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诸多朝代更迭。
一个王朝覆灭的同时,另一个政权又拔地而起。
无辜的百姓们不得不迎接新王,适应新政。
旧的皇族得以苟活,终日活在屈辱之中。
然而,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皇族,被屠戮殆尽,无一人存活。
灭族之时,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当街庆祝。
这便是万人唾弃的司马懿全族,落得这么个下场,完全是司马家族咎由自取。
为何百姓们会对司马家恨之入骨?他们又做出了何等恶行呢?
一、老成谋国,代代奸邪之辈
公元420年,在刘裕的步步攻势下,西晋只剩下了一个空壳,江山彻底易主。
司马家族费尽心力建立起的“短命王朝”就此画上了句号。
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相继死于刘裕之手,为他称帝铺路。
在这场大肆屠戮中,司马家族上至老妪,下到幼童,“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作为历史上唯一被灭的皇族,司马一族实在令人唏嘘。
或许,他们的结局,早在司马懿从孤儿寡母手中抢夺政权的那一刻便注定了。
且说司马懿这号人物,表面佯作病弱之态,实则内心阴险狠毒。
不少人惯于把司马氏篡魏之事与曹家篡汉之举等量齐观。然而,此二者实则有着诸多差异,不可简单类比。
可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不知道比司马懿强了多少。
当年汉献帝逃出长安,赶往洛阳,饥寒交迫,濒临绝望。
关键时刻,是曹操率大军赶来,把汉献帝和身边近臣迎回了许都。
虽说曹操“挟天子”东征西讨,收拾了那些个心怀鬼胎的诸侯,占据了整个北方。
然而,他直至生命终结都未称帝,至多不过获封魏王之位。
后来,曹丕登基为帝,对汉献帝也算留足情面,使其于一方封地成为山阳公,且保留天子之礼仪。
反观司马懿,其所作所为着实不堪,全然有悖人道。
一开始,司马懿不过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名文书,足智多谋,有几分胆识,便成为了曹丕手底下的谋士。
他常为曹丕筹谋计策,助力其争夺权位,故而深得曹丕信任。
曹爽掌权之后,也很是信任这个“三朝元老”,对其颇为敬重。
然而,曹爽并不知道,平日里慈眉善目的司马懿竟想要置他于死地,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逼迫他上交兵权。
朝中老臣也被司马懿所迷惑,纷纷劝曹爽交权自保。
可曹爽一投降,司马懿就下令灭了其三族,将大权揽到了自己手里,着实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而他的儿子司马昭也是出了名的恶毒,心狠手辣的程度连恶贯满盈的董卓都比不上。
司马昭是一点也不怕背上“弑君”的骂名,直接在大街上就把曹魏的第四任皇帝斩杀了。
彼时,司马家的权势已经达到了空前鼎盛的地步。
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并不满意,说到底,再厉害也不是皇帝。
于是,司马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曹奂退位,自己坐上了龙椅,统一了中原。
摇摇欲坠的魏国被彻底推翻,司马家也完成了登顶。
可司马家族纯粹是没有皇帝命,得了个皇帝病,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不过百年。
这短短51年光阴,就把中原大地霍霍了个“干净”。
先是贾南风妖后祸国,又是八王起兵夺帝。
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中原内耗严重,实力大损,百姓们终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偏偏这个时候,一直饱受排挤的游牧民族也来横插一脚,趁乱发动战争。
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深受迫害,一度到了十室九空的悲惨地步。
司马家饱受内战之苦,又被外敌侵扰,逐渐凋零,即将迎来终结。
二、刘裕上位,血洗司马家族
权臣桓温看到了百姓的绝望,也洞察了司马家族的腐坏,索性把皇权给架空了。
桓玄走在老父亲铺好的道路上,废黜了司马,自己称帝。
新帝登基,大臣和百姓们原以为看到了希望,却不想这个桓玄也是个荒淫好色的主。
