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灯照的记载其实很少,清末民初有个名士叫罗惇曧(音读“罗顿荣”),是个狂士,放浪不羁。他写了本书叫《拳变馀闻》,里面记载了义和团的挺多事很详细,内容也挺有意思,其中就有红灯照。
一
甲午战争之后,有次挖河,挖到一个残碑,上面写一句谶语:
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红灯照满街,那时才算苦。
这句谶语具体啥意思,没人能解。(二四加一五指的是八月十五,杀满人,反清复明之意。一开始义和团是反清的,比如一个义和团首领朱红灯,号称是朱元璋转世。)
到山东义和团兴起,袁世凯诛杀朱红灯,大家都说应验了那句谶语。然而此时天津还没乱。
到1900年,四五月间,忽然传有红灯照,都是十多岁的女孩,穿红色衣裤,梳着双丫髻发型。
她们左手拿着灯笼,右手拿着红色手帕或者红色折扇,扇骨都是红色。
最初有个老寡妇设坛传授法术,聚集几十名少女接受法术。四十九天后,学会了的被成为太师姐,之后她们再教导其他女孩。等这些女孩都学会之后,手持扇子自我扇动,身体会渐渐升高。
上升到云层高度,身体笔直站立,逐渐化为明亮的星星,比普通星星略大一些,光芒晶莹剔透。
时上时下,时近时远,有时像串联的珍珠,有时像鱼贯排列。(我怀疑这是孔明灯。)
天津民众疯狂地奔跑聚集观看,都说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有人爬到屋顶上整夜去看。
这些女子自称能够在空中扔下火焰,烧毁洋人的房屋,并能呼风助火,让其彻底损毁。
天津百姓深信不疑,到了夜晚,家家户户悬挂红灯,迎接红灯仙姑的到来。每次有洋楼被焚毁,都说是仙姑投掷火焰导致的。
关于红灯照的传说有很多,大多数都跟飞翔和放火有关,比如:
红灯照能驾一片云,直上天际,只需红巾一挥,可使百尺楼顶起火,立即烧成灰烬。
她们用扇子一扇,就能让洋人的轮船在海中自己燃烧。
甚至有传言说,红灯照已经把俄国、日本的首都都烧毁了,洋人十八国已灭十六国。
(红灯照对义和团影响很深,到后来,义和团攻打比利时使馆,比利时使馆开炮,烧红的炮弹在天上飞,义和团不认识,都说是“红灯照”,人人往灯下迎接,炮弹落下,炸死六七十人。)
此外还有“砂锅照”的说法,为了款待“神团”,每人携带一口砂锅,劈柴做饭给他们吃。
这种砂锅据说只有大碗一样大,但自称能供应上百人吃而吃不尽。这些团体都是由乞丐组成的,他们沿街索要粮食,没有人敢拒绝。(这句话道出了真正原因,看来当时的丐帮也赶时髦了。)
二
到了五月,有黄莲圣母的船停泊在北门外,船的四周都裹着红色的绸缎。船上有三位仙姑,自称能够治疗疾病。
义和团受伤的人被抬到桥边,用香灰敷在伤口上,但过了几天却生出蛆虫。(一个坑货被另一个坑货坑了……)
直隶总督却将她们迎接到官署,并穿正式礼服行九拜之礼,但她们不为所动。随后,制作了两面黄色旗帜,大书“黄莲圣母”,并有一支乐队护送她们到某神堂居住。
圣母坐在神龛中,垂下黄色幔帐,供奉香烛,受万人礼拜,直到城池陷落时才逃走。
在一次义和团攻打火车站时,敌人火力太猛,攻不过去。
随同前来的红灯照女孩们,自告奋勇,我们管她们叫“刽子手”,意思是杀洋人,她们先出老官汛,下操场去进攻车站,都被打死了。(《天津义和团调查》)
这位黄莲圣母到底是谁?
