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繁体

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在打匈奴。虽说汉武帝给予了匈奴重创,尤其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遭到了汉朝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整个汉武帝期间,匈奴一直没有臣服。而在汉武帝晚年,由于他喜怒无常,猜忌太多,杀戮太多,因此也造成了汉朝对外战争的能力减弱,无论是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李广利天山之战、李陵浚稽山之战,以及后来李广利的燕然山之战,汉朝都是打了败仗。而且李陵和李广利在全军覆灭后,还投降了匈奴。

可以说,在汉武帝晚年,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汉朝打得相当难看。匈奴虽然每次都是惨胜,但他们好歹胜了,这让他们更加不服汉朝。

不过,汉宣帝上台以后,很快就把匈奴的问题比较彻底的地解决了,匈奴对汉朝表示臣服,从此匈奴和汉朝再也没有打过大仗。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攻打匈奴的汉朝军队)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打了匈奴44年,都无法让匈奴臣服;而汉宣帝上位12年(从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60年),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匈奴的问题了呢?

我认为,汉宣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致命打击。

汉武帝早年和中年的时候,对匈奴的打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但是晚年打起来就很糟糕。糟糕的原因,主要是汉武帝的时候,国力耗损得太多,因此再也无法组织大型战役。同时,由于汉武帝朝中各种矛盾堆积,汉武帝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反而成为矛盾制造者,因此,为他打仗的大将,既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能力,同时也没有他们受到的支持,因而才会多次打败。以至于发生李陵、李广利投降匈奴这样可笑的事情。

既然连汉朝的大将都投降了,匈奴怎么可能服汉朝呢。

而汉宣帝不是这样。汉宣帝上台以后,先是韬光养晦,这样做,实际上也让汉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等到汉朝国力恢复,霍光也去世,汉宣帝自己能做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16万铁骑,分五路向匈奴发动进攻,这也是汉匈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汉宣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实现“首战即终战”“一击就成功”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打,才能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不把匈奴问题变成“久拖不愈的慢性病”。

同时,汉宣帝在打这场大战之前,还联络了乌孙国,两边夹击匈奴,免得出现汉武帝时期那样,一打就跑,打完又回来的不利局面。

应该说,汉宣帝这样做,是很成功的。这一场大战,基本上打垮了匈奴,造成了匈奴的分裂。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昭君出塞)

二、分化瓦解。

汉宣帝除了对匈奴采用致命打击外,他还有着非常丰富而有效的手段,其中有个手段就是分化瓦解。

汉宣帝的分化瓦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匈奴外围,也就是对匈奴藩属国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是对匈奴内部的分化瓦解。

对匈奴外围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实际上就是恩威并施。对于北边那些亲近匈奴的国家,比如车师、龟兹等等,就给予打击,把他们打服。而对于南道的乌孙、康居、莎车等国,则采用拉拢的办法,并且着力解决他们内部的问题。比如莎车王的弟弟杀掉莎车王,投奔匈奴。汉朝就帮莎车王出气,扶持亲近汉朝的势力复国。

除了对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外,还有就是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经过汉宣帝神爵二年的大战以后,匈奴在衰败的同时,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于是,汉宣帝不再采用无差别打击的做法,而是拉拢南道的匈奴日逐王,帮助他复国,因而把匈奴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这是匈奴的一个重大的分化,这一分化在汉宣帝的操作下,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的“昭君出塞”时,汉朝和南匈奴的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

汉武帝打了44年也没解决匈奴问题,为何汉宣帝用12年就解决了

(西域现存的都护府建筑)

三、建府定疆。

汉宣帝比较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他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这个机构的设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汉武帝、汉昭帝也在西域设置了一些机构,但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才算是在西域落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有了这个机构,再加上分化了匈奴,控制了西域南道,打通了西域北道。相当于西域的这些地方,正式成为汉朝的地盘。而且这块地盘,还不是之前的藩属国那种意义,而是真正属于了汉朝的领土。

当汉朝拥有这一块领土,并且能够在这里长久驻军的时候,匈奴实际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对汉朝构成威胁了,匈奴的问题,也算是彻底解决了。

(参考资料:《汉书》等)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得道高僧给女主播开光,倒贴320万!

    一个字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第45回的一段话,经典就是经典,果然一针见血。近日,一个僧人就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这句名著...
  • 马英九对钓鱼岛表态,日本坐不住了,岸田文雄盼中日首脑对话

    马英九对钓鱼岛表态,日本坐不住了,岸田文雄盼中日首脑对话

    2024年4月11日,前国民党领导马英九一行结束第二次访问大陆行程,返回岛内。大陆方面极尽地主之谊,给马英九这一次“访陆之行”安排顶格待遇。在这次访问大陆期间,马英九特别...
  • 金日成为何对彭德怀恨之入骨?

    据沈志华教授披露,在获悉彭德怀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被批判后,金日成曾致电中国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金日成对彭德怀...
  • 通古今之变 ——怎么看新中国的前三十年

    通古今之变 ——怎么看新中国的前三十年

    通古今之变 ——怎么看新中国的前三十年01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写《史记》,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司马迁有三句著名的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确实是伟...
  • 美媒深度报道比亚迪:它是如何成为特斯拉最大威胁的?

    美媒深度报道比亚迪:它是如何成为特斯拉最大威胁的?

    核心提示:1.第三季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仅落后特斯拉3456辆,年底将追平。2.比亚迪以电池起家,一开始模仿日本三洋和索尼的产品。3.在进军汽车行业伊始,王传福就决心自...
  •             三蹦子卖爆美国的真相

    三蹦子卖爆美国的真相

    文明的主人从来就不是群众。群众仅在毁灭文明时才能发挥作用。——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1.“卖爆美国”显然是夸大幸好我看过那个视频,不然就被新闻骗了。视频作者是一...
  • 美国侵略你?你想的美

    美国侵略你?你想的美

    一个国家,不在于土地多大,人口有多少,有多少个第一,创造了多少的GDP,更不在于那些宏大叙事。只要百姓富裕了,社会福利好了,就是一个好国家。菲律宾地处东南亚,是一个古...
  • 古人写字时,为何要从右往左写?

    众所周知,人的视觉是习惯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看的,所以写字的时候,也就更倾向于从左往右写。但是在古代,人们为什么要从右往左写?(文...
  • 文化到底是什么?怎么来的?有啥用?

    转自知乎,作者鲸落南北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信仰。人类的文化是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无数的个体或群体,面对周边一切存在及自身内心欲望,在精神世界中,在人类脑海里,为了更好...
  • 北京制造、极石汽车、魏桥集团,统称:乌合之众

    北京制造、极石汽车、魏桥集团,统称:乌合之众

    如今的汽车市场,在汽车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各大车企们不得不牺牲部分利润,选择“烧钱”来降价,以此来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份额。但是造车如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