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2年,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李三郎已经57岁,在他27岁生日那天,他的父亲唐睿宗李旦把皇位禅让给了他,让他成了唐朝第七位皇帝。这时距离他携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干政擅权的韦太后、武氏一族,把父亲李旦扶上皇位不过才两年光景。
登基伊始,李隆基定年号为开元,史称唐玄宗,为获得全部的皇权,他发动了两次政变,并在登基的次年赐死了曾经的同盟、后来的对手——太平公主,其杀伐果断、英明神武与其祖母武则天相比,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他开启了唐朝的开元盛世。
而现在,已经近花甲之年的李隆基觉得自己辛苦了三十年,人生大事都已经完成,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于是改年号为天宝,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那一年,被后世尊为诗仙的李白已经41岁,作为一个富商的儿子,而且自己的家族身份是否为被李世民诛杀的李建成一系也存疑,他空有一身文韬武略、一腔报国热情,却因为唐朝明确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工商业者及其后代禁止参加科举),自己又没有可证明身份的度牒,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多年一直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不过,还好他很能写诗,通过唐玄宗妹妹的引荐,他的诗作终于被唐玄宗看到并赏识。天宝元年,唐玄宗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李白绞尽脑汁接近皇帝是想着入阁拜相、大展宏图的,现在却让他去负责逗皇帝开心、为皇帝提供情绪价值,其郁闷之情可想而知。大概在这个时期,他去了一次武汉,再次来到了黄鹤楼,作为当世诗词大家,难免要被邀请在黄鹤楼题诗作赋,但高产的李白却没有提笔,因为他看见了崔颢那首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看完这首诗,李白沉默了,心中得郁闷到了极点——崔颢出生于唐朝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不到20岁就进士及第、入朝做官,虽官位不高,但和李白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崔颢不但拥有显赫的家世、功名,诗作还写得如此之好,怎能让李白不感慨世事不公?当时还对自己的仕途抱有希望的李白,只能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句子,不想得罪崔氏一族的心态溢于言表。
门阀士族的形成可追溯至东汉后期的察举制异化。当"举孝廉"沦为地方豪强操纵的工具,世家大族通过经学传承与乡里舆论垄断仕途,逐渐形成"四世三公"的累世公卿格局。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门阀获得制度性保障,"上品无寒门"的局面固化了阶层壁垒。西晋占田法更以法律形式确认士族的经济特权,一品官员可占田五十顷,荫客无数,形成"闭门成市"的庄园经济体系。所以,门阀士族是通过对文化的垄断,实现进入统治阶层,然后进一步实现对经济的垄断。
门阀士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个大集团,而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及众多朝廷重臣都是出自于关陇集团。唐朝建立后,门阀势力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关陇集团凭借西魏北周的政治遗产,掌控着禁军与中枢要职;山东士族则以崔、卢、李、郑等"五姓七望"为代表,通过经学传统与科举优势维持影响力。唐太宗修《氏族志》时,清河崔氏仍被列为第一等,折射出士族声望的顽固性。武则天虽大力提拔寒门,但终唐一代,士族出身的宰相仍占65%,其中博陵崔氏一门出相17人,荥阳郑氏连续十代有人位居中枢。
门阀的政治影响力体现在"皇权与士族共治"的特殊形态。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模式在唐代延续,唐太宗与房玄龄、杜如晦的合作,本质上是皇权与关陇集团的政治交易。科举制虽被视为寒门通道,但唐代进士科录取者中,士族子弟占比高达71%,寒门仅16%。这是因为士族垄断了国子监、太学等教育资源,且通过"公荐"制度提前干预考试结果。而当代的读博士推荐制度有着“公荐"制度的影子。
经济领域,门阀庄园构成独立的经济单元。敦煌文书显示,天宝年间士族庄园平均占地2300亩,拥有佃户300-500户,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均田制崩溃后,门阀通过"借荒"、"置牧"等手段兼并土地,形成"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文化领域,门阀是儒家传统的主要载体。范阳卢氏世代研习《礼记》,清河崔氏精研《左传》,这些家学传统使士族子弟在科举中占据优势。士族还通过编修族谱、制定家法,构建起严密的文化认同体系。唐文宗曾感叹:"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唐玄宗的享乐主义思想终于让割据的藩镇势力不断地强大起来,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在藩镇和门阀士族的双重压迫之下,在战争的不断破坏之下,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一个个朝代发生更迭的农民起义不出意外地爆发了。
