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徐娘是指多少岁?古代年龄称谓

繁体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2~3岁

髫(tiáo)年——指女孩7岁。垂髫(tiáo):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龆年——指男孩8岁

总角——幼年泛称。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黄口——指10岁以下

金钗之年——指12岁(女)

豆蔻年华——指13岁(女)

舞勺之年——指13~15岁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之年——指15岁(女)。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指16岁(女)

舞象之年——指15~20岁

桃李年华——指20岁(女)

弱冠——指20岁(男)。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花信年华——指24岁(女)

梅之年——指至出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半老徐娘——指至30

注:古人平均寿命短,尤其女性,30岁称半老都是夸赞之词。

而立之年——指30岁(男)。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指40岁(男)。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50岁。艾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指60岁。花甲,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岁。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杖朝之年——指80岁

耄耋之年——指80~90岁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来源:每日新知汇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老子》原文及译文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一览表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涵盖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产业:1. 传统手工艺- 陶瓷: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 刺绣:如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雕刻:如木雕、石雕、玉雕。...
  • 《庄子》:逍遥游 (附拼音)

    《庄子》:逍遥游 (后附拼音图片)简析《逍遥游》是庄周的代表作,为道家经典《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此书的代表。文章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 人的希望何在?二十一世纪儒学的五个问题

    杜维明先生《二十一世纪的儒学》21世纪儒学面临的五个核心问题包括:何为人:儒学如何定义和解释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角色和地位如何被理解和定义。...
  • 《易经》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我先讲两个故事:《左传》中记载,鲁昭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40年春,晋国大使韩宣子到鲁国进行国事访问,参观了鲁国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文献研究中心,看到了《易经》...
  • “文字”是有能量的,且密度极高,甚至远超核爆。

    文字是有能量的,且密度极高,甚至远超核爆。它是沉默的,却是震耳欲聋的;它是无色的,却是色彩斑斓的;它是简约的,却是气象万千的;它是渺小的,却是包罗万象的;它是朴素...
  • 中国十大国粹你知道几个

    中国十大国粹你知道几个中国十大国粹,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 1、京剧:京剧是中国五大戏剧之首,融合了多种地方戏剧元素。它不仅是戏剧艺术...
  • 这篇道家《清心诀》,全文仅88字,却句句精妙

    《清心诀》道家宝典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
  • 易经回答人生的64个感悟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
  •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养生防病延年的秘密

    震撼!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养生防病延年的秘密!通过遵循《黄帝内经》中的十二经络流注规律,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养生之道,从而...
  • 王阳明的12句经典语!

    王阳明的12句经典语!心即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主性。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和约束,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心力量去认识和把握天理,实现自我超越和完善。来...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