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为何宁愿千方百计搜刮民财,也不愿造福百姓?

繁体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社会的治理结构与官员行为模式呈现出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每个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对官员提出造福百姓、为百姓谋福祉的要求,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的宣示。

而每当王朝走向末年,起义军揭竿而起时,也无一例外地打着为天下苍生的旗号,仿佛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救星。然而,当这些起义者最终成为统治阶级,掌握了权力的魔杖之后,却往往背离了最初的承诺。

百姓,从理论上来说,乃是官员的衣食父母。而官员们几乎从未真正对百姓“尽孝”。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将百姓视为可以随意鱼肉、盘剥和压榨的对象。在他们眼中,百姓就如同田野里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割了又长,长了再割。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古代官员大多选择收割压榨百姓,而不愿意把精力放到造福百姓上呢?这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制度性与社会性因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畸形的家天下制度

古代中国长期实行家天下制度,这一制度架构将整个天下视作皇家的私有财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念,如同一种无形的精神枷锁,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了整个社会秩序与价值观的基石。

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官员们所扮演的角色,从本质上来说,仅仅是代替皇帝管理这些所谓的“皇家财产”罢了。

我们不妨进行一个简单的思考:你是对自己的财产上心呢?还是对他人的财产上心呢?答案不言而喻!当一个人面对自己的财产时,毫无疑问,他会投注极大的心血与精力,精心呵护、悉心打理,满心期盼其能够保值增值。

古代官员为何宁愿千方百计搜刮民财,也不愿造福百姓?看后不寒而栗!

然而,等他面对归属于他人的财产时,情况则大为不同。多数人恐怕很难做到全心全意,甚至还可能会因觊觎之心作祟,妄图从中谋取私利。这种人性的弱点在古代官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官员们深知百姓被认定为是皇家的财产,与自身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关联。他们仅仅觉得自己不过是在替皇帝管理这些财产而已,既然并非自己的所有物,那么他们对待百姓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冷漠无情、贪婪无度。他们将百姓视作是可以随意宰割、肆意榨取的资源。

于是,在朝廷既定的赋税基础之上,官员们肆意妄为,层层加码,各种稀奇古怪、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接踵而至。百姓们本就生活困苦,在这些沉重赋税的压迫下,更是苦不堪言。即便“人相食”这般惨绝人寰、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之时,官员们却依旧会忙于搜刮财富,对百姓的苦难无动于衷。

例如,崇祯年间,陕西等地遭遇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饿死无数,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而当地的官员们不仅没有积极救灾,反而继续催征赋税,导致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这种家天下制度所衍生出的官员对百姓的冷漠与贪婪,成为了古代社会治理的一大顽疾,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使得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病态的晋升机制

现代社会官员的晋升有一套合理严格的机制,需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组织考察,还需要民主推荐等等,可古代官员的晋升途径基本上都由上级来决定,这一机制犹如一把高悬在官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

以九品中正制为例,在这一制度体系下,中正官对官员品级评定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官员的仕途发展。中正官往往依据家世、道德、才能等多方面因素对官员进行品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世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样一来,官员晋升的决策权就紧紧地握在了上级领导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认为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上级认为你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成为了古代官场的潜规则。那么,怎样才能让上级决定自己“行”呢?答案自然是投其所好,把上级陪舒服了,才会得到提拔,从而官运亨通。

古代官员为何宁愿千方百计搜刮民财,也不愿造福百姓?看后不寒而栗!