黄巢,又一个报国无门的诗人出现了,作为贩卖私盐的商人子弟,在唐末时期虽然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但他屡试不第,对门阀士族的影响力有了深刻的体验,并产生了极度的不满情绪,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之后写下了《不第后赋菊》,借着对菊花的赞美,表达着对长安城内权贵阶层满满的恨意和杀气。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5年,继承了家业的黄巢已经是盐帮的首领,面对着水旱各类灾害的频发发生、藩镇军阀和门阀士族的双重压迫,大量老百姓沦为流民,黄巢带领着一帮私盐贩子和流民揭竿而起,攻城略地、一路向长安挺进。公元880年,在科举考场失意的黄巢以一个征服者的全新姿态又回到了长安,并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进城伊始就开始寻找他深恶痛绝的皇亲国戚、门阀士族,毁了他们的族谱、地契、家传秘册,四品以上的官员满门抄斩,没收他们的田产、房舍和金银,延续800年的门阀士族被连根拔起,从肉体上被消灭,从经济上被剥夺、从文化上被摧毁。当然,黄巢最终也没有摆脱历代上农民起义被军阀所剿灭的命运,中国也由此进入了最为黑暗的一个时期——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终止起于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巩固于周世宗柴荣,而最终集大成者是宋太祖赵匡胤。由于自己获得皇权的方式是陈桥兵变,为防止别人效仿,赵匡胤的大宋王朝早早地就确定了以文治国的国策,杯酒释兵权、不杀文官、相权与皇权制衡等一系列操作证明宋太祖不仅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而彼时,门阀士族已经消失殆尽,士大夫就自然需要从平民里进行选拔,宋朝的科举制度的成熟催生了"士大夫政治"。宋代推行糊名、誊录制度,切断荐举与考试的关联,使科举真正成为"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公平竞争。范仲淹、欧阳修等寒门出身的官员主导了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形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传统。据统计,北宋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占90%,而唐代这一比例仅为30%。
自此,士大夫这个阶层开始真正走向政治中心,他们多出生普通,甚至出生寒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为家尽孝,为国尽忠,在治理国事的同时,创作了大量的诗文,繁荣了文化、影响了后世千年中国的发展进程。
门阀士族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会滋生、壮大,门阀士族是以血缘、利益为纽带,以控制资源为手段,以获得权力为目的,任何领域门阀士族的出现势必都将使这个领域出现发展僵化的局面,规则将被异化,多数人的利益将受到侵害。就伟大如李白这样的诗人,在门阀士族面前都无力挣扎,更何况普通人!
还好有黄巢这样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黄巢或许不会想到,他自己的爱恨情仇犹如蝴蝶的翅膀扇动,引起了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历史角色正如哈佛大学所评——“以诗与剑撕裂旧秩序的双面符号”。
门阀的兴衰揭示了权力结构的演变规律。当政治权力、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本高度集中于少数家族时,社会将陷入僵化;而科举制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垄断,为社会注入流动性。这一过程印证了亨廷顿"制度化与参与平衡"的理论,即当制度无法吸纳新兴阶层时,社会将通过暴力重构秩序。
从东汉到唐宋的千年嬗变中,门阀政治的终结标志着中国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型。这一过程虽伴随血腥与动荡,但为后世奠定了相对开放的社会结构。今天的中国,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如何避免阶层固化,或许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启示。
来源:心香一柱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公元前562年,中原诸侯军队在晋国人的带领下进攻郑国,想要让郑国顺服晋国。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晋国,在栎地打败晋军。三年后,晋国人又带领...
-
这次巴以冲突,既是以往巴以冲突的延续,同时又有显著不同之处。本文不站立场,仅从军事科学的角度对这次冲突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一、以往五次中东战争中为什么以色列占优?...
-
范进中举后发疯,成了口口相传的“笑柄”,你可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
转自大河报博览《范进中举》是中学里的一篇课文,他只是中了一个小小的举人,竟然就高兴得发疯了,为此遭到诸多人的嘲笑。可要是你读完范进的后续人生,才知道他有多牛,妥妥... -
我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不结盟、不称霸、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长久以来这些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外交方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称赞。然而,新中国刚刚诞...
-
众所周知1921年的中共一大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上海召开的,此次会议标志、意义着我们的中国的共产党正式就此成立了!然而在这激动人心、且值得纪念的重...
-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在长达十余天的时间里,我穿越了中国的东三省,从吉林到黑龙江,再到辽宁,一路走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我品尝了各种地道...
-
以色列除了多项全球领先的武器技术,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最严重威胁的手段亦令世人侧目,那就是定点清除。全球追捕纳粹分子,解决频发的劫机事件,诛杀认定的恐怖分子,刺杀敌方...
-
本文转自文汇报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
- 60年代那个岁月中,我家被扫地出门,搬进了上海靠近郊外的新村房,那里本来是一片农地,政府在那片农地上建造了一大群五层楼的新村楼房。住户很杂,大部分是工人,职员,教师...
-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消化吸收、吐故纳新、融合统一的巨大洪流,她以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气魄消化了外来文化,融合了本域多民族文化,清理和改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