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1950年11月底的朝鲜北部山区,已进入到了严寒的冬季,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夜,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的指战员们正不顾一切地在雪地上飞奔,第38军军长梁兴初感到忧心忡忡,第113师与军部已经失联了整整一夜,与此同时,美军机械化大部队正开足马力向着三所里狂奔,这一夜,志愿军不仅要用双腿与美军的车轮比赛,还要与严寒、饥饿和疲劳抗争,太阳即将升起,双方也即将在名不见经传的朝鲜小村庄三所里相遇,这次生死较量,关乎第38军的命运,更关乎整个西线的战局。

01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制订了一套“总攻势”计划,妄图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11月6日,美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将计就计,诱敌深入。

11月9日,毛泽东同意志愿军的作战部署,当日,志司下令各部后撤诱敌。

两个星期小心试探和大面积空中侦察,美军没有发现志愿军大部队活动的迹象,麦克阿瑟断定,中国军队此前不过是“象征性进攻”,他要用最新制订的“钳形攻势”,一举结束朝鲜战争。

11月24日上午10点,“联合国军”集中13个师又3个旅等34万余人,分东西线,发起“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总攻势,美军主力部队兵分两路,美第8集团军在西线,美第10军在东线,发起钳形总攻,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推进。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此时此刻,志愿军精心布置的西线、东线两个巨大口袋,已经张开了口子。

1950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军6个军,几乎同时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反击打响了。

11月25日黄昏至26日,位于德川的南朝鲜军第7师大部被志愿军第38军围歼,位于宁远的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被志愿军第42军歼灭,西线敌军战线被志愿军撕开了缺口,整条战线面临着全线崩溃。

德川、宁远战斗结束后,彭德怀立即决定,德川、宁远地区的第38、第42军立即对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

西线美军腹地有两个险要关口,三所里和龙源里,两条从平壤通往价川的南北公路,分别经过这两个关口,可以说志愿军抢占这两个关口就能卡死西线美军主力南撤之路。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11月27日黄昏,第38军军长梁兴初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新的命令。

“志司命令,我军主力向院里、军隅里方向进攻,同时以一部插向三所里,堵住美第9军南逃之路。”

第38军是一支勇猛善战的队伍,军长梁兴初更是一个传奇人物,参军之前,梁兴初是个铁匠,大家都叫他“打铁的”,后来当了连长,反“围剿”时,子弹打掉了他的两颗牙齿,他一边捂着被打穿的腮帮,一边指挥连队,从此人送外号“铁打的”。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梁兴初(右二)

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一次战役中,第38军两次错失歼敌良机,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点名批评,这一次,志愿军司令部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第38军,全军上下都知道,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

就在同一天,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也接到了德川方面的战报,一夜之间,德川、宁远失守,南朝鲜军第7师、第8师损失大半,7名美军顾问被俘,这份糟糕的成绩单,让沃克相当失望。

沃克很清楚,德川和宁远的丢失,已经在整个美军阵线上撕开了巨大的战役缺口,为了在他的上司麦克阿瑟面前挽回面子,沃克下令,集结“联合国军”从价川东进支援,准备重新夺回德川,封堵战役缺口。

02

11月28日,毛泽东给志愿军司令部发来贺电,祝贺歼灭德川方向南朝鲜第2军团主力的胜利,而后指出,下一步要以歼灭美骑兵第1师、美第2师、美第25师主力为战斗目标,此战关键,则在于第38军能不能穿插到位。

在梁兴初的谋划中,第38军将兵分三路,一路由德川西南插到价川以南约13公里的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向南撤退的路线;一路由德川向西,沿德川至价川公路北侧,走乡间小路向价川攻击前进;一路沿德川至价川公路,前往嘎日岭截击东进援军。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三所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了第38军整个战略行动的第一步。

经过慎重考虑,梁兴初决定将抢占三所里这一任务交给第113师,师长江潮是梁兴初的老部下,深知此行意义重大,第113师是第38军下属三个主力师之一,这次他们接到的任务是:

“11月28日清晨,抢占三所里,切断美军南撤道路。”

除了连日战斗造成的疲劳外,摆在第113师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难题,从第113师位于德川以南的驻地到三所里,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72.5公里,但一路上都是山路,曲折难行,还有美军空中侦察机和地面侦察分队的堵截,要想在第二天清晨赶到三所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时,距离第113师出发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这支部队一直处于失联状态,第113师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什么意外?能否及时赶到三所里?这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让梁兴初内心忧虑异常。

