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独立始末及蒋经国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外蒙古独立细节的回忆

繁体

01外蒙古首次宣布“独立”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逐渐瓦解,在俄国驻库伦(现乌兰巴托)领事的策动下,杭达多尔济等主张蒙古独立的蒙古人认为时机成熟。11月30日,俄、蒙军队包围清政府驻库伦的库伦办事大臣衙门,解除清军武装,并将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12月,杭达多尔济等王公喇嘛在库伦宣布独立,拥立外蒙古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皇帝,建立“大蒙古国”政府。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登基,自称“日光皇帝”,年号“共戴”。但此独立未被当时清朝政府和后继的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外蒙古宣布“独立”后,库伦蒙军5千余人西侵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外蒙古各旗札萨克未加抵抗,乌里雅苏台将军被押解出境,只有科布多拒不独立。1912年,外蒙古、俄国联军攻陷科布多城,前清守军仅300余人。民国驻疆汉军都督府曾东援,因被阻击而未成。苦战数月,力不支,城破,科布多全境陷落。城中除蒙古人以外所有平民都被杀,末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溥钅闰及驻防清军七百余人被蒙古军押解出境。中国军队虽丢失了科布多,但夺回了阿勒泰地区。1915年当地局势缓和,科布多并入外蒙,1919年阿勒泰并入新疆。

沙俄在导演了外蒙“独立”之后,又将黑手深进了内蒙地区,唆使哲布尊丹巴以“蒙古君主”的名义打电报和写信给黑龙江呼伦贝尔地区的王公,煽动他们率众叛乱,脱离中国。1912年初,额鲁特旗总管胜福等人,调集附近各旗蒙兵一千人,以“大清帝国义军”的名义发动叛乱。1月15日,叛乱武装在俄军暗助下,进入呼伦(今内蒙海拉尔市)城内,占领官署,逼迫政府官员交出行政权和撤出当地驻军,后宣告“独立”,并成立了伪“自治政府”。哲布尊丹巴授胜福以“参赞大臣”头衔,作为伪“大蒙古国”驻呼伦的“总督”。

为了扩大地盘,外蒙古又在沙俄的支持下出兵进攻内蒙古地区。1912年底,叛军窜入内蒙,气焰极为嚣张,在很短时间内,先后侵占了昭乌达盟北部和多伦、张家口以北及阴山北麓广大地区。沙俄指使叛军入侵和大肆骚扰内蒙的严重罪行,激起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义愤。北京政府在国内舆论的谴责下,命参谋部、陆军部统一指挥热河、察哈尔、山西、绥远等地的驻军进行反击。到1913年底,窜犯内蒙的叛军被击败,外蒙叛军陆续向库伦败退,沙俄妄图控制整个蒙古地区的图谋以失败告终。

02外蒙改为“自治”

1912年11月3日,俄国与外蒙签订《俄蒙协约》,以支持蒙古自治换取在外蒙享有排他性商业地位,对中国在外蒙主权只字未提,引起中国不满。1913年9月18日俄国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达成《中俄声明文件》,其内容对华更为不利。中国让步,不在外蒙驻兵、殖民、设官,承认外蒙自治,承认《俄蒙协约》及其专条,换回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的宗主权,基于宗主权而衍生出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蒙权力已由主权沦为宗主权。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图签定《中俄蒙协约(恰克图协约)》,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与共戴年号”。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自治”,但实际上为沙俄所控制。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外蒙傀儡集团失去了靠山。居住在外贝加尔地区的俄罗斯布里亚特族商人、富农、官吏及军官大量逃往外蒙避难,使哲布尊丹巴活佛产生了对“赤俄”的恐惧之心。1919年11月7日,由于俄国白军与红军均陷入苏俄内战而无暇顾及外蒙,因此蒙古的亲俄势力也逐渐转弱。再加上俄国利用俄蒙协约剥削外蒙古,使外蒙王公平民遭受损失,更激起外蒙的怨恨,转而倾向于中国。到1919年6月,觊觎蒙古的白俄势力再度蠢蠢欲动,试图武力进犯外蒙,哲布尊丹巴及库伦当局大为恐慌,向北京政府要求派大军入蒙、加以保护。

