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在打匈奴。虽说汉武帝给予了匈奴重创,尤其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遭到了汉朝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整个汉武帝期间,匈奴一直没有臣服。而在汉武帝晚年,由于他喜怒无常,猜忌太多,杀戮太多,因此也造成了汉朝对外战争的能力减弱,无论是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李广利天山之战、李陵浚稽山之战,以及后来李广利的燕然山之战,汉朝都是打了败仗。而且李陵和李广利在全军覆灭后,还投降了匈奴。
可以说,在汉武帝晚年,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汉朝打得相当难看。匈奴虽然每次都是惨胜,但他们好歹胜了,这让他们更加不服汉朝。
不过,汉宣帝上台以后,很快就把匈奴的问题比较彻底的地解决了,匈奴对汉朝表示臣服,从此匈奴和汉朝再也没有打过大仗。
(攻打匈奴的汉朝军队)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打了匈奴44年,都无法让匈奴臣服;而汉宣帝上位12年(从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60年),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匈奴的问题了呢?
我认为,汉宣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致命打击。
汉武帝早年和中年的时候,对匈奴的打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但是晚年打起来就很糟糕。糟糕的原因,主要是汉武帝的时候,国力耗损得太多,因此再也无法组织大型战役。同时,由于汉武帝朝中各种矛盾堆积,汉武帝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反而成为矛盾制造者,因此,为他打仗的大将,既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能力,同时也没有他们受到的支持,因而才会多次打败。以至于发生李陵、李广利投降匈奴这样可笑的事情。
既然连汉朝的大将都投降了,匈奴怎么可能服汉朝呢。
而汉宣帝不是这样。汉宣帝上台以后,先是韬光养晦,这样做,实际上也让汉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等到汉朝国力恢复,霍光也去世,汉宣帝自己能做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16万铁骑,分五路向匈奴发动进攻,这也是汉匈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汉宣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实现“首战即终战”“一击就成功”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打,才能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不把匈奴问题变成“久拖不愈的慢性病”。
同时,汉宣帝在打这场大战之前,还联络了乌孙国,两边夹击匈奴,免得出现汉武帝时期那样,一打就跑,打完又回来的不利局面。
应该说,汉宣帝这样做,是很成功的。这一场大战,基本上打垮了匈奴,造成了匈奴的分裂。
(昭君出塞)
二、分化瓦解。
汉宣帝除了对匈奴采用致命打击外,他还有着非常丰富而有效的手段,其中有个手段就是分化瓦解。
汉宣帝的分化瓦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匈奴外围,也就是对匈奴藩属国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是对匈奴内部的分化瓦解。
对匈奴外围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实际上就是恩威并施。对于北边那些亲近匈奴的国家,比如车师、龟兹等等,就给予打击,把他们打服。而对于南道的乌孙、康居、莎车等国,则采用拉拢的办法,并且着力解决他们内部的问题。比如莎车王的弟弟杀掉莎车王,投奔匈奴。汉朝就帮莎车王出气,扶持亲近汉朝的势力复国。
除了对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外,还有就是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经过汉宣帝神爵二年的大战以后,匈奴在衰败的同时,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于是,汉宣帝不再采用无差别打击的做法,而是拉拢南道的匈奴日逐王,帮助他复国,因而把匈奴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这是匈奴的一个重大的分化,这一分化在汉宣帝的操作下,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的“昭君出塞”时,汉朝和南匈奴的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
(西域现存的都护府建筑)
三、建府定疆。
汉宣帝比较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他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这个机构的设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汉武帝、汉昭帝也在西域设置了一些机构,但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才算是在西域落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有了这个机构,再加上分化了匈奴,控制了西域南道,打通了西域北道。相当于西域的这些地方,正式成为汉朝的地盘。而且这块地盘,还不是之前的藩属国那种意义,而是真正属于了汉朝的领土。
当汉朝拥有这一块领土,并且能够在这里长久驻军的时候,匈奴实际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对汉朝构成威胁了,匈奴的问题,也算是彻底解决了。
(参考资料:《汉书》等)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这个家族有着千年的历史,曾是王族。在沉默了几千年后,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整个中国。这个家族是吴越的钱家。曾...
- “景媚莺初啭,春残日更长。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唐代诗人宋若宪的《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描绘了唐代“五服远朝王”的盛大景象。唐代的都城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 西都亭是距唐县城八里的古老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七世纪是白狄鲜虞人的驻地,又作鲜虞邑。战国时期常受晋的侵扰,据【水经注】载,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筍吴率师...
-
圣经和现代人对传统以色列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等等,这些称谓常让人困惑。有不少会众问他们的区别在哪里。这里收编一些资料,简述如下:希...
-
触目惊心!美国涉犹法案,勾起了中国人那段不堪回首的回忆:官报全是XX和OO
当美国大学生的抗议活动正在星火燎原的时候,美帝再次展现了其统治力的强大,众议院于5月1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通过了一项犹太人保护法案。这件事再次刷新了我们... -
2024年1月7日,我来到牡丹江。这片土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镜泊湖。 比如,在去镜泊湖的路上,经过一个叫“东京”的地方,我禁不住叫了起来。这个东京与日本无关,但与打...
- 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文化史诗,深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思想变迁与审美流变。以下以关键历史节点为脉络,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01先秦时期:文明基...
-
1991年中美知识产权问题谈判,美国人称中国人是小偷,吴仪:我们在和强盗谈判
1991年,中美两国进行了第七轮关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的谈判。谈判前因为中方团长突然患病,刚刚出任外经贸副部长4个月的吴仪,临危受命,替补上场。可是,面对这位初次相识的人... - 作者:张锦裳(吴官正夫人) 来源: 作家天地文学苑老吴退出领导岗位后,我劝他写点回忆录,他一直不同意。因为许多事要谈到他本人,所以不愿写。正如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说的...
-
如果让我们自己介绍自己,你会怎么说呢?古人又会怎么说呢?是不是很好奇?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浮现出了很多诗词?一起来看看吧。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