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历史频道一个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是非常惊人的:支持文G的网友多达58%,反对文G的仅42%。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已经被彻底否定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运动,现在支持文革的票数居然过半,这不得不让人反思。
对此,我觉得曹景行先生有个建议不错:可以搞个文革体验基地,文革支持者优先体验。老的关牛棚,小的上山下乡,轮流批斗,每星期武斗一场。发粮票、油票、肉票、布票、肥皂票,只许看样板,绝对不许上网、玩手机。起码半年,不够再延长。
那些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你们想尝尝文革的滋味么?但是如果让你们回到文革,有些人估计一天也活不了。
想象一下,你无意做了件小事,身边马上有思想“积极分子”打你报告,上纲上线给你扣帽子,他们捞取政治资本,哪管你死活,这些你是否能忍受的呢?特别是这些告密者还是你最亲最近的人!要知道文革时期告密之风颇为盛行,儿子会向父亲抡起铜头皮带,丈夫可能是出卖妻子的犹大。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那是个连跟亲近的人都不能讲真话的时代,因为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互相出卖是很普遍的现象。在那样的环境下,即使幼稚的中、小学生也是很有心计。
想象一下,你说每一句话都要小心谨谨,除非你不说话。因为当时在一些机关单位,有的人整天怀揣小本子,谁若讲了一句有毛病可挑的话,他一转脸,便掏出小本子,将其记下,某某于某日讲了什么话,有谁在场,记得一清二楚,然后去告密。
想象一下,那时的人们都被禁锢在一地终身不得迁移,农民你就老老实实一辈子在家种地,除了当兵和考学,想出去打工都不行,你受得了吗?
想象一下,你的出身就定好了,你有幸生在贫农家,那找你麻烦的就少些,万一你生在地主富农家,那你从小就定了终身了,地主反革命的后代,你终身就在批斗中过,你能忍受的了?
想象一下,大好青年到农村插队,注意不是短时间,有的好几年回城,有的终身回不了城,好些漂亮女知青为了回城在村干部的威逼利诱下被迫出卖自己换来一张回城的票,这些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能接受?
如果你们受得了这些,那么不妨建议划出一个县,保持文革的一切。可在里面贴大字报、互相揭发、游街、批斗、黑狱、处置掉、武斗,还可踢断老爹肋骨,当然伙食主要是窝头咸萝卜。
一场浩劫,为什么还有人要怀念?
那些怀念文革的人,一个重要的论调就是:
“文革时代没多少腐败,文革是最本质的反腐。”
那么,文革时真的“没多少腐败”?殊不知,中国“走后门”、“跑关系”的第一次高峰时期就是文革时期。当时高级干部的子女即使下乡了,也都先后以当兵、招工、提干或者成为工农兵大学生的方式离开农村,而没关系没背景的广大知识青年则长期呆在农村没完没了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800万知青队伍中,无官场背景的平民子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某地80后婚礼,完全按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俗礼仪举行
尽管文革是一场官员和平民百姓姓都付出巨大代价的浩劫,可今天的多数普通国民却误认为文革是“有利于自己”的运动。至于那些文革后出生的庞大青年群体,因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伤痛,大脑被“格式化”,更倾向于相信文化大革命是一次镇压贪官富二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主运动”。
如果真把今天的年轻人放回“文革”社会,那样的日子恐怕连一天都过不了。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年居然缅怀起一度让这个国家经济民生几乎崩溃的“文革”呢?原因很简单,他们不知道“文革”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更多的人怀念文革是因为对文革有错误的幻想,尤其一些年轻人对并不遥远的沉痛教训一无所知,进而在无力改变的腐败、不公和挫败面前,一厢情愿地幻想通过非民主、非法治等非常规手段治理社会。
也许大多数怀念文革怀念过去的人,他们其实怀念的并不是文革和过去本身,而是怀念文革和过去所代表着的自己的童年,以及被埋葬在记忆深处的许多青春时候的故事。比如知青们怀念下乡的时代,不能说下乡就是美好的,美好的原因不是下乡,而是那个时代代表着的自己的青春以及跟青春有关的许多回忆。
今天,运载我们的是“现代文明最后一趟末班车”,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后面是万丈深渊,一旦跌下去就会万劫不复,永远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
何去何从?全在国人一念之间。
来源:达之观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文化史诗,深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思想变迁与审美流变。以下以关键历史节点为脉络,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01先秦时期:文明基...
-
坏土豆 | 和统无望后,1861年,美国开启了狂暴的武统之路!
土豆说:1861年4月,美国南方各州为了延续自己的蓄奴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棉花产业,妄图以武拒统,以武谋独,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在和统无望之后,为震慑国家分裂分子,美国发... -
在诸多古代皇室中,司马氏一直饱受世人诟病,后人对这个家族的评价,也是贬低远超过褒扬。这不仅是因为西晋末年出现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更是因为司马昭昔年背负的弑君之嫌...
- 一个月前,山东青岛发生一起惨案,外卖员被小区保安活活捅死。整个过程只有一分钟时间,一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没了。54岁的保安,32岁的外卖员,到底是怎样的仇怨,让两个差着...
-
俄乌情报部门都脱胎于克格勃,谁更胜一筹?揭秘俄乌情报部门斗法
来源:凤凰网军情前哨站,作者大伊万核心提要:1. 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散布虚假信息影响俄国内局势。如今,俄罗斯通过加强信息发布、行动公开性等手段一举逆转在认知战领域... -
伊拉克迅速溃败内幕:3名高层叛逃美国,策反数万士兵带走500辆坦克
2003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林肯号核动力航母上发表讲话,宣布美、英、澳、波联军占领伊拉克全境,其主要军事行动均已结束。此时距战争发起仅过去26天。伊拉克面积近44万... - 一:文学常识 一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
-
如果我们有苏东坡这样一个朋友,想一想会是怎样?我们又能有什么体会?
转自明明如月- 梦回前朝 -…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今天我们就梦回前朝,想象一下和苏东坡成为朋友,人生会变成什么样?之所以... - 在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旧居办公室和西柏坡陈列馆“难忘岁月”展厅里均陈列着一张照片(图一)。照片上,毛泽东坐在一张简易的帆布躺椅上,身穿一件旧毛衣,里边白色的衬衣领子和...
-
一颗3亿年前的“螺丝”,镶嵌在石块中,揭开一个史前的巅峰时代
考古学家最怕什么,最怕挖到看似不属于该时代的文物,比如三星堆的文物,长得跟穿越过来的一样。对此古生物学家表示,早已经习惯了,只要见识过史前海洋生物化石的,再看见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