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关村,偶遇了一位很久没见的朋友,看起来很累。
上次见他,还是在五年前新东方,他长发飘飘,站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现在,他头顶已经没了头发。
简单聊了两句,才知道他已经跳槽到了一家小公司上网课,一天直播五个多小时,累得要死不活。
我也直播,深知五个小时是一种多么折磨人的体验。
我们约在一家咖啡厅聊了会儿天,知道他孩子刚出生,买了套五十多平米的学区房,一个月要还两万多。
说到这儿,我一下子都明白了。
想到他和我年纪一样大,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量,我久久不能平静。
走前,我跟他说保重。
他说了句特别像公众号标题的话:中国的房地产模式,毁掉了一代年轻人。
于是,我决定写完这篇文章。
结合最近恒大暴雷,我突然想到我的一位读者给我讲的故事:那位读者三十五岁,为了结婚,用爷孙三代的积蓄交了首付,贷款二十年买了套恒大房子,交完钱五年了,还没有交房。
现在,房子住不了就算了,房贷竟然还要还。他想未来会越来越好,谁想到恒大暴雷后,父亲去世了。他说,父亲最终还是没住得上这套新房。
现在他卖不掉,住不进,还要租着房,还房贷。
听起来都令人难过。
请允许我直说:我认为过去几十年关于房地产疯狂发展背后的商业逻辑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开始陆续落在老百姓的家庭里,尤其是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因为八五前的,努努力还是买得起房子的;九五后的不用买,他们父母不仅有,还炒着好几套。可怜就是可怜在85后到95这十年的孩子,教培宰的是这帮人,医疗压的是这帮人,房价坑的还是这帮人。
我斗胆讲一下房地产到底怎么回事?是金融?还是杠杆?是刚需?还是一个温馨的家?
都不是,是剥削,是剥削老百姓的工具。
就跟网上说的那样:按揭就是把你按在地上一层层揭皮。房价涨,你为开发商打一辈子工;房价跌,你为银行打一辈子工。
98年,我们开始搞土地制度改革,听起来很高大的名词什么土地财政,其实说白了就是税收,地归国家,所以谁也不能卖,只能国家买卖。你买不起,可以贷款,贷款这房子就是你的。
背后的逻辑,是要求老百姓在未来30年老老实实在自己画地为牢的房子里,好好干活,给银行和国家还债。
三十年,是什么概念?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才刚三十岁,也就是我出生到现在每一觉起来都在欠债,请问我怎么为美好未来奋斗努力?
但没办法,因为全民买房成为了潮流。
2001年我国加入WTO,那时经济开始变好,外贸打开后,就业岗位多,工作人员少,所以老百姓开始有点钱。
可是,中国是出了名爱存钱的国家,怎么让老百姓把钱花出去呢?
买洗发水,买肥皂,买化妆品,都太少了。
所以,经济学家最先想到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买房,可是有些人就跟我一样,不爱买房,对房子没兴趣,觉得有住的就行了。
于是,经济学家出点子,把所有的刚需都放在房子上。
请听我细细讲来怎么让老百姓举债消费,透支未来。
你不想买房子?没关系,政策来了。
首先是公积金制度开始了,强行扣留工资的部分:这部分只能用来买房。人们有了沉没成本,心想这钱扣也是扣了,还不如努力把这些钱花了,于是一批人开始买房了。
那时很多公务员事业编制先买房,只要有人先买,就有人接盘,价格会越来越高。
接着,用舆论、新闻和影视作品大力宣传:结婚必须买房。男方买房等于爱你,不买房不配结婚。
于是,诞生了让人闻风丧胆的丈母娘经济:不买房想娶我女儿,没门。
接着,城市化开始了,农民逐渐进城。
其实,进城的原因大家也能知道,因为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或者过不好了。
毕竟,活得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进城呢?
有段日子,进口农产品税开始降低,有些甚至是0了,本国农民的大豆、猪肉面对外来品,自然打不过,于是开始活不下去了。
农民靠农业在家赚不了钱,于是进城了。
那时的工厂招人,进工厂虽然工资低,但是活多啊,你可以一天干9个小时,一周干七天,996毕竟是福报。
你不干,中国最多的就是人,换一个就行。
城市化开始,务工人员变多,形成人工红利,房价自然就会涨起来,尤其是大城市。
比如有些人就在这儿结婚了,要买房,但还有些人就是不买,想回家,所以政策又来了。
如果你没有户口,孩子回原籍上学。
比如北京户口。我混到今天还是没有北京户口,那天听张雪峰也没有北京户口,心里公平了好多。
其实,北京户口谈何容易,很多大学生毕业为了搞北京户口,进那种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的体制和事业单位,一个月拿三千块钱,住上下铺。
拿的还是集体户口,一旦离职,你就成了公共户口,孩子还是没办法落北京。
只有一个办法能留住北京户口:买房子。
可是,这些可怜的大学生为了北京户口,一个月在体制内这么点钱,买什么房?
于是,就只能在原地呆着,不能动弹。任何机会都只能笑笑说算了。
那些买了房每天睁眼要还房贷的人,其实也是一样,无论有什么好机会,都只能笑笑,因为万一失败了呢?我不是房贷都还不了了……
说到那些没有户口的农民工和打工人,想到自己的孩子未来要回原籍高考,咬着牙也要买一套房子。
你看,教育一旦和房子绑定,刚需就来了。多少人为了学区房,可以大打出手。
写到这儿,黄渤演的《学爸》已经历历在目。
房价和教育绑在一起,必然开始上涨,一个房子有几个学区,能保几个孩子上学,那我贵点没问题吧?
