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那些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类比的“乌粉”一句话,你们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
1
前一篇文章提到中国的那批恨国家恨得咬牙切齿的乌以粉,把徐将军和汪精卫类比,把俄乌战争和中国的抗战,把美国援乌和抗战时的美国援华类比,实在是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一个号称复旦大学毕业,同时粉乌和粉以的公众号大V,发了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比如美国原本被称为 “United States” (联邦(复数))但在历史的沿革中逐渐更多的被表述为 “United State”(联邦(单数))。” 这段话真看完,我真是醉了。我也算经常阅读英文网站文章的人,我从来没见过美国被表述成 United State,所有的表述都United States。这位大V在复旦怎么读的书,英语四级也不知道考没考过?
“United States” 这个词组后面用的动词是单数还是复数形式,确实发生过变化,南北战争之前多用复数,之后多用单数。然后这位大V应该是文化水平太低一知半解,就以为是这个词组本身可以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粉乌粉以就罢了,但多少也提高一点水平吧,蠢不是问题,蠢还出来恶心人,就是问题了。我觉得如果真是复旦毕业,不应该水平这么低。也许是故意犯点愚蠢的错误,这样可以筛选最蠢的粉丝,方便广告变现?
书归正传,回到俄乌和中国抗战的类比这件事,我必须陈述一下抗战的历史,让大家看到历史的真相。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那时候的美国支持中国了吗?所谓的美国援华在哪里?那时的美国,不但没有援华,相反,为了赚取利润,向日本大量出售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名为中立,而实际上助长日本侵华实力。据统计,日本所需废钢铁的90%,铅的45%,铜的90%,石油和石油制品的65%,发展飞机和坦克工业所需机床的70%,均来自美国。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2.88亿美元商品中,58%为军需产品,其中有550万吨石油、价值248.4万美元的飞机,1937-1940年,美日之间物资贸易总额为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的总额高达7.039亿美元。
1939年9月欧洲战争开始,美国仍然继续给日本提供军用物资。直到1940年7月,美国才对日本开始所谓的范围非常狭窄的“道义禁运”,1941年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后,美国才开始实施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
抗日战争的前半程,美国几乎没有给中国提供任何援助,那时,主要援助中国抗战的是苏联。而美国给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间接帮助了日本侵华。
今天,中国在中俄贸易中给俄罗斯提供的基本都是民用物资,远远无法与抗战前期的日美贸易相比。今天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根据。
抗战前期,侵略者日本基本没有得到所谓的国际社会任何制裁,中国在世界上孤立无援。唯一给予帮助的是苏联。而苏联的目的也是自私的,希望中国帮助苏联拖住日本,让日本陷入泥潭。从1931年到1941年,中国在几乎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努力战斗了接近十年,坚持了接近十年。
相比之下,俄乌战争,战争一开始,美国就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的经济制裁,给乌克兰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乌克兰怎么配和抗战时孤军奋战的中国相提并论!
2
1941年5月20日,蒋介石日记中写道:“美国始终想与倭寇妥协,白人皆视黄人为玩具,可痛。以美国对英之热情与其对华之比较,岂尝血浓于水而已。”
1941年11月2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接阅美国所拟对倭放松妥协之条件,痛愤之至,何美国愚懦至此!从此可知,帝国资本主义者惟有损人利己,毫无信义可言。昔以为美国当不至此,故对美始终信仰,其非英可比,今而后知世界道德之堕废,求己以外,再无可信之所谓与国友邦也。然而本来如此,乃余自痴,信人太过,何怪他人。”
蒋介石为什么在日记中写下如此愤懑的文字。因为在1941年,美国屡次打算出卖中国利益,和日本妥协。
1941年4月,美、日两国民间人士发起美日谈判,形成了代表日方意向的《日美谅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仅在德国遭受未参战国攻击时才履行三国同盟义务,承认中国独立和从中国撤军,美国承认“满洲国”,劝说蒋介石与日本谈判,推动蒋汪合作、日美恢复经济关系等。
美方随后决定以《谅解备忘案》为基础与日方举行官方正式谈判,于是谈判从4月开始在华盛顿陆续秘密展开,美日双方谈判代表分别是美国国务卿赫尔(Cordell Hull)与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
大家可以看看这份做为谈判基础的《日美谅解案》的内容,如果按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东三省将被从中国分割出去。美国会逼蒋介石和日本签订城下之盟,蒋汪合流,美国放弃对日本的制裁。这份谅解案算不算美国出卖中国的利益呢?今天的中国在逼乌克兰签订这样的城下之盟吗?徐将军逼乌克兰妥协了吗?
