今年7月入职,被分在同一组。俩人都很开朗,聊得也投机,所以很快建起了友谊的小船。可让同事们惊讶的是,最近他俩闹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同为新人,但小赵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小王要强一点,所以小赵在工作中适应的很快,活干得也漂亮些。小王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就经常让小赵帮忙。由于俩人关系不错,小赵自然尽力而为。几个月下来,小王已经养成了习惯,一旦有问题自己处理不了,或者忙不过来,就找小赵帮忙。

领导认识到了小赵业务能力挺强,所以最近把他调到另一个更重要的项目组。小赵很开心,可也变得更忙了,以至于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帮助小王。这样一来,小王就不开心了,因为在领导眼里他的工作表现变差了。于是,小王就在各种场合抱怨小赵,说他势利,有了更好的发展就想不起他这个老朋友了。

小赵听说后特意去找小王沟通,质问他为什么在背后伤害自己。没想到小王居然理直气壮地说:“你为什么不帮我?”小赵很无语,我是上辈子欠你的吗,凭什么一定要帮你?

就这样,他俩友谊的小船翻了……

升米恩,斗米仇

俗话说的好,斗米恩,升米仇。类似的案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帮人也是要将技巧的,特别要注意度。

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前几年,有位朋友时不时地跟我借钱。到也不多,每次2000或3000,所以我就都借给他了。后来有一次,他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要借钱。我当时在开会,看了没及时回复他。开完会后我忙别的事,就把这事给忘了。

没想到,他晚上接连发来几个消息,质问我为什么不回他,是不想借,还是怕他还不起。我不知该如何回他,于是就再也没回过他。

总有一些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记住别人的好,他们只是把我们的善意付出当成一种习惯。我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平时能帮就帮一把。可一旦他们把这个当成了习惯,那度就出问题了。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同事或者朋友,那么真心建议你早点断了吧,长痛不如短痛,不然就真是活该了。

很多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未曾想过回报,更未曾想过还帮出个仇人来。习惯性的帮助只会让对方产生依赖感,而一旦习惯如此,那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认为是我们应该做的。因此当我们无法满足他们的某个要求时,他们会变得愤怒,你本来就该帮我,凭什么这次不帮忙。他们会认为我们就此亏欠了他们,搞不好还反目成仇,整出恩将仇报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升米仇”的说法。

帮忙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接收到别人帮忙的请求时,会有一种优越感,从而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很认同吴军的观点: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重要,别人在求你的同事,未必就觉得你一定能够把事情办成,通常还会求其他人。

确实如此,因为我在找别人帮忙时,特别是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时,我更愿意给自己留一个PlanB。万一A不行了,至少B那里还有点希望。

经常帮忙,换来的却是同事的抱怨,只怪自己不懂这一点

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温柔以待,我们学会把我们的好留给那些值得的人。虽然经历一些心寒的事,但我的基本原则一直没变:能帮则帮。

不过这几年慢慢学会了区别对待,对不同的人愿意帮的程度不同。关系一般且不太联系的,帮个顺手忙,就是那种不需要太多付出就能搞定的。关系好点且经常联系的,会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有时甚至是金钱,去努力达成,但一般不愿意承担风险。关系特别铁的,那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有一丝希望能办成,我都会愿意全力以赴。可惜,这样的朋友不是特别多。

在面对帮忙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别死要面子。力所不及的,务必表明态度,不要死撑着,最后反而把事情耽误了。

救急不救穷。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对的人和事。记住,我们帮不了所有的人。

不图回报。当你帮助别人时,却期待别人的回报时,那就成了交易。

绝不违反原则。这是最基本的,不要为了帮人,把自己折了。

经常帮忙,换来的却是同事的抱怨,只怪自己不懂这一点

如果有人愿意帮你,请务必记得他们的好。这个世界,懂得感恩的人并不多。如果你做到了,那就赢了很多人。

来源:两性情感解答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