而这个时候,北府名将刘裕出现了。
刘裕家境贫寒,却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子孙,又有一身好武艺。
直接把桓玄踹下了台,重新迎回了晋安帝司马德宗。
千万别误会,刘裕这么做并不是想要光复大晋,而是另有目的。
那时,桓玄初败,东晋局势波澜起伏,动荡不安,少数民族的势力也正眈眈而视,伺机而动。
刘裕羽翼未丰,贸然称帝只会给别人可乘之机。
于是,他打着尊奉东晋的幌子,将司马德宗作为傀儡,在幕后独揽大权。
一边大肆打压世族力量,重用寒门子弟,为自己培养心腹,一边出兵攻打邻国,扩充势力。
公元417年,功高盖主的刘裕,不再甘心屈尊于智商不太行的司马德宗麾下,将其杀了,改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
明明自己想做皇帝,却一再扶持司马,刘裕的做法难免让人有些不解。
可他做的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自己。
曾有预言称晋朝还有二帝,迷信的刘裕把司马德文当成了皇位的过渡品。
仅一年后,司马德文就让位了。
他原以为,只要自身谨小慎微、低调行事,刘裕便能饶过自己。
可惜,他还是小看了这个杀伐果断的草根将军。
刘裕先是派人杀害了司马德文,又在全国范围内广贴告示,将叱咤风云的司马懿后人赶尽杀绝。
一个庞大的家族就此在历史长河中覆灭。
刘裕之所以会采用如此惨无人道的方法,是因为他心里清楚。
自己只用了16年就靠武力称帝,根基远远比不上司马家族深厚。
况且,以残暴手段换来的短暂臣服难免不会换来反扑。
倘若留下给司马家族留下后人,那东晋的门阀世族,难免会打着恢复东晋皇室的旗号谋反。
到时候,自己的一时心软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与其给世族留有一线生机,那不如彻底摧毁他们的希望。
对司马家族的屠杀,又何尝不是对门阀世族的一种警告呢?
如此一来,方可达到杀鸡儆猴之效,亦利于刘裕扶植其亲信。
司马家族行至覆灭之境,朝堂文武皆心怀快意,民间百姓亦拍手称快,无人不为之欢欣。
像这样罪大恶极的家族,恐怕彻底消失才不能解除百姓的恨意。
总结:
可惜,司马懿一生都在算计,却唯独没有算到,自己后人的悲惨结局。
倘若他得知一百年后,司马族人让中原陷入绝境,会不会气得棺材板起飞?
只能说,有这般下场,都是司马家族应得的。
他们谋权篡位,弑君打仗,做事从来不留后路,哪怕是对自己人也不会心慈手软。
最重要的是,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把国家和百姓放在眼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得民心又谈何发展呢?
萧道成杀了多少刘裕后代
宋齐梁陈,萧齐代刘宋后,记载中有“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尽矣”。这就是说,萧家几乎杀光了刘裕后代,这是否属实?
其实,萧齐能替代刘宋建立新王朝,本身就与刘家自己互相残杀骨肉同宗有关。自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始,围绕着皇权稳固,大杀宗室的序幕便已开启。疯子皇帝刘子业,对宗族毫不手软,这才导致了刘彧忍辱负重后的夺权。整个刘宋王朝兄弟之间互相兴兵讨伐在此期间已成常事,这也才给了萧道成夺权的机会。
萧道成的出身并不显赫,却也非普通百姓可比。萧道成属兰陵萧氏,萧氏在兰陵有一定的声望,但比较有限。基本上,算是世族里相对微末的存在。15岁就上战场的萧道成,更多功名是靠自己扎实打下的,并未借力多少宗族力量。
话头直接说到萧道成代宋称帝之前。当是时,刘宋经刘休范、刘景素之乱后,萧道成借着平定有功,成为了军界权威,总领禁卫军。宋后废帝刘昱滥杀大臣,甚至数次想对萧道成下手,最终却被侍卫所杀。刘昱一死,萧道成所受的威胁骤然减小,大臣集团拥立宗室刘准为帝,萧道成开始更强有力地掌控内外朝政。
宋顺帝刘准无所作为,也难以有作为。在萧道成称帝建国后,自己连忙示好地下诏禅位,却不敢去参加禅位仪式。最终,是萧道成派亲信拉着木板车从宫中接出了刘准,刘准害怕大哭,左右安慰道:“不会杀你,只是安排你到别的宫殿居住,当初你的祖先取代司马家也是这样的”。
天道好轮回。当年刘宋取代东晋、大肆屠杀司马宗室的一幕,在此时再次上演,不过当年的刽子手,成为了引颈受戮的砧板鱼肉。萧道成对刘家有恨,又为了新朝统治的稳固,下令诛杀刘宋宗室。包括宋顺帝刘准在内的几乎所有刘家人全遭屠戮,只有宋武帝族弟刘遵考的家族被求情才得以幸免。