据说她名叫林黑儿,1900年春,她的公公与洋人发生纠葛而被逮捕,因此她对洋人恨之入骨。
在义和团蔓延到直隶之后,她被任命为红灯照首领,后来到了六月份,她就被尊为黄莲圣母了。
黄莲圣母每次出行,都有二三十个持洋枪的男团民护送。义和团解散后成为盗贼,他们劫持了黄莲圣母,确认是她本人后,将其绑起来送到衙门,获得重赏。
一位仙姑投水自尽,另一位与圣母一同被捕,都被处决。
还有另一种说法,西方人将其带到欧洲游历,而红灯照成员回到各自住所,大部分沦为娼妓。(以上大部分内容来自《拳变馀闻》)
三
其实红灯照之所以能够兴起,跟当时社会“歧视”妇女有关。
义和团大多来自山东,当时义和团对妇女的禁忌挺多,比如不准出屋,不准下炕,不准上街,不准在院内泼“秽水”,害怕法术被冲导致失效。
女性当时被认为不洁,被认为和仙佛的神圣物相克。但红灯照之所以被尊重,因为义和团认为他们是有“秽”而不怕“秽”。
义和团虽然强大,但仍害怕一些秽物,但她们不怕,百无禁忌,可以将有法术的洋人一扫而光。因此这种尊重,其实是被视为是一种克敌制胜的“镇物”。(这种歧视,我反倒感觉出一种男性的自卑感。)
总之归纳一下,青年女孩组织的叫红灯照,乞丐老年人组织的叫“砂锅照”。
其实还有个寡妇组织叫“青灯照”,只是没有红灯照活跃,没啥名气。
关于红灯照杀敌的记录,除了上文提到的外,洋人也是有记载的。
像在辽海保卫战中,有次清军丢掉一座山头,义和团和红灯照们,手持大刀、长矛发起反攻。他们喇叭高鸣,歌声嘹亮,结队上山,欲与洋兵白刃战。
俄步兵急忙开枪射击,但他们前赴后继,都是十二岁左右的少年,年纪轻轻的姑娘,也有年迈的老人毫不畏惧地迎着敌人冲上去。
尤其是青少年表现得很勇敢,有的“拖住身经百战的哥萨克的腿,把他们拉下马,……然后就用嘴咬。”( [美] 乔治·亚历山大·伦森)
看到这点史料,又让人唏嘘。
注意这些人主要是青少年,青少年由于涉世未深,在有些情况下比成年人更勇敢。
但话说回来,这种牺牲其实是大人的错。
看着了这么多义和团史料,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义和团挺像一个很封闭迷茫的人,有劲没处使,知道努力却不知道该往哪努力。
无论一个人脑子里想什么,也无论积极还是消极,只要这种想法不符合事实,其实都没啥用。
上文主要参考资料是罗惇曧写的《拳变馀闻》。
最后顺便介绍下罗惇曧(1872-1924)这个人,他跟梁启超同为康有为的得意弟子。
民国后历任总统府秘书,曾为袁世凯长子的老师。
袁世凯登基后,他拒不受禄,纵情诗酒,留恋剧场,曾保护少年京剧名家程砚秋(有点像郭德纲帮助陶阳)。
当时程砚秋正在变声期,为了避免他因被迫演唱而毁掉嗓子,将其赎身,又聘请名师授艺,亲自教他读书写字,并给他写了大量的剧本。
他本人晚年凄凉,贫困交迫而死。
来源:人物图书馆,作者:杜看山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鲁迅(右)和周作人(左)1985年,也就是34年前,我在《鲁迅研究动态》第5期发表过一篇《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后收入拙著《鲁迅史实求真录》,湖南...
-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自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一年多的时间内,虽然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处于劣势,但总的说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形势还是好的。当权的国民党人,包括蒋介石本人,...
-
转自历史大学堂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被后人万分敬仰的民族英雄。千百年来,岳飞和岳家军将士反抗侵略的事迹通过小说和评书等艺术形式被无...
-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
- 全视之眼|图片源于网络侵删天主教耶稣会的创始人,大多源自犹太人社群,这一事实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这些创始人及其后代不仅参与并推动了美洲远洋贸易和奴隶贸易的...
- 看到通知,我忽然觉得心情紧张起来,和爸妈通话后,他们又是一番紧嘱咐,能感觉到他们的担心。我收拾了行李箱,(确切说根本没怎么收拾,因...
-
蒙古国和我国的内蒙古历史上都曾是蒙古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发生之时,北洋政府在国内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声浪的压力下,与沙俄进行了艰难的外交交涉,最后于1915年与俄、蒙达成...
-
苹果因其甘甜脆爽、富含营养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常年占据水果界的榜首,让大众无限回购。不过,苹果在古代可不叫苹果,而有着另外一个唯美的名字,且现在依旧被日本人使用,你...
-
章含之是一段悲情剧。她天生丽质,但在婚姻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使她历经坎坷——六十年代婚姻失败、七十年代找到真爱,因与大名鼎鼎的“乔老爷”结婚,年龄...
-
郭威-一代开国功勋,却被皇帝满门抄斩,悲痛之余奋起反抗,成开国皇帝
纵观我国历史,无论是皇帝昏庸无能、臣子以下犯上,还是外敌入侵作乱等,都会使得百姓的生活民不聊生,最后推动着朝代不断地更迭。说起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