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兴是“红小鬼”出身,青少年时加入儿童团,长征过来的“老”干部。一般人大都知道,他以中央警卫局局长的身份闻名,长期追随毛泽东身边。这多少掩盖了他在历史上的晋升。其实,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他就是大会候补代表。那一年,他刚满30岁。那时,能跻身于七大代表,是相当不容易的事。1955年至1959年,他兼任公安部副部长。1958年至1960年,他在家乡江西任职副省长,锻炼两年。其间,他做的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在江西建立了一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他亲任总校党委书记。尽管得到毛的赞许,但要想按照他的想法在全国推广开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他的这段作为,留下了一句著名的“马尾巴的功能”,这是电影《决裂》中的著名台词。我辈人常常用这句台词调笑时,寻到了历史的踪迹。两年的锻炼,汪回来后,官复公安部副部长原职,又正式担任中央警卫局局长,著名的8341部队政委,是中枢机构相当实力派的人物。
中共九大确立林彪为接棒人,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是围绕着接棒人来完成权力布局的。林彪手下的四大将黄、吴、李、邱当选政治局委员,连林的夫人叶群也上榜。想来,“黄吴叶李邱”就是那时开始成为一个固定名词了。有人说,这时候形成了军 人集团,也不无道理。作为后备梯队的人选,汪东兴和纪登奎、李德生、李雪峰一起,进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接近权力核心。 1973年8月30日,十届一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也是按照接棒人布局的。“九一三事件”后,接棒人空缺,毛多方选择,看中了王洪文,但从权力布局来说,又不限于王一人。李德生进常委,入中央副主席行列;与汪大致同一个年龄段的华国锋、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等人,晋升政治局委员;靠“文攻武卫”起家的“四人帮”,也晋升同职。“四人帮”中张、江,资历老,但党内资历浅;而王、姚,属于“文攻武卫”的代表,且不说资历如何,其作为不得党心、民心,不过,“四人帮”底气倒十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兴风作浪。越是这样,越在全国不得人心;越是这样,与汪、华和吴德等人对立也逐渐尖锐。毛去世前,不得不调整接棒人,华为首选。在这一过程中,华、汪、吴结成同盟,得到叶剑英、李先念、王震等元老的支持;而闲散在各地的元老,对“四人帮”更是嗤之以鼻;一部分“军头”元老,更是有把他们抓起来的呼声,譬如王震,譬如聂荣臻。等到毛去世后,党心、民心,对“四人帮”有大致的共识。从决策层来考量,无论是如何对待“四人帮”,汪的地位,都是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因为他的位置太重要了。有人说,对“四人帮”抓捕(“隔离审查”),没有汪的支持,这事干不成,此言不虚。正因为如此,抓了“四人帮”后,汪在党内的地位雄起:除了“武”的原职,他又增加了“文”的实权,兼任毛著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等职。到1977年8月十一届一中全会,汪与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同时跻身副主席、常委,位列中央权力核心第五位。
不过,一年半后,汪就遭遇到政治上的“滑铁卢”。三中全会结束不久,1978年12月25日,被免去中办主任、毛著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警卫局长、8341部队政委兼党委书记的诸项兼职,保留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常委和中共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的职务。 汪的“滑铁卢”,是从中央工作会议开始的。会议开始不久,身为中央副主席的他,就被点名批评。为何如此?盘点一下,大概有三个原因: 首先,客观上,汪要受到两个连累:一个是,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如何对待毛的遗产,尚未有定论。复出的元老派,还在看。而汪一直是毛身边的人,并主持提出了“两个凡是”。一个是,有元老说,“四人帮”抓了,但“下不为例”。汪身处中枢要职,地位又那样关键。抓“四人帮”的关键,是干好了好事, 可是这“关键”总让人有一点不放心。 其次,是汪本人的原因,他难以胜任独当一面的工作。 他的年龄和胡耀邦差不多,革命履历也一样,都是走过长征到达延安的“红小鬼”。所不同的是,胡耀邦很早开始独当一面,而汪则一直唯领袖之命是从。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沾染领袖某种决断作风。因此,当他在1977年进入权力核心后需要独当一面的时候,他的角色转换就有些困难。 汪主管意识形态和工青妇的工作。履职之初,就给新闻界留下了粗暴的形象。1978年6月15日,汪召开一个宣传口的小会,参加人有政治局委员乌兰夫、中央宣传部正副部长和熊复、曾涛、杨西光、胡绩伟,还有曾在《红旗》杂志负过责、那时已调去外交部的王殊,都是新闻界的“大佬”。汪一开口,就有点训斥的意味。一件事一件事数落新闻界:一是批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关于落实干部政策的几篇文章;二是批评《人民日报》余焕春在政协会上的发言;三是批评《人民日报》上有一个标题,只写了邓精辟阐明了毛思想,不写华主席精辟阐明毛思想;四是批徐迟的两篇报告文学在人物描写中时代背景描写得不对;五是批《长江日报》上说的一句话: “极‘左’是‘四人帮’反革命路线的主要表现”,他说华没有这样的讲话;六是批《民族画报》上说康生和谢富治同志是“四人帮”,对党的团结有影响。等等。
在场的胡绩伟后来回忆说,汪那种君临天下的说话口气,实在让人受不了。谈到汪那时的作为,胡绩伟认为,这位副主席像一位“救火队队长”,哪里出现火苗就往哪里跑。譬如,处理当年轰动一时的“《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事件。复刊号要发表四五中悼念周恩来总理的诗,汪不许可;没有华主席的题词,汪也不许可。不仅如此,9月14日晚上,汪把杂志社小组长以上干部召集到人民大会堂开会,一竿子插到底。他说:《中国青年》“不要我审查,我不负责,我这个人好办。你青年社捅这情况,离开了团十大筹委会。你们直接写信给中央了,并没有通过筹委会转给我。不是和筹委会打官司,而是涉及到中央。”“你叫我提意见,又不让我提。你杂志有威信,你现在把中央的威信搞坏了。” 汪很不得体的讲话,很快在新闻界传开,一些如胡绩伟之类的老新闻人,大致不再把这位顶头上司放在眼里。后来,理论务虚会上、中央工作会议上,胡绩伟、杨西光、曾涛等等新闻界“大佬”,搞了“六个人的联合发言”,也算是君子报仇,一年不晚吧。第三,在一些老干部看来,汪是十年的受益者。那十年,绝大多数老干部被打倒,很多人向毛伸冤,信件大多都是通过中办转送的。很多老干部认为,汪身为老干部,并没有在他们有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当然,汪也保护过一些老干部,那都是完成毛交办的保护任务。毛去世后,胡耀邦开始解放老干部的平反冤假错案,汪不支持,他把持着中央专案组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办公室,拒绝把一些案件的审查结论交给中组部,而有关的旁证材料、审讯记录、被审查人的申诉等等的文书档案,仍由中央专案组保管。汪这样做,这就把自己置于元老及老干部的对立面。
