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看老照片
1972年的北京,长啥样?
1972年,美国人威廉约瑟夫,来到中国,走进北京大学,拍摄下了一张张罕见的彩色照片,他让如今的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真实场景。
70年代,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那时候的国内大学,多为工农兵大学生,他们是通过推荐上大学的。这在一些70年代的影剧上也有相关的情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的校园,物是人非,老照片上的学生都已经老了。
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真实的校园记录:





















今天通过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看。1972年北京的老照片,我看过不少也分享过不少,但这组老照片,里面的很多张我还是第一次见。
这些照片都是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拍摄的,他们用相机记录所见的一幕幕。
感谢他们,让如今的我们能看到了53年前的北京,这些照片太珍贵了。
下面跟随镜头,走进1972年的北京,去感受那时候老北京的生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跨越太平洋,乘坐专机来到中国。
尼克松访华,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瞬间,这一幕幕都被摄影师给拍摄了下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当时尼克松见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镜头下的他们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眼神坚定而威严,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威武雄壮的气场。
这给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之后,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仪仗队是我所见最为出色的,这些士兵高大、健壮,穿着笔挺,人数众多,动作整齐划一。”时隔53年,如今再去看那一幕幕,依旧很是震撼。



最近,我发现了一组1972年济南的彩色老照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是美国人Joseph
William拍摄的。
镜头下出现了当年济南的好多地方,像铅笔厂、趵突泉、黄河、民居、百花洲……老照片上,出现的那些地方,如今大多已经大变样了,现在也很难辨认了。
如今大多数人能直接辨认出来的怕也只有趵突泉。有熟悉济南的朋友,可以在这组彩色老照片上去再发掘下,看看还能认出哪些地方?






如今说起五七干校,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关的描述。这些作品,有些人可能也读过。但是,真实的五七干校,真的就如那些文学作品中写的那样吗?一组上世纪70年代的实拍照片,带大家去一探究竟。看后,大家应该有所了解。
1972年,一个名为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IA)的组织,来到天津和平区的五七干校,和这里的学员进行交流,并拍下了多张彩色照片。五七干校的学员们在这里要进行集体生活、集体学习、集体劳动……。校区里有集体宿舍、食堂、礼堂……等配套。
从这一张张彩色老照片,可以看出当时的这里房屋虽然看起来简陋,可是都是大砖瓦房,光是居住条件相对于同时期的农村农民,那要好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