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活着活着你就会明白,中年以后最好的状态就是销声匿迹,半隐半藏。除了赚钱和日常生活以外,不需要太多的社交和喧闹,我们需要的是安静和独处,不被外界打扰,保持低调清醒,愉悦自己。”
就这样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在一种独来独往、不太合群的岁月里,把自己打磨好。
主持人鲁豫曾透露,自己私下里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内向者。她说,她坐飞机时特别害怕和熟人同座,因为不想跟人聊天。郭德纲也是出了名的朋友很少,没事就一个人躲进书房里。
周迅也曾谈及过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喜欢自己待着。在他们眼里,最好的人生状态,不是跻身人群,受万人追捧。而是销声匿迹,在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寻找一份独处的宁静。
一,在独处的光阴中沉淀自己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越是身处人群中,我们的内心就越是浑浊,心中的那份宁静也与自己渐行渐远。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静下来心慢慢沉淀自己。这样你才能远离浮躁,把苦闷的日子过得丰盈,把懵懂的自己活得成熟。
作家周国平先生刚到北京的时候,一直住在地下室。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自己和墙壁。在地下室里,他完成了自己第一本随笔。在随后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方,他都没有忘记过地下室的日子。
他说:那是一种充实的快乐。独自一人,最考验一个人生命的厚度。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而又自省的日子来整理自己,修正自己,提升自己。把孤独视作是沉淀自己的契机,我们终将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二,在枯燥的日子里丰富自己
前不久,看到董宇辉的一则采访。他说,如今的自己,更习惯一个人生活了。每当闲暇之余,他都会选择一个人在家里,读书品茶、冥想沉思。在别人眼里觉得是枯燥无味的生活,他却觉得十分享受。这种远离人群的活法,看似是寂寞,会失去很多乐趣。
但实际上,独处是成就自己,丰富自己的最好方式。人都应当沉静下来过宁静自省的日子,看花听雨闻香,读书看报品茶。用一件件小事,将自己安顿好。沉浸孤独的生活,终将会为我们填补生活的缝隙,为我们孕育出一颗丰盛的内心。
三,远离喧嚣找回自己
年轻时,我们总是向往热闹,渴望在人群中找到依靠。直到后来才明白,真正厉害的人,不会从别处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在独处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虽然我们的物质极大丰富,但精神却被灼烧的浮躁不安。
有时候就应该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宁静,远离城市的喧嚣,焦虑和彷徨,放空自己的心灵。看一卷书,烹一壶茶,与自己的内心去互动,去交流。你会发现那些看似远离尘嚣的独处,其实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孤寂、彷徨。它其实也隐藏着很多生活的乐趣。
正所谓,独处亦有清欢事,未必人生尽相知。人生越往前走,越会明白,繁华都只是表象,热闹之外才是生活。大胆地远离喧嚣,学会享受孤独,你才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找回自己,过好当下的生活。
作家蒋勋曾说:“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生命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但不要恐惧,不要逃避,因为,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来源:毛绒驿站、插图来自赵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