蒋介石5月20日的日记,也是从媒体上得知日美谈判的消息才写下的。1941年4-7月,美方试探性提出以承认伪“满洲国”的独立和共同防共等牺牲中国利益的方案来换取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的让步。但是,美方的这一让步遭到日方持强硬立场的松冈洋右所拒绝,
1941年11月20日左右,罗斯福亲笔手书一份《备忘录》给赫尔,内容有4条:(1) 美国恢复对日本的经济关系,(向日本供应)一定数量的石油和大米,以后再增加。(2)日本不再向印度支那、满洲边境,或南方的任何地方增兵(荷属、英属殖民地或暹罗)。(3)日本同意,即使美国卷入欧战,日本也不援引(德、意、日)三国条约(加入战争)。(4)美国介绍日本与中国会谈,但美国不参加双方对话。该《备忘录》标明有效期为“六个月”,说明“太平洋的协议以后再议”。
罗斯福的备忘录,完全没有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是一个赤裸裸的出卖中国利益,对日本妥协的方案。
赫尔根据罗斯福提出的备忘录,拟就以3个月为期的“临时过渡办法”,其内容有:日本不对东北亚、北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从印度支那南部撤军,驻扎于印度支那北部地区的日军不超过2.5万人;美国同意修改冻结在美日本资产的命令,每月向日本供应不超过60万美元的原棉和一定数量的民用石油,从日本进口生丝等。11月22日、24日,赫尔先后两次向中、英、澳、荷四国驻美使节通报了他所草拟的“临时过渡办法”,征求意见。蒋介石得到这个消息后,完全无法接受美国的背信弃义,11月24日,在日记中写下了上面那段文字。
按赫尔的这个临时过渡办法,日本不需要承诺从中国大陆撤军,不需要放弃满洲国,只需要从印度支那南部撤军,美国就愿意和日本达成妥协。
美国这个妥协方案,是赤裸裸的出卖中国利益。蒋介石的愤怒也是正常的。从11月24日到26日,蒋介石让宋子文在美国紧急沟通,设法说服美国不要和日本妥协。宋子文在11月26日与罗斯福会面,并通过罗斯福派到中国的私人代表拉铁摩尔设法影响罗斯福。
但最终让罗斯福改变想法的应该下面这个事件:11月25日日军一支新的派遣军从上海出发,远征印度支那。11月26日一早,罗斯福得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被史汀生在日记中描述为“勃然大怒,甚至可以说暴跳如雷”。罗斯福改变了主意,给了赫尔新的指示。最终11月26日下午,赫尔给日本的最终方案中要求日本军队撤出中国和印度支那。最终,日美谈判破裂。
然而,撰写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的美国历史作家约翰托兰认为,赫尔方案中的“中国”是不包括满洲国的,美国无意要求日本从满洲国撤军。而日本人误解了赫尔方案,以为赫尔要求日本从满洲国撤军。战后,托兰从日方官员处了解,如果日本可以保住满洲国,双方是可以继续谈判的,珍珠港可能不会发生。
如果托兰的判断是对的,在1941年的美日谈判中,美国从来没有想过要保证中国的领土完整,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求日本从满洲国撤军。美国想妥协,想出卖中国,只是因为双方的误解,美国没有能够成功的与日本妥协,出卖中国利益。
当炸弹落在珍珠港时,日美妥协的大门就关闭了。
看完1941年日美谈判的历史后,我觉得,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珍珠港挨了日本的炸弹,也算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了。
与美国在1941年的无耻出卖行为相比,何将军那几句劝和的话又算得了什么?中国做了任何事情,逼迫出卖了乌克兰的利益吗?中国只是采取中立立场,正如九一八之后的美国一样,中国还没有像美国一样,卖给俄罗斯军用物资。
3
就算上面这些历史都不重要。我想问那些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类比的乌粉一句话,你们还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
抗日战争,中国是当事人,是受害者。俄乌战争,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一场中国没有参与的战争。如果你们还自认为是中国人,你们怎么可能把两个事情放在一起类比呢?在新闻上看到一起凶杀案,和你自己的亲人被杀死,对你来说一样吗?
