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入侵清朝时,乾隆为何舍近求远,要从黑龙江发兵?

繁体

在历史上,尼泊尔曾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王国,曾经在清朝的巅峰时期前后两次发动过入侵。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尼泊尔沙阿王朝发动第一次入侵,并占据了藏南部分地区,此次事件最终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清军出了兵却并未交战。然而三年后,统治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又发动了第二次入侵。

尼泊尔入侵清朝时,乾隆为何舍近求远,要从黑龙江发兵?

乾隆皇帝当即下诏调集精兵数万,历时八个月,一举将入侵大清的尼泊尔击退,并且一直打到尼泊尔的首府帕朗古,逼得尼泊尔不得不向清军投降。自此,尼泊尔向大清朝称臣纳贡,成为了清朝的属国之一。

而在这场战役中,乾隆帝有一道诏令让人十分费解,那就是放着离尼泊尔较近的兵不用,反而不远千里从黑龙江调兵,这背后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乾隆之所以费这么大劲进行调兵,是因为只有从黑龙江调来的兵,才能克制住善战的尼泊尔人,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一举击退。

在调兵遣将时,深思熟虑的乾隆皇帝决定派一名能征善战的心腹忠臣,带领一支精兵前去围剿尼泊尔。这名心腹忠臣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康安。

尼泊尔入侵清朝时,乾隆为何舍近求远,要从黑龙江发兵?

从辈分上来讲,福康安应该喊乾隆皇帝一声“姑父”,他是乾隆皇帝的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属于典型的皇亲国戚。

但这个皇亲国戚身上可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风气,反而在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在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时,福康安更是身先士卒,并常有妙计,为大小金川的平定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也受到了乾隆的高度赏识。

到了乾隆五十年的时候,福康安已经身兼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多个重要职位。而在廓尔喀人犯边时,福康安被乾隆皇帝一道诏令,召回了京城。

尼泊尔入侵清朝时,乾隆为何舍近求远,要从黑龙江发兵?

君臣二人经过商议,决定由福康安亲自带兵前去围剿廓尔喀人,也只有派福康安去,才会达到一举制胜的战略目的,也会让乾隆皇帝更加放心。

而对于带哪一支精兵前去,在再三权衡之后,乾隆最终决定派出有“王牌军队”之称的索伦兵。

“索伦”一词在满语中是“先锋”和“射手”的意思,而索伦兵就是善于冲锋且对弓箭射击十分在行的兵种,仗着这个本领,索伦兵在清朝时地位十分特殊。

索伦兵起源于女真,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样也是女真部落之一,但与索伦兵所在的部落并不是一个。在入关后,清朝将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改为索伦部,其部落的人则为索伦人。

那么,索伦人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力大无比,能拉开“十石”大弓,一箭射出去,就能将老虎这样的猛兽洞穿。

不过,索伦人虽说个个英勇无比,但整体上性情温和,民风淳朴,并不是那种极具侵略性和好战的部落。因此,在清朝初期,清政府就会大量征调索伦人加入八旗部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善战,让索伦人成为了清军的王牌部队之一。

而这次对阵廓尔喀人,选择索伦兵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索伦兵的优势与廓尔喀人基本一样,两者相遇的话,那可真是棋逢对手、强强对决。也只有熟悉对方习性的索伦兵,才会有一举制胜的可能,因此,乾隆皇帝才会安排索伦兵出战。

不过,索伦兵的所在地,是距离战场有数千里之遥的黑龙江,如果从这里调集部队的话,一来是必将是一件耗资巨大的行动,二来则是时间上可能会赶不及,毕竟古代可没有飞机汽车这样的运输工具,全靠人力和畜力。

但战局急迫,容不得从容行事,而这个棘手的问题却被福康安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福安康是在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入的京,在接到乾隆皇帝的命令后,他在当年十一月赶到了西宁等地开始筹备军需。一切工作做完后,在当年十二月,福安康带着一万大军离开西宁赶往拉萨。

从西宁到拉萨,距离足足有五千里之多,路途遥远不说,还有大军以及各类物资需要转运,可以想象行进速度肯定快不了,但福康安仅仅用了五十天不到就赶到了目的地。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没别的原因,而是福康安深知战事吃紧,因此就下令日夜兼程,每天强行军18个小时以上,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走完了这五千多里地。

由此可以看出,福康安果真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另外,索伦兵强悍的身体素质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不然这种高强度的强行军,换做当时的其他兵种,可能走一半就受不了。

而在福康安赶到前线后,经过周密部署,再加上各种战术和武器的运用,自然是对廓尔喀人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历时数月,福康安不仅将廓尔喀人赶出了藏区,还乘胜追击,一路打到了尼泊尔境内。

终于,在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廓尔喀人再也招架不住,决定向清军投降。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沈志华:苏联接管中国东北抗联残余队伍始末

    沈志华:苏联接管中国东北抗联残余队伍始末

    内容提要: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番号8461部队),即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一支非常特殊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原则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 中央特科的闲棋冷子

    特工的味道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
  • 卢克文——中国制造为什么必须攻下欧洲市场

    卢克文——中国制造为什么必须攻下欧洲市场

    我们,为什么必须攻下欧洲?来源:卢克文工作室壹东汉时期,欧亚大陆自东而西有四大帝国并立,分别是大汉、贵霜、安息、大秦。大汉帝国跟匈奴拼了200多年,一直打不掉匈奴的血...
  • 凤凰网风暴眼|劣迹斑斑的东京电力:为排核污水“洗地” 公然扯谎46年

    凤凰网风暴眼|劣迹斑斑的东京电力:为排核污水“洗地” 公然扯谎46年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尽管此前已经有多方质疑和反对,但日本仍一意孤行,不顾...
  • 干货!历次党代会知识一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
  • 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历史剧?不是不想拍,而是确实拍不了

    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曾经的王朝兴衰已经离我们远去,要想了解古代的生活,普通人只有通过看电视剧,或者是纪录片。但你有没有发现,中国24个朝代中,有关于元朝的电视剧...
  • 欧洲人最害怕的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另一个被称为“上帝之鞭”

    欧洲人最害怕的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另一个被称为“上帝之鞭”

    欧洲的中世纪,有两个来自游牧民族的首领让其胆寒。这两个人,一个是蒙古帝国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另一个是被誉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
  •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缘由

    编者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使跻身于新民主革命时间不长的中国共产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陈独秀作为党的第一任最高领导人,不管其所奉行的路线政策是自觉...
  • 视死如归的马石山十勇士

    视死如归的马石山十勇士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胶东抗日军民同日军...
  • 薄熙来之妻薄谷开来刑事判决书(2012年)

    薄谷开来刑事判决书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2)合刑初字第00082号公诉机关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薄谷开来,曾用名谷开来、开来、开莱,女,1958年11月15...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