汪遭遇这次“滑铁卢”后,为何还能保留中央副主席职务?这与当时的局势有关。从毛去世到“四人帮”被粉碎,政坛的急遽变化,国人瞠目,国际结舌。中国如何走?国内关注,国际也关注。当时华的考虑是,国内对外开放,以发展经济建设为要务,邓复出后也坚决支持,积极推动。既然要对外开放,首先要给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政局稳当的印象———政局不稳,谁愿意来投资?这与国际社会关注吻合;当然,有没有“非毛化”迹象,也是国际关注的一个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叶、邓、华等掌握了一个原则:全会人事安排“只进不出”,可以安排新人在中央担任职务,但原来的人一律不动,以免给国际造成政局不稳的印象。 这样,尽管汪东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被激烈批评,他也有书面检讨,也提出辞职。三中全会结束三天后,也免去了他四个兼职,但中央副主席不动,军委常委和党校第一副校长兼职仍在。不过,既然中央的会上汪被批判、中央也免去了他四项兼职,难免会有人继续推波助澜,写揭发材料送给新开始工作的中纪委。揭发材料有五六个,什么“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阴谋集团的瓜葛”,“在中办的干部路线”啦,等等,但似乎没有散发。这是那个年代,党内政治“非此即彼”划线盛行的常态化。 此后,汪三次成为党内被批评(从程度上来说,叫批判也并不夸大)的对象。第一次是1979年2月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第二次是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辞去了本兼各职);第三次是1980年下半年党内四千人讨论历史决议的时候。如同华一样,汪也是有错认错,承担责任,但拒绝写出令人满意的“深刻检查”。退下来后,他也如同华一样,每年要去纪念堂看看,也拒绝抛头露面。不过,他对党史界的人士倒有求必应。他毕竟知道很多,每每党史界需要向他了解一段历史时,他都和蔼可亲地接待。所讲历史,可作为探究历史的某种索引。他自己也有著作出版,如1990年代中期出版的《汪东兴回忆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等等。
2015年8月21日,汪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也是高寿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将定格在历史中,并在历史中回到自己的位置。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科目三”原指中国驾照考试中的一项,如今成为全球社交平台上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它主要由左右摇手和扭胯组成,背景音乐是动感十足的中国风歌曲,充满独特的魅力。中国文化...
-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被判刑警察:领导当时让我照稿念……亲述未当场抓陈继志原因
8月4日,一段实名举报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举报者手持身份证,系2022年6月10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中出警民警陈志伟。此前,陈志伟因该事件被判处滥用职权罪,处有期徒刑... - 轰动中国的徐福记,迎来命运拐点。投资家网获悉,食品行业近日突曝大消息,名震两岸三地的中国糖果龙头徐福记剩余股权卖给了全球食品巨头雀巢。至此,雀巢实现对徐福记全资控...
-
白狄建立的神秘中山国到底有多强?为何拥抱中原文明200余年?
转自华舆中山国,是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诸侯国。战国时期,“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中山国即是战国十二强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 -
统统上战场,乌克兰颁布最强“抓壮丁”令,国民党看了都自愧不如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爆发540天。自从前几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怒气冲冲地宣布,说要对乌克兰的动员体制进行改革之后,乌克兰方面果然祭出了一整套... -
你以为古代没有的10样东西,不仅有且普遍存在,看看古人有多先进
在我们的印象里,古代的生活应该是落后又不方便的,现在的这些文明利器在那时候统统不存在。然而事实上,古人的智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你... - 01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的一个深夜,荣王赵元俨府内一个黑影悄悄地潜入了佛堂。谁这么大胆子敢半夜三更在八王府里瞎出溜?原来是府上一位姓韩的姑娘,职务是“茶...
-
写作时间:2010年1月 今年,中国总值要超过日本,世界第二。十五年之后,中国总值可能要超过美国,重回世界第一,并可能此后长期保持世界第一。那时候,全世界、全中国的...
-
跨国暗杀风波背后,被枪杀的加拿大的锡克教领袖,到底和印度有多大仇怨?
来源:凤凰网军武次位面派遣特工实施跨国刺杀,这种情节往往在电影里更常见,但这次在现实上演了,而且或与印度有关。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指控称,加拿大安全机构已确认锡克教... -
1983年香港记者套路中国官员:香港百姓怕驻军,邓小平听说后震怒
作者温读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邓小平同志和“铁娘子”第一次会见。这是中国和英国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的开始,谈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