对这些人把俄乌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类比的人,要么,从心底这些人已经不把自己当中国人了,中国和乌克兰一样,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国家;要么,他们从心底已经是“精神乌克兰人”,他们觉得乌克兰和中国没有区别。
我觉得,精美精日不少,真正的精乌并不多。从根本上,还是他们不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觉得自己高中国人一等。
回到当时的日美谈判,为什么美国英国要出卖中国的利益。因为他们当时希望安抚住日本,先集中力量解决德国问题。
大国博弈的舞台,都是利益驱动。
抗战前期的苏联援华,抗战后期的美国援华都是利益驱动。1941年日美谈判,也是利益驱动,美国把中国和日本放在天平上反复衡量。
美国抗战前期不支持中国,现在全力支持乌克兰,也都是利益问题。
大国维护自己的利益很正常,美国现在搞的这些事情,也都是大国的正常操作。乌克兰努力抵抗,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站在乌克兰的立场,也是正常。普京入侵乌克兰,是错误的决策,但也是北约挤压,以及乌克兰政变的结果。世界舞台上的这些人,都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我并不厌恶他们。
最恶心的就是粉乌同时粉以的这些人,婊子还要立牌坊,还装成一副正义的模样。令人作呕。
来源:西西弗评论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国家间角力的新武器,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央情报局(CIA)不仅扮演着情报收集与分析的传统角色,更通过其风险投资机制,悄然在全球科技版图...
-
世界博弈局中局:大戏接连不断:哈马斯的辛瓦尔死于精心策划的击杀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鉴于当前的形势,还是值得说一说。还记得OpenAI的吹哨人是怎么死的吗?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6日,26岁的美国OpenAI公司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 -
对不少年轻的中国观众来说,尚格·云顿这个名字已经有些遥远。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和吴宇森(《终极标靶》)、李连杰(《敢死队2》)等中国影人...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有两个华人博士毕业生,王宇歌与周叶斌。王宇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免疫学博士,微博名为“子陵在听歌”。周叶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遗传学博士,...
-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从大举削减联邦科研经费、以“打击校园反犹太主义”为由威胁冻结高校资金,到无故剥夺留学生签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三板斧”令科研界风声鹤唳。据美国...
-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 《联合早报》4月15日报道,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星期一(4月14日)在全国职工总会中心礼堂同工运领袖对话时强调,中美关税战严重损害两国关系,极端的关税措施实质上扼杀了双...
-
夏宝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的致辞
今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的講話讓網友大呼:「太解氣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据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这是美国前议长南希·佩洛西的股票持仓图,作为一位年薪仅22万美元的公务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竟然靠炒股积攒下了惊人的2.5亿美元(18亿人民币)!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该来的迟早会来。一觉醒来,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签署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 。美国挑起的史诗级贸易战开始了。4月2日,特朗普宣称的“解放日”。他还特意在白宫举行...
- 三周年之际,聊聊泽连斯基这个人。他的标签和头衔繁多:美国傀儡、代理人、演员、不识时务的“泽圣”,也有人视他为英雄、不折不扣的硬汉;甚至到了后来,美国总统亲自为他贴...
- 一位无锡的朋友,跟我聊天,“抱怨”道——公司业绩不好,会倒不少,耽误辰光不说,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真搞不懂,开这种会干吗?搞得跟真的一样……这样的会,我们都亲历过...
-
“中国”一名,于三千年间沿用不辍,含义多有流变:从先秦的“中央区域”“城中”“邦国”“都城”之义,汉唐的“中土”“中原”之称,再到...
-
匈奴是否还有后裔?历史学家:只要是这五个姓氏,或许就是匈奴后代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人口呈现由北向南迁徙的趋势,迁徙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躲避战祸。在古代,北方多以游牧文明为主,畜牧业发达,这便使得中... -
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打得那么艰苦,朝鲜军队在干嘛?战斗力怎样
1950年发起的抗美援朝战争被誉为我国的立国之战,同时这场战争也是我们帮助朝鲜人民获取解放的战争。这场战争历经三年,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将敌人赶回了三八线,成功地... -
作者|钟穗慧 编辑|张茜2020年1月22日,距离公告武汉封城不到4小时。临近半夜,张新甫陪妻子黄小玲去通城县中心医院看病。医生不经意地问:“最近”是否去过武汉?黄小玲没...
-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今天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学习的时候,播放了一个视频。画面中一个女同志在那讲,讲得我们这些看视频的老同志都非常感慨,她...
- 刘旦宅(1931~2011),原名浑,又名小粟,后改名旦宅,别名海云生,浙江温州人。刘旦宅出生之地温州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瓯绣、瓯塑、青田石刻、黄杨木雕等民间工艺久享盛名...
-
01有一日,丞相司马懿邀请后将军牛金入府赴宴。牛金是司马懿手下一名武将,久随司马懿征战四方,所以欣然前往。司马懿安排人打造了一个阴阳...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今年二月的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了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国家,要么在餐桌上,要么在菜单里。”对于很多人而言,布林肯的这句话无疑就是暴论,但...
-
作者 | 燎原火起来曾是王澄澄的梦想,但这一天真到来时,她疑惑、恐慌并迅速注销账号,300多万粉丝也随之化为乌有。一同消失的,还有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