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在全国各地设立的藩镇势力时有反叛发生,只因为各藩镇的最高长官——节度使们拥有“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dào,唐朝节度使军中所使用的军中大旗)”的权力,可以说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当然,他们对朝廷最大的威胁便是拥有极强的军事实力——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们手下的士兵几乎成了他们的私人雇佣武装。
根据历史记载,安禄山反叛之前同时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近二十万精锐部队,遥想当年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时也才几万人,安禄山此时的实力可见一斑。
实际上,在唐末黄巢起义之前,除了少部分藩镇(比如说河北地区的范阳、成德、魏博三镇)对朝政貌合神离之外,其它大部分都还是比较“听话”的,即便偶尔有几个“不听话”,最终也都被一一征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唐宪宗在位时期,朝廷曾连续攻灭了西川刘辟和淮南吴元济等藩镇的叛乱,一度大大地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然而好景不长,自唐僖宗调动全国藩镇兵力剿灭黄巢起义以后,唐朝便基本上失去了对大部分藩镇的控制,朱温、李茂贞、李克用、王建等藩镇节度使纷纷站上了历史的舞台。虽然朱温最终成功篡唐建立“后梁”,但有的节度使却并不承认“后梁”王朝的合法性——依旧奉唐朝为正朔,所以纷纷割据自立建国,这便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以中原五代政权更迭与南方十国割据并存为特征。形成源于唐末藩镇割据与黄巢起义的双重冲击。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藩镇拥兵自重,黄巢起义进一步摧毁了中央集权。907年,朱温(朱晃)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标志着五代十国的开始。至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十国终结,历时72年。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五代十国的历史。
首先要澄清一下的是,五代十国其实只是“五代”和“十国”的一个合称,因为两者的概念和持续的时间都存在差别。
其中“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以后,在中原地区依次建立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自公元906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为止,“五代”的历史一共持续了五十多年。
而“十国”指的是从唐末、五代到宋初,在中原以外地区建立的若干割据政权,他们的数量实际上远不止十个(这一点和五胡十六国中的“十六国”相似),但后世历史学家选取其中十个比较典型的政权(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作为代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十国”。一般来说,自公元902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开始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北汉为止,“十国”的历史一共持续了七十多年。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五代十国的名称和他们的开国君主。
五代后梁(907年—923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后唐(923年—936年):河东节度使李存勖后晋(936年—947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后汉(947年—950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后周(951年—960年):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十国前蜀(907年—925年):由西川节度使王建后蜀(934年—966年):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南吴(902年—937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南唐(937年—975年):南吴权臣李晟篡位吴越(909年—945年):镇海军节度使钱镠闽国(923年—936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南楚(907年—951年):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南汉(917年—971年):清海节度使刘隐南平(924年—963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北汉(951年—979年):河东节度使刘崇
虽然“五代”和“十国”的概念不同,但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说“十国”之中的吴越和闽国等国家,一直都奉中原王朝“五代”为正朔——换句话说,不管你们怎么改朝换代,我们都承认中原王朝是“老大”并定期朝贡,只要你们承认“小弟”的地位就行。
当然,“十国”之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他们希望和“五代”朝廷平起平坐,或者不承认中原王朝的改朝换代,交往都用国与国之间的礼仪,结果落了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蜀被后唐所攻灭。另外,“十国”之中还有一些膨胀分子,他们时刻不忘利用武力征讨周边国家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南唐攻灭了南楚和闽国。
我们都知道,“五代”的形成是因为中原王朝经历了五次改朝换代,其实“十国”中也存在改朝换代的现象,比如说南唐开国皇帝徐知诰(后改名为李昪)本是南吴的大臣,后来成功篡位建立南唐。另外,闽国的大臣朱文进也曾发动政变杀死闽国皇帝王延羲,然后被后晋朝廷册封为“闽国王”,只可惜朱文进很快被弑杀,闽国又得以复国。
总的来说,不管这些国家中间怎么折腾,后面还能活着的,最终都被赵匡胤建立的北宋所攻灭。公元960年,北宋取代后周建国以后,先后灭亡了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其中“北汉”这个“十国”之中唯一存在于北方的国家直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才被攻灭。当时,宋太宗还想乘胜收复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结果被辽国(契丹)击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前言1996年,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卢氏县委、县政府的一干人等,围绕着一座公墓静静伫立着。这座坟莹并不显眼,甚至曾经连墓碑也没有。直到这一天,这座公墓才真正刻上了名字—...
-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消化吸收、吐故纳新、融合统一的巨大洪流,她以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气魄消化了外来文化,融合了本域多民族文化,清理和改造了...
- 出处:《博客天下》2012年第1期,作者:白伟志、吴晨光2011年12月28日,葬礼他活着的时候,身边飘满了眼睛。有侦察机的眼睛、卫星的眼睛、针孔摄像机的眼睛,还有无数双特工的...
- 襁褓——指不满周岁孩提——指2~3岁髫(tiáo)年——指女孩7岁。垂髫(tiáo):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
-
汉宣帝时,有个叫桓宽的人写了本书叫《盐铁论》。这本书是根据汉昭帝时的一场关于国家盐铁政策的辩论会记录改编的。桓宽在整理那些记录的时候,不仅忠实地保留了当时的辩论内...
-
011898年6月9日,北京各国事务衙门,大清(李鸿章)和大英(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条约,1898年7月1日起,大清将要把广东省新安县(今广...
- 汉、唐、宋、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反思——基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内容解构引言钱穆核心论断:中国传统政治绝非简单的"专制黑暗",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复杂体系...
-
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以下是从3万多条成语中整理出的三...
- 垃圾就该在垃圾堆里古人垃圾分类靠大家,健康生活你我他。要是垃圾不分类,违规罚款50+。2019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垃圾分类的相关法规,把上海设为第一个试点城市。从那以后...
-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知县大人的身影,似乎知县大人负责全县的所有问题。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除了知县大人,全县还有很多官员,但加在一起,有品级的官员不超过10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