经过数小时的奔袭,由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带队的第114师即将抵达他们的目的地嘎日岭,嘎日岭是德川以西20公里处的一道天然屏障,海拔超过700米,“联合国军”占领了垭口,就卡住了第38军主力前进的必经之地,即便第113师能够成功占领三所里,如果不能得到后续主力的配合,就会成为孤军深入的一着险棋。

先到一步的是土耳其旅的一个加强连,土耳其旅在“联合国军”中的战斗力较强,为了封堵战线左翼切口,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土耳其旅紧急派往德川,此时,这些士兵们正围着篝火庆祝旗开得胜,就在他们刚刚抵达嘎日岭的时候,便与一支臆想中的志愿军交上了火,一仗下来,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抓获了几百名俘虏,但事实上,与他们交手的根本不是志愿军,而是南朝鲜军第7师的溃兵。

面对已经抢占嘎日岭的“联合国军”,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作出部署,前卫第342团3营7连从正面偷袭,8连往侧后迂回,前后夹击,夺占垭口。

当距离土耳其旅大约500米时,战士们发现,脚上的大头鞋踏雪声太大,为了不惊动对方,便脱掉鞋子,在雪地上继续前行,土耳其旅压根就没有发觉悄悄包抄上来的志愿军,上百颗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到“联合国军”的阵地,敌人一下子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蒙了,只顾四处逃窜,根本无力还击,仅仅过了20分钟,嘎日岭便被志愿军占领了。

嘎日岭被顺利拿下,解决了三所里的后顾之忧,但梁兴初却高兴不起来,被派往三所里的第113师至今仍杳无音讯,梁兴初非常清楚,让疲惫的部队长途奔袭,是兵家大忌,他只能希望第113师一切顺利。

凌晨3点,第113师前卫团第338团,沿着山间小路向三所里狂奔,他们已经急行军了9个小时。

“北边不断地有炮声传来,隐隐连成一片,炮声催动着113师急促的脚步声,没有多久,渐渐变宽的路上跳荡着的,就变成了嚓嚓的跑步声,夹杂着有人蹲在路边的呕吐声,他们有的吐出来的都是血。”

——摘录自《“万岁军”的一个老兵》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副师长刘海清自述

天边隐隐发白,可第113师还没有传回来任何消息,梁兴初担心,随着黎明的到来,第113师将陷入到更加危险的境地。

经过一夜的奔波,第113师的先头部队第338团,距离三所里只有15公里了,美军的早班侦察机开始出现在天空,此时,留给第113师官兵的时间不多了,每一次躲避都会浪费时间,可一旦行踪被美军侦察机发现,又势必会给第113师带来灭顶之灾。此时,师长江潮有了一个主意,全师去掉伪装,拉大距离,快速前进。

美国飞行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志愿军会在大白天出现在公路上,他们将这支队伍当成了从德川撤退的南朝鲜士兵,这是第113师首次破例,白天在公路上急行军。

早晨7点,在急行军14个小时后,第113师前卫第338团,终于按计划插到了三所里,当第338团团长爬上三所里的东山后,看到几辆美军军车正慌慌张张地撤退下来,美骑第1师第5团前卫车队30余人全部被歼灭。

11月28日上午7点多,在与第113师中断了近15个小时的联系后,终于有了第113师的消息,电报中只写着寥寥几句:

“志司并军,我师于7时30分到达三所里,敌人正向南逃窜,请示我师当前任务。”

梁兴初如释重负,事后他才知道,为防止美军测向,第113师全程采取了无线电静默。

事实上,第113师全程无线电静默的决定,相当明智,因为当他们打开报话机的那一刻,马上就被美军监听到了。得知三所里失守的消息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志愿军居然会在美军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偷走了他的救命稻草,沃克立即下令,美骑兵第1师第5团主力,由价川南下,顺川和平壤的美骑兵第1师主力和英第29旅尽快北上,企图南北夹击,重新夺回三所里。

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8团全团指战员奋勇固守,从清晨开始,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下午4点刚过,就在第338团准备迎接更加猛烈的进攻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三所里是从德川撤到顺川的重要枢纽,如果美军舍弃三所里,就意味着他们一定找到了另外一条可以南下的通道,美骑兵第1师究竟去了哪里呢?

