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繁体

1990年8月,八名著名老中医一起上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并提出了一个请求。

这便是在新中国历史上颇为著名的一场政治事件——八老上书。

这起事件的发起者,即中医泰斗邓铁涛在晚年回忆此事时仍然记忆犹新,向后人说出了他为何要联名上书中央领导的背后原因……

邓铁涛其人

1916年,邓铁涛出生于广东一个中医世家,原名邓锡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看到父亲给人治病。那时的广州流行干霍乱,得病者腹痛难忍,想吐却吐不出来。邓铁涛的父亲邓梦觉给病人只开了一剂药,便让对方痊愈。

除了干霍乱外,20世纪30年代的广东地区还流行缠喉风。这属于急性热性病,多亏了邓梦觉在著名医书《金匮要略》中找到一剂妙方,最终才让万千病患得以痊愈。

目睹了父亲高超的医术后,小邓铁涛暗暗立志:自己今后也要成为一名救世济人的医生。

按照家人当时的设想,一开始不想让邓铁涛“子承父业”。1929年,国民政府刚刚通过一项法案,这个提案中将中医视为“封建”,主张逐步废除中医。要求年轻的中医必须接受五年西医学习,颁发执照后才能继续行医。如果没有执照,便无法成为正式的医生,还禁止中医做任何形式的宣传。

尽管这个法案最后由于中医界的据理力争没有实行,但让邓铁涛的家人隐隐感觉到国民政府其实不支持中医。

邓铁涛不想听从家人的摆布,而是自己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邓铁涛报考了广东中医专门学校,报考的专业就是中医。

五年过去了,邓铁涛顺利毕业。刚一毕业,他的母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便被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广东中医药学社。

尽管学校与学社只有一字之差,代表的意思却天壤之别。学校是政府承认的学历,就算学历再低,也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学社则意味着政府不认可。

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一时间,关于中医的未来,还有自身的出路,成为每一个中医学子需要解决的难题。

年轻的邓铁涛没有找学校领导理论,他更加清楚去找国民政府的要员也是于事无补。既然政府和社会都不肯承认中医,邓铁涛选择拒绝领取毕业证书。他更时刻提醒自己的内心像钢铁那样坚硬,不要因为别人的不认可就妄自菲薄。

从这一刻起,邓铁涛已经打定主意,全身心投入到中医事业中。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一个月后,日军飞机轰炸广州,邓铁涛与父亲前往香港避祸。

在香港这段时间,邓铁涛联合三名同学创办了一所简陋的中医夜校,他们还给夜校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南国新中医学院。

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邓铁涛更加看清楚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软弱。于是,他参加了一个叫做“文艺通讯社”的机构。该机构是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邓铁涛写了很多抗日的时政文章。

1941年,香港沦陷,邓铁涛只好重返广州,到了一家药材店坐诊。此时的东江纵队找到了邓铁涛,想让他担任秘密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员。

从此之后,邓铁涛明面上在药材店里坐诊,暗地里则购买重要物资,将其输送给东江纵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铁涛感觉到属于中医的好日子就要到了。1950年,邓铁涛受到聘请,回到母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任教。

1950年6月,主管卫生的中央领导在《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大纲草案》上写下这么一段话:无须培养新中医!

这几个字让邓铁涛心头一震。34岁的他顶着压力,写出了《新中国需要新中医》的文章。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后来在卫生部门的会议上做出了重要讲话:中医对世界上有着极大贡献。

他老人家的这番话,拯救了许多如邓铁涛这样的中医学子。

不过,虽然有毛主席的鼎力支持,邓铁涛深知想要让中医绽放光彩,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专业能力。说白了,中医也要像西医那样根治一些病患的疑难杂症。

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往后的几十年里,邓铁涛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入中医药的研究,他甚至开创了中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具体方式方法。

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一场鉴定会上,七名全国医学界的泰山北斗肯定了“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这一治疗方案也是邓铁涛带头发起的。

十多年后的2003年,广东中医界、广东省中医院在邓铁涛的带领下,共收治112例SARS患者,除七例死亡外,其余病患全部出院。

邓铁涛五“八老上书”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医药专业人才十分匮乏。那时的邓铁涛曾做了一个统计,1950年的广东尚有中医3万人。到了1980年,只剩下不到15,000人。

这15,000名中医还不排除即将转行的。

邓铁涛连忙写信向中央领导反映情况,引起高度重视。此后不久,国务院会议经过讨论,同意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之后,没有改善全国中医药发展每况愈下的窘境。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开始精简机构,中医药管理局位列其中。

邓铁涛得知这一消息,当即联合全国其他七名著名老中医一起给江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这八位老中医分别是邓铁涛、方药中、何任、路志正、焦树德、张琪、步玉如、任继学)

内容很简单,八名老中医恳切呼吁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能。这个机构不但不能撤销,而且职权范围和经费也不能减少,另外还建议各个省都设立中医药管理局。

一个月后,信访局给邓铁涛回信,同意这八名老人的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得以保存。

回过头来看看,在三十多年前,邓铁涛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联合其他中医泰斗联名上书中央领导?

本文的第一段简单提及过邓铁涛幼年从医经历,他目睹了国民党政府排斥中医的那段黑暗历史。对此,邓铁涛励志前路无论如何难走,一定要振兴中医药。

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邓铁涛是这么想的,他同样是这么做的。几十年来,他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了给中医药,且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然而,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整个行业的成功。诸如邓铁涛这样的老中医,特别关心中医药的兴存衰亡。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那段特殊历史中,联合其他七名老中医,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这些宝贵的建议,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这也就是为什么,邓铁涛会明知道当时的中医药管理局要被取消,社会上已经出现抗拒排斥中医时,仍然向中央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

“八老上书”后的正面效果

其实,邓老先生一生不止一次向中央领导上书建议过大力发展中医药。1990年这一次的“八老上书”,其作用和正面效果确实不容忽视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变化随着党对中医药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调整。1950年,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

毛主席作出了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批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

到了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二十一条注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在法律上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

2017年7月1日实施第一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法律《中医药法》,为中医药的发展保驾护航。

具体点来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入全面地弘扬。在中医的办学教育方面,自1956年国家创办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至如今高等中医药大学共有二十三所,尚有众多的中医药专科学校,中医学子遍及天下。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上个世纪90年代,即“八老上书”前,我国高等中医药大学不超过十五所(不包含私人创办的中医学校或学院)。

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八老上书”之后,随着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能加强,以及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以政府主导为主,保障中医、支持中医发展,又陆续创办了近十余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药学子。

2000年前后,“八老”在广州授徒。邓铁涛发现中央总的政策要“抓大放小”,有很多中医院准备合并到综合医院,中医学院合并到西医学院。

“八老”很着急,于是又联名上书朱镕基总理,提出对中医、西医不能抓大放小。

朱镕基总理十分重视。而原有六个中医学院想合并,结果只有两个合并入了西医院校。

这一切不能说都是“八老上书”带来的好处,这八位中医泰斗冒着风险向国家领导提出的建议,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1990年,八名老中医联名上书江泽民,背后隐情让人泪目

残酷地说,“抗拒漠视中医”其实由来已久,最受漠视的可以说就是邓铁涛那一辈人。从他们踏上中医路开始,中医的漠视、歧视一刻也不停。

但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在数次天灾人祸降临时,让世人重新见证中医的神奇。

斯人已逝,邓铁涛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所留下的中医这块瑰宝,将会熠熠生辉。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