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常在嘴边说的都是“周秦汉唐”盛世王朝,但却无意中忽略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隋朝。一提到隋朝,给很多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横征暴敛,对百姓太过于残酷,尤其是隋炀帝的昏君名声一直在史书中不绝于耳,所以这个朝代才只存在了38年便覆灭,成为我国典型的短命王朝。然而,如今我们再回眸这段历史,却发现隋朝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其诸多的政务改革对后世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成统一。杨广只有20岁时,就奉命统帅大军征伐南陈,一举灭掉陈国,完成了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虽然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知名的“短命”王朝,但恰恰是这两个短暂的王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两次大统一。一个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大动荡,一个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而隋朝在制度建设上做出的贡献也是其他王朝无法比拟的:推行“两制”。一个是三省六部制,杨坚最早建立,杨广进一步巩固完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构建起了相互制衡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被后世借鉴延用;另一个是科举制,杨坚搭建雏形,杨广设立进士科,利用考试来选拔人才,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此制一直延用到清代。
发展经济。杨广在位时,隋朝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洛阳官仓里的粮食储备多的达上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
开疆拓土。公元609年,杨广亲自征伐大败吐谷浑,乘胜追击到青海湖,将青海省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并借此打通了与西域交通的道路。随后又驾临张掖,举行了万国盛会,接受西域二十八国的朝见,大隋与西域自此能直接进行交通贸易,不必再受突厥的控制。
可以说隋王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从某种程度上讲盛唐的繁荣也是隋的延伸。隋朝除了诸多的丰功伟绩外,短暂的统治却也为后世留下4个雄伟建筑,现在仍然在使用中!
首先一直被我们引以为傲的唐长安城,其实并不是在唐朝时候修建的,而是在隋朝。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选在汉长安城。然而,汉长安城存在着不少缺点,作为汉朝都城已经历时七八百年,由于年代久远,城市不够对称,规模也不够庞大。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经历过洗劫、焚毁和重建,到了隋朝初年已经变得非常古老和破落。再加上汉长安城北临渭水,渭河不时改道,随时可能淹没京都。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隋高祖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执政两年的杨坚便决定另建新都,宣布诏令说道:“谋新去故,如农望秋,虽暂劬劳,其究安宅。”杨坚让当时最杰出的建筑学家宇文恺担任总设计师,新都城的位置选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以南的一片开阔平原上。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九个月时间就建成宫城和皇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王朝便迁至新都,因隋文帝早年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唐朝改名为“长安”)。
从隋朝建造大兴城开始,这座城市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城。它的规模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7倍,可以说为以后唐长安城的兴盛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杨广认为洛阳比长安更居于天下中心,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于是他下令营建东都洛阳。自公元605年3月起,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展开大规模建设,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迅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目的就是东西呼应。隋炀帝登基后考虑到大运河与东都洛阳的配合,能够更好地沟通南北,便迁都洛阳。自此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洛阳都是历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次在隋朝统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便举国之力修建了大运河。
公元605年至610年,杨广征调100多万百姓,疏通以前很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成了地跨如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全长2700多公里的隋代大运河,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当时和后世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隋代大运河
隋炀帝主持修建大运河虽然给当时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也有人抱怨其这样做只是满足自己下江南的私欲而修建的,但是就修建大运河的真正目的和结果来看,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至今都造福人民。正是由于隋炀帝的宏图大策,得以为后人留下如此珍贵的财富——隋唐大运河。
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隋唐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后代多以“隋朝开河,唐宋受益”之说。关于大运河的开凿,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它的赞美。晚唐诗人皮日休对其称赞更是到达了最高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唐人拿杨广和大禹来比,足以说明唐人对隋炀帝修运河的功绩肯定。
自古都是民以食为天,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在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而在古代粮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选择建在干燥的缓坡地上,还要濒临水运通道,以便大规模集中和转运储藏粮食。据《中国历史》介绍,在1969年人们发现了隋朝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含嘉仓,在其中一个窖里,就发现了北宋放进的50万斤谷子,颗粒完整,架构十分利于谷物的保存,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由此可知,大运河沿岸修建许多这种粮仓,可见当时隋朝的繁荣景象。
隋代洛口仓遗址
除了水上交通,隋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程,如今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驰道。虽然没有大运河闻名天下,但驰道在当时也带动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并对隋炀帝四周展开征讨,扩大隋朝版图做出不可磨灭贡献。据记载,公元607年,隋炀帝下令修筑从陕西榆林到北京的驰道,长达三千里。此举不仅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而且为后面收复高丽做准备,可见隋炀帝修建驰道的出发点是极好的。
纵观整个隋朝历史,这个朝代虽然只存在了38年,却留下4个雄伟建筑,有的现在仍然在使用中。从这4个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隋朝统治者的智慧,也能体会到隋朝统治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意。最后我们要说隋朝的存在时间虽很短,但其历史重要性不可忽视,是它结束了中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而隋炀帝开创的南北大运河,也是功在千秋的丰功伟业,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如此浩大的工程是历代君王无人敢做的,敢做此事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而隋炀帝杨广上面做的这些事,有些是毁誉参半。像建洛阳、修大运河这些大工程,虽说作用巨大,也造福了后世,但却苦了当时百姓。杨广干的太急,把百姓逼得太急,动辄役使百万民力,让百姓没有喘息的机会,民怨沸腾也在情理之中。
杨广形象口碑不佳,跟唐代修史大有关系。为了彰显代隋建唐的合理性,唐朝史书对杨广的错误是会放大传播的,对其贡献也不会多说。后代史家大多延用了唐代说法,杨广的形象肯定好不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京东诉阿里“二选一”案有了一审结果。根据“京东黑板报”发布《关于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案一审胜诉的声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
- 1959年7月2日至3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目的是分析形势,以便从“左”...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组织因其神秘性、影响力或深不可测的背景而令人瞩目。它们或许在幕后操纵着世界的某些重要事件,或许掌握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今天,我们将一...
- 英语中有个单词Fractional,其锚定的含义来自汉语。畸零,谓整数以外零馀之数。唐代元稹 《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人户输纳,元无畸零,蹙数所成,尽...
-
转自知乎,作者高天流云事实上,清代的实控面积为历代之最。秦代奠定了内地核心区域,但边疆尚未开拓,实控区域只在内地。汉代缺东北,缺西藏,缺台湾,缺蒙古高原。汉代强盛...
-
今日,无论是官方、民间,都称中国人为“中华民族”,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尽管近年来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猛然升温,一部分不明真相、对真实历史一知半解的人被某些自媒体带偏,对...
-
对于很多人而言,当今加密世界中最大的谜团不是比特币是如何运作的,而是谁是比特币的创造者。图片来源:stakelayer所有人都知道比特币创始人叫中本聪,但实际上中本聪仅仅只...
-
作者 | 燎原火起来曾是王澄澄的梦想,但这一天真到来时,她疑惑、恐慌并迅速注销账号,300多万粉丝也随之化为乌有。一同消失的,还有她面...
-
谈了很多内鬼间谍的事,但我们区分内鬼与间谍,不过有些内鬼,并非是安插的间谍,主要工作是窃密,他们做的事比间谍还险恶,而且破坏国家长远战略,其危害程度比间谍严重,这...
-
我们现代人对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都已经习以为常,在阅读各类以“中国”为背景的历史、思想、经济、文化等之类书籍的时候,也已经不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