在位于三所里的第113师指挥所里,大家也都在猜测,美骑兵第1师的去向,就在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侦查员跑了进来:

“报告师长,大股敌人正在向西边龙源里移动,那里有公路和铁路。”

所有的疑惑瞬间都有了答案,一定就是那里,龙源里地处三所里以西15公里处,从地图上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实际上,这里不仅北边有路,与三所里相连,而且还有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的公路和铁路,如果让“联合国军”从龙源里逃脱,那么今天在三所里的一切努力将前功尽弃。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师长江潮说道:

“立即通知337团,向龙源里疾进,断敌后路。”

在接到第113师兵分龙源里的电报后,梁兴初心里既高兴又担心,第113师要同时把守三所里和龙源里两处要点,难度极大,如果让“联合国军”跑了,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一夜急行军,第113师第337团前卫1营3连于11月29日凌晨4时抵达龙源里。

“当我们翻上龙源里的山岗时,一队亮着灯的汽车正从北面顺着公路开过来,可是,当我仔细观察后,我的心又沉下来了,原来这队汽车行列很短,后面很快就断根了,看来我们是迟了一步,抓住多少算多少吧。”

——摘录自《朝鲜战场亲历记》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前卫1营3连连长张友喜自述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第3连从俘虏口中得知,他们消灭的是美步兵第2师的先头部队,而且还得到了更加令人兴奋的消息。

“美军并没有跑掉,它的大队人马还在后面,我们并没有迟到,我们赶到敌人前头了。”

——摘录自《朝鲜战场亲历记》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前卫1营3连连长张友喜自述

黎明将至,趁着美军大部队还没有赶来,大家用缴获来的罐头和酒,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酒会,欢乐的气氛珍贵而短暂,随着美步兵第2师主力的到来,更激烈的战斗即将打响。

03

11月28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反击作战的3天之后,东京“联合国军”司令部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会议在晚上9点50分开始,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在这次会议上,麦克阿瑟依然坚持志愿军的数量只有6万人左右,沃克远比麦克阿瑟现实得多,他提出:

“联合国军必须撤退。”

11月29日天刚亮,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匆匆从东京赶回釜山,位于东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终于下达了全线后撤的命令。

美第1军由清川江北岸撤至安州,准备经肃州向平壤方向撤退,美第9军则沿军隅里经龙源里、三所里至顺川的两条公路向南突围,志愿军把守的三所里和龙源里,必将承受空前的压力,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第337团1连2排排长郭忠田正在查看阵地,他要尽快构筑好防御工事,第2排阵地是葛岘岭下面的一个小山头,离公路不过50米,还正好位于公路的拐弯处,头一天夜里,郭忠田带领第2排占领了这个小山包,郭忠田带兵有个特点,全排每人一把小铁锨,只要占领了阵地,他就让战士们挖工事。

为了重新打开南逃之路,拼死一搏的“联合国军”在数十架轰炸机的掩护下,向志愿军阵地发起疯狂地进攻,第337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应付南下的美军第9军,另一方面,还要打退不断北援的“联合国军”,但他们每个人都知道,龙源里阻击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结果,哪怕全团覆没,也必须坚守阵地,打退了一次进攻后,第2排排长郭忠田带着战士们突然出现在了葛岘岭山顶,他们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小铁锨,开始在葛岘岭山顶修筑工事,葛岘岭在龙源里以东,一岭孤高,目标极大,并不是防御的好地点,第2排为什么要在这里修筑工事呢?

原来为了减轻飞机轰炸对驻守阵地人员的伤害,郭忠田想出了在葛岘岭山顶修筑假工事吸引美军轰炸机火力的办法,果然如他预料的一样,山顶工事修好后,30多架美军轰炸机立刻开始向葛岘岭投弹,就这样,美军飞机投弹或者炮击时,郭忠田就带着战士躲到掩体里隐蔽,美军冲锋时,他们就进入阵地向美军射击投弹,全排始终坚守在龙源里阵地的最前沿。

三所里和龙源里是“联合国军”南逃的必经之地,一旦大军明日涌入那里,那么严丝合缝的防线恐怕会因此出现松动,思考良久后,梁兴初将目光投在了地图上一个叫做松骨峰的地方。

松骨峰是一座半土半石的山丘,与三所里、龙源里鼎足而立,一条从军隅里直通平壤的南北公路在山脚下形成了一个马鞍形,如果有一支队伍能够提前埋伏在松骨峰,阻击南撤之敌,就可以大大缓解第113师的压力。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这个任务落在了第112师第335团团长范天恩的肩上,第335团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在飞虎山阻击战中,以1个团的兵力连续5昼夜阻击“联合国军”1个师的进攻,立下大功,团长范天恩跟梁兴初非常熟悉,连婚事都是梁兴初帮忙张罗的。