这其中,宋顺帝刘准的死显得十分悲情。萧道成本来不打算杀刘准,并封刘准为汝阴王,不用行君臣之礼,移居丹阳宫,吃穿用度一应俱足,待遇十分优厚。一日,丹阳宫外马蹄声杂乱,守卫以为发生了变乱,为了邀功,也为了除乱,守卫自作主张杀害了汝阴王刘准。据传刘准死前曾悲泣道:“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萧道成固然狠,不过刘宋未灭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家族在互相倾轧中被灭门了。清人汪中《补宋书宗室世系表序》称刘宋年中,皇族一百廿九人,被杀者百廿一,骨肉相屠害者八十人。
据清代罗振玉《补宋书宗室世系表》统计,皇族一百五十八人,子杀父者一,臣杀君者四,骨肉相残者百有三,被杀于他人者六。可见,刘家人自己因争权夺利早就有大量宗室凋敝无后,萧道成最后对于刘宋宗室的清除,烈度也比不上刘家自家互相间的屠杀——因为本来就没多少人了,该杀都杀光了。
有意思的是,萧道成据说是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而刘裕又被认为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这里头恐怕二者都有攀附祖宗的嫌疑,但如果此事属真,相当于萧何家族的后人大肆屠杀了刘邦家族的后人。萧何得善终去世,君臣二人多是佳话少有嫌隙,后世子孙却因仇恨如此这般,若有天数,这又是何时种下的报应?
来源:雍耀祖生活,吟又吟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作者:龙脉文化云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代)、徐世昌、曹琨、...
-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军队集结了18个陆军师又15个团(旅)、1个航空兵师,共约20余万人的兵力,全面越过越柬边境,对柬埔寨发动全面侵略战...
-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0多万解放军入越作战。其中有很多高干子弟到了前线作战,很多甚至直接就是一线部队高级指挥官自己的子女。爸爸是高级军官,儿子在自己手...
- 作者简介:吴官正,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本文节选自吴官正著《闲来笔潭》,出版时间:2013年5月,人民出版社推出难忘那夜...
-
当年往事油然沥沥,气氛凝重,幕幕感伤!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敲响了腐败透顶清王朝的丧钟,但势下封建思...
-
晚清文学家姚燮曾用“大某山民”的署名来评论《红楼梦》,其中一条指出了闲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差轻人多,则人浮于事矣。”大意是被差...
-
1998年,他潜伏台湾“军情局”,揪出两名高级叛徒后被关押,结局如何?
2015年11月30日,台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用委婉的语言透露了一则轰动两岸的消息——大陆和台湾之间在10月份交换了被俘的情报员。所谓情报员,其实就是安插在对方的间谍。这... -
作者:张咪、来源:“史学月刊”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史学月刊》2023年第7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红种人权利运动、“肯定性行动”、多元文化主义、美国历史研究的“...
-
2018年4月29日,中国数学会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曰《代数学的起源》,文中称:“代数最初是用文字表述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算术已经演化出一些用文字表述的...
-
1951年,谋划炮轰天安门的两个中情局间谍被枪毙,这是近百年来中国首次处决外国人
1950年,人民共和国第二个国庆节前夕,北京市公安局内七分局天安门派出所接到上级指示:我情报部门已侦悉敌特内外联系的密信及电报密码等,经最后分析确定:敌特密谋在国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