反观百姓,他们在官员的晋升过程中完全处于边缘地位,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决定官员的升迁。也就是说,百姓对官员的利益基本没有任何决策权,百姓根本无法决定官员的未来,也不能给官员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从收益角度来看,为百姓谋福祉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

当然,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该官员的领导是一个特别正直无私的人,类似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呢?诚然,这种情况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只能说是极少发生。如北宋时,就有“廉吏十一,贪吏十九”的说法,意思是 90%的官员都是贪官,而实际的贪官比例可能还会更高。

在这样的官场大环境下,清正廉洁的官员往往会受到排挤和打压。例如,在唐朝,李林甫担任宰相期间,他独揽大权,排斥异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掌控着官员的晋升大权,只提拔那些对自己阿谀奉承、唯命是从的人。

许多有才能正直的官员因为不愿意依附于他,而被他诬陷打压,仕途受阻。而那些想要晋升的官员,只能纷纷向李林甫行贿,而这些行贿的钱是哪里来的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从百姓身上搜刮得来的。

在这种病态的晋升机制下,官员们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必然会选择放弃造福百姓,转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孝敬领导上,为自己日后的升迁铺路。这也使得官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正直的官员难以立足,而贪官污吏却如鱼得水,百姓则成为了这种官场黑暗的最大受害者。

三、腐朽的监察制度

历朝历代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监察制度,旨在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秦朝时设立御史大夫,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大权;汉代由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隋代中央的监察机构为御史台。除此之外,皇帝还会不定期地派心腹去监察官员政绩,以加强对官员的直接掌控。

然而,这些看似严密的监察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由于官员干得好坏完全由监察官来决定,这就使得监察官的汇报显得尤为重要,官员的政绩考核合格与否几乎都在监察官的一念之间。

而古代很多监察官在汇报官员政绩时,根本不会按实际情况汇报,而是按自己获得利益的多少来汇报政绩的成效。

在《晏子春秋·外篇第七》中记载的晏子为官经历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当时齐景公派晏子去东阿当领导,在晏子工作的第三年,齐景公把他召回来训斥了一顿。齐景公认为晏子把东阿治理得一团糟,要求他回去好好反省。

晏子的态度极好,表示愿意改弦更张,如果三年治理不好,情愿以死谢罪。齐景公同意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当晏子上来汇报税收工作的时候,齐景公却迎上前去祝贺,称早就听说他治理东阿很有成绩,百姓家境殷实,生活无忧。

古代官员为何宁愿千方百计搜刮民财,也不愿造福百姓?看后不寒而栗!

晏子无奈地回答说:“从前我治理东阿,后门全部关死,贿赂根本就没有。那时候老百姓没有挨饿的,而您反而要治我的罪。后来我治理东阿,加重老百姓的税赋,用搜刮来的钱都孝敬您的考核官。现在东阿的老百姓有一半在挨饿,您反而迎上来祝贺我。我这人傻,治理不了东阿。请您准许我退休,给贤能的人让位。”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开始晏子以造福百姓为目标,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不贿赂监察人员,然而得到的却是领导的训斥。而当他改变思路,开始搜刮百姓,贿赂领导的身边考核人员时,却得到了领导的大加赞赏。

这种腐朽的监察制度无疑注定了清官难做,造福百姓的收益远远低于贿赂监察官的收益。

再如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当时的监察机构几乎完全被魏忠贤掌控,成为了他排除异己、巩固权力的工具。许多正直的官员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的不法行为,然而监察官们却在魏忠贤的指使下,颠倒黑白,诬陷这些弹劾的官员,致使他们遭受迫害。

而那些依附于魏忠贤的贪官污吏,即使恶行累累,却因为得到监察官的庇护而逍遥法外!这种腐朽的监察制度不仅破坏了官场的生态平衡,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四、总    结

在畸形的家天下制度、病态的晋升机制、腐朽的监察制度的多重影响下,古代官员们面临着一种极为扭曲的利益格局和行为导向。造福百姓基本上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收益。相反,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受到的惩罚概率却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必然会将工作的中心放在榨取百姓财富上,而那些“造福百姓”、“解民倒悬,施惠苍生”、“恤民之忧,除民之患”等原本应该成为官员施政宗旨的词语,最终永远只能成为官员汇报工作时,一个个虚伪的言辞而已。

这种古代官场的积弊,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也使得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百姓成为了社会的最底层,是官员们肆意收割的韭菜,他们在贫困、压迫和不公中艰难地度过了两千多年!直到现代社会的到来,才摆脱了身上沉重的枷锁!

来源:艺笙君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