这样一来,房价有了投资属性,炒房团就来了。
你出八万一平米,我出九万,什么,你竟然出十万,我出十一万!为了孩子,都值了!
几年前,我认识的一位编辑去做房地产销售,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卖一套别墅等于出版你一本百万级别畅销书。
我说,都一样,那转行干嘛?
他说,你们作家几百本书难出一本百万册,但我每天都可能卖出房子。
所以,当一个国家最好的大脑都在房地产领域时,这房价能不上去吗?
但换句话说,人才有限,还有其他什么领域可以更吸引人才呢?
毕竟,金钱流动的地方,就是人才流向的地方。
接着,银行也来了,杠杆也来了。
你会发现,当房子和医疗、户口、教育、家庭都绑定了,那房子还是家吗?不是,所以房子是什么?
是信仰。
为了信仰,没钱也要想办法。没钱可以,银行说,我借给你。
但借你,你肯定还是要还的,于是,这群本该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把未来三十年的收入拿来把自己锁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盒子里。
一个明天都迷茫的人,竟然要还未来三十年的固定房贷。
这真的让人觉得可笑。
那天有个人跟我说:“尚龙,我真感觉有一天,我什么都没了也没关系,因为至少还剩房贷。”
前些时间专家又说了,可以把房贷延长四十年。
为的还是拉动内需,提高GDP。
我一句话就能堵死他,你让老百姓从哪儿变钱给你多还十年?
教培行业废了,影视行业废了,房地产废了,互联网行业废了,创业环境一塌糊涂,难道都去考公务员吗?
去看看大学生的眼睛里,除了塔罗牌和算命,还有什么光?
人吧,你什么都不信,但你要相信周期,相信因果。
就跟许家印当年一样,嚣张完了后,总要还债。
但房地产也不能下来,因为如果房地产下来了,我们国家经济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政府疯狂地出政策的原因,但是这也是杯水车薪。
如果每个人都不买房,经济垮了,想让每个人都能买房,老百姓又没有钱了。
所以怎么办?
你们可能习惯看我的文章背后总有一个解释,但这次可能不行了,因为我也没办法,我们现在遇到的是百年难见的特殊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下,我们都是一粒沙。
时代的齿轮卷起来,你我都是韭菜。
但我还是不想给你传递负能量,因为根据周期理论,任何谷底后,都会有光明。
那句话请你记住:作为一个个体,你有选择不同生活的自由,你要多考虑自己到底要什么再去做决定。
我举个例子,我以这个故事结尾。
一个姐们,2018年卖掉了东四环的一套六十平米的房子,改租房了。
她离开北京时说,只要我不买房,全世界都是我的家。
我一开始还说她鸡汤,就在前几天,在我也准备贷款买房子抄底的时候,她回北京了,带我去她家吃饭,看到她搬到了国贸的一个两百多平米的公寓,一个月租金两万,过得很舒服。
她说了句话:我要是不卖我的房子,一辈子也没办法住这么好的公寓。
我摸了摸我该有的头发,说:大师,我悟了。原来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活在当下。
来源:李尚龙(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阿联,编辑:傻狍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在大城市,年轻人的第一笔贷款可能不是房贷,而是牙贷。对于那些刚...
-
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听过什么叫“水涌钵”。网上关于水涌钵的信息难觅踪迹,但是外国人却说,是你们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发明了水涌钵,而且还利用了物理上的驻波原理。说实话,...
-
果敢同盟军每夺取一地,就给老百姓发米、发油、讲政策,跟谁学的?
缅北明家刚被“连锅端”,我国公安机关立即公开通缉缅甸果敢自治区原主席白所成、魏怀仁等十名果敢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要头目。前不久,白所成等电诈头目还大放厥词... -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八月,京师,紫禁城。正是盛夏时节,酷热难耐,温度很高,天地好似一个大蒸笼,让人呼出去的是热气,吸进来的是热风,可谓是让人喘不过气了。这种季节...
-
向来勇猛的林彪,为何始终反对出兵朝鲜,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原本只是一场民族内战,可因为美国的缘故,硬生生将中国卷入了这场争端。这仗是非打不可了。毛主席一下子就想到了林彪,无论是从才能还是资历上来讲... -
搞外遇还“强强联合”副市长暧昧纪委书记!河北沧州一纪检干部婚内出轨
闻着臭吃着香,又到了臭豆腐飘香的季节。11月1日,一名女子手持身份证发布视频说:“本人顾敏琪,中共党员,江苏常州市级机关文职人员。现实名举报前夫张涛(中共党员,现任溧... -
前言多数人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都是从影视剧中得到了,这也是一种普遍情况,把戏剧当成了历史,实际的清朝并非如此。就拿乾隆皇帝来说,在电视剧里都给整成什么了?花花公子、...
-
世界那么大,犹太人为啥非要在巴勒斯坦建国呢?又为什么在美国这片土地崛起了?
世界那么大,犹太人为啥非要在巴勒斯坦建国呢?真相就在这里!在世界的尽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悠久而深刻的故事,它讲述着犹太人民的坚韧和憧憬。这是一个关于家园的故... -
滇军——中国最“奇葩”的部队,内战不赢外战无敌!曾以4万阻击24万美军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兵熊熊一个个,将熊熊一窝”,一支部队也大多会一直继承创始时的作风,在过程中辅以轻微的改善。然而在我国却有一支奇怪的队伍,在解放前打内战时从没有... -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时常能看见白银的身影。主角们在结账时,通常都潇洒地掏出几锭银子,然后抛下一句“不用找了!”就此转身离去。事实上,古代人用起银子来可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