1919年4月,北洋政府令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率兵进入外蒙。在武力的压力之下,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北京政府则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西北边防军)在库伦、科布多等地驻防,并派兵收复唐努乌梁海。孙中山得知后赞扬徐树铮:“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傅介子、陈汤,公论自不可没!”1920年1月,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也要求撤销“特别区域”,废除与沙俄政府订立的“协定”与各种“合同”,呼伦贝尔地区也重回中国怀抱。但徐树铮在外蒙古期间,不顾其传统习俗,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致使外蒙古上层集团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更加不满。但徐树铮在外蒙古期间,不顾其传统习俗,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致使外蒙古上层集团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更加不满。

03外蒙古第二次“独立”

1920年7月,爆发直皖战争,徐树铮率军返回内地,战败,旋遭通缉,逃入日本使馆。库伦仅留守部分兵力。1921年2月11日,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白俄男爵恩琴的“亚洲骑兵师”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攻入库伦 。中国驻军撤离库伦,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针对外蒙的事态,中国北洋政府任命张作霖为蒙疆经略使,但当时处于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夕,张作霖意在关内争夺地盘,无意到外蒙与恩琴作战,其他各派军阀无暇分身,只得坐视外蒙地区的军事冲突。

1921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为寻求共产国际帮助建立独立蒙古国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 3月13日,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在俄国境内的特洛伊茨科萨夫斯克成立。3月18日,蒙古人民党军队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攻占买卖城,击败了当地守军;同时蒙古义勇军击退了科布多的北洋军队,临时政府迁至科布多。随后苏联红军于于5月25日以派兵剿灭恩琴为名侵入蒙古,7月6日开入库伦,恩琴被俘。1921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并与苏联在1922年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苏联还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策划成立了唐努图瓦共和国,将此地区从外蒙古划出。对此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24年11月26日,在苏联与第三国际支持与行动下,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允许苏联驻军 。但中国及英、美等当时主要国家政府皆未承认。虽然此后1924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仍视外蒙为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但因北伐战争的爆发,谈判不了了之。

在清朝灭亡后的军阀混战期间,外蒙古趁中国内战混乱,不断侵夺内蒙边缘地区(或者说内蒙大量牧民自愿并入外蒙),达里岗爱突出部20年代中即被蒙古夺占,蒙古和内地的“实际控制线”已经南移,与地图上标注的省界已经完全不同。

1939年,苏联、外蒙古联军与日本、满洲国的军队因“蒙满边境”问题爆发诺门罕战役,之后因欧洲战事而停战。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并发表联合声明称:“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此,当时的中华民国国力衰弱,外交部只能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同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

1944年,苏联趁中国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宣布将唐努图瓦共和国并入苏联。而在抗战期间,内蒙古的蒙古王公德王试图使内蒙古也独立,还建立了实际上受日本人控制的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04国共两党的承认,最终独立

由于国民政府在二战后期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的惨败表现, 美国丧失了依靠其来反攻日本的希望,转而寄希望于苏联。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华民国的情况下,于1945年2月11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其中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须予维持。斯大林对来谈判的蒋经国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这也是他坚决要求外蒙古独立的原因。

和斯大林沟通蒙古问题细节(蒋经国回忆)

蒋经国对1945年夏随宋子文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过程中涉及外蒙古独立问题的回忆:

1945年2月,美国因为要苏联参战,提早结束对日战争,罗斯福总统与斯大林签订了《雅尔塔协定》。我们当时为着要打退压境的强敌——日本,只好委曲求全,根据《雅尔塔协定》,和苏联政府谈判,签订了中苏条约。 