经过一夜急行军,第335团终于到达了松骨峰,范天恩没有想到,他们正准备迎战的不是散兵游勇,而是从清川江南岸撤离向南突围的美军主力,美步兵第2师,师长劳伦斯·B·凯泽少将刚刚度过了精疲力竭的一夜,此时,整个美第8集团军西翼正在被志愿军第42军、第38军、第40军和第39军围攻,美步兵第2师、美步兵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骑兵第1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1部,被包围于价川附近、清川江南北地区,眼看向顺川撤退的道路被斩断,急于逃命的美步兵第2师不得不向军隅里方向后退,想改道安州逃出重围。

经过连日激战,美步兵第2师9个步兵营,每营能战斗的人平均只有250人,每个步兵连只剩下20到35人,3000多人的第9团仅剩400多人,此时,摆在师长凯泽少将面前的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突围。

看着眼前浩浩荡荡正向着松骨峰而来的“联合国军”,范天恩深深吸了一口气,考验第335团的时刻到了。

根据美军侦察部队的报告,南下的道路封锁并不严密,但是经验丰富的凯泽知道,南下的道路狭窄,而且两侧为高地,绝对是最适合伏击的地形,所有这一切,都变成即将走向地狱的前奏,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11月30日早上7点,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美步兵第2师第9团首先对松骨峰发起进攻,这是他们逃出包围圈唯一的希望。美军飞机在第335团1营3连的前沿阵地上投下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此时第335团先头部队1营3连的前沿阵地比范天恩看到的还要凶险,他们首当其冲与美军直接相搏,3连的阵地根本没有任何工事可以藏身,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手榴弹迎接敌人;手榴弹用光了,他们就端着寒光凛凛的刺刀,无所畏惧地迎面冲了过去;刺刀折断了,他们抱住敌人摔打,用拳头、用牙齿,直至与敌人同归于尽。

无论凯泽少将投入多少兵力和火力,“联合国军”士兵都无法踏上这座仅200多米高的小山岭——松骨峰。

绝望的凯泽少将只有一条路可行了,他命令美步兵第2师冒着松骨峰的弹雨强行进入到了长达11公里的龙源里山路。

11月30日凌晨开始的大撤退,对于美步兵第2师来说,像是一场噩梦。

“一辆车被击中后,马上就会挡住其他车辆的路线,有些勇敢的士兵试图去挪走那些车,但中国人的火力顷刻之间便会落在他们的身上,尸体横卧在道路中央,有些人还没有死去,但是道路太窄了,只能从他们身上轧过去,有些驾驶员可能会犹豫一下,但只要停下来,他马上就会成为下一个被火力掩埋的目标。”

——美步兵第2师第9团情报科长琼斯上尉自述

美步兵第2师冒着志愿军从两边山上阻击的猛烈火力,艰难行进在狭窄的山谷中,此时美军的建制已经完全混乱,军官连自己的部下在哪儿也不知道了。

这是美步兵第2师自1917年10月26日成立以来,首次惨败,而且是败在一支只有轻武器的军队手里。

傍晚7点,松骨峰阻击战结束了,在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100多人的第3连,最后只剩下了7个人。

几个月后,作家魏巍将这场残酷的战斗写成了著名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就在这天黄昏,梁兴初命令全军向剩下的“联合国军”发起围攻,即便在多年以后,梁兴初也还清晰地记得眼前的这一幕:

“第38军战场南北延伸有30多公里,构成宏大的歼敌区域,眼看着志愿军主力部队赶到,绝望的美军被迫扔下所有的坦克、汽车和大炮等重装备,翻山越岭,仓皇撤逃。”

10天之内,美第8集团军疾退300公里,一直退到三八线附近。

在这片被鲜血浸满的阵地上,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看到了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当时,一名中国士兵在摆弄一台美军的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的一首歌曲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收音机里的播音员说的是中国话——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38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

——摘录自《三十八军在朝鲜》志愿军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自述

04

连续6个昼夜没有合眼的彭德怀,在得知前线胜利的消息后,亲自起草嘉奖电报,第38军在此次作战中,奇袭德川、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为第二次战役西线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德怀在电报的末尾,加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和“38军万岁”两句话,在彭德怀戎马生涯近40年中,这样的电文从未有过,

挺进三所里:截断敌人撤路

清川江一战,美第8集团军损失惨重,志愿军部队歼灭南朝鲜第7、第8师和土耳其旅大部,给美步兵第2师以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美步兵第25师,共歼敌23000余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取得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的最终胜利,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梁兴初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江潮  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江拥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范天恩 松骨峰英雄团团长;

郭忠田 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一次 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本文完)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