1945年,美国还没有把《雅尔塔协定》公布以前,我们政府已经派员到莫斯科去进行中苏谈判,我也参加。这次的交涉,是由当时的行政院长宋子文先生领导的。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

我们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见面。起初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是到了正式谈判开始的时候,他狰狞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向宋院长面前一掷,态度傲慢,举止下流,随后说:“你看过这个东西没有?”宋院长一看,知道是《雅尔塔协定》,回答说:“我只知道大概的内容。”斯大林又强调说:“你谈问题,是可以的,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我们既然来到莫斯科,就只好忍耐着和他们谈判了。

谈判中间,有两点双方争执非常剧烈:

第一、根据《雅尔塔协定》有所谓“租借”两个字眼。父亲(指蒋介石)给我们指示:“不能用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帝国主义侵略他人的一贯用语。”

第二、我们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逐步讨论,但是必须顾及到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后来,斯大林同意不用“租借”两字,对于中东铁路、旅顺、大连这些问题,也肯让步;但关于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实际就是苏联吞并外蒙古的问题,他坚持决不退让。这就是谈判中的症结所在。谈判既没有结果,而当时我们内外的环境又非常险恶。这时,父亲打电报给我们,不要我们正式同斯大林谈判,要我以私人资格去看斯大林,转告他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外蒙古独立的道理。

当见到斯大林时,他问我:“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它‘独立’?”我说:“你应当谅解,我们中国几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坚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我说完了之后,斯大林就接着说:“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华美晚报》号外刊登的国民党承认外蒙古独立的文章

他当时态度非常倨傲,我也就开门见山地问他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地方虽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没有什么出产。”他干脆地说:“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他并把地图拿出来,指着说:“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我又对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在军事上有所忧虑,你如果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打败之后,他不会再起来,他再也不会有力量占领外蒙古,作为侵略苏联的根据地。你所顾虑从外蒙古进攻苏联的,日本以外,只有一个中国,但中国和你订立‘友好条约’,你说25年,我们再加5年,则30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即使中国要想攻击你们,也还没有这个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斯大林立刻批评我的话说:“你这话说得不对。第一,你说日本打败后,就不会再来占领外蒙古打俄国,一时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败了,日本这个民族还是要起来的。”我就追问他说:“为什么呢?”他答道:“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唯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尤其是像日本这个民族,更不会消灭。”我又问他:“德国投降了,你占领了一部分,是不是德国还会起来?”他说:“当然也要起来的。”我又接着说:“日本即使会起来,也不会这样快,这几年的时间你可以不必防备日本。”他说:“快也好,慢也好,终究还是会起来的,倘使将日本交由美国人管理,5年以后就会起来。”我说:“给美国人管,5年就会起来,倘使给你来管,又怎样的呢?”他说:“我来管,最多也不过多管5年。”后来他不耐烦了,直接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1955年,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中国代表蒋廷黻(左)与法国代表赫夫·阿尔方德交谈,这次大会上,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蒋介石坚决投出了反对票。

谈话一直继续下去,斯大林又很正经地向我说:“我不把你当做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这的确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们,还是害怕我们强大起来,因此,只顾目的,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来压迫、分化和离间我们。 

接下去,他又说:“你说,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占领外蒙古来打俄国,但是,不能说就没有‘第三个力量’出来这样做。”

这个力量是谁?他先故意不说。我就反问他:“是不是美国?”他回答说:“当然!”我心里暗想,美国人订下了《雅尔塔协定》,给他这许多便宜和好处,而在斯大林眼中,还忘不了美国是他的敌人! 

最后,经过许多次的谈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终于签订了。不过,父亲当时对于签订这个条约,有个原则上的指示:“外蒙古允许‘独立’,但一定要注明,必要经过公民投票,并且要根据三民主义的原则来投票。”这原则,斯大林总算是同意了。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外蒙古的版图

我还记得,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苏方代表又节外生枝。他的外交部远东司的主管同我商量,要求在条约上附一张地图,并在旅顺港沿海一带区域,画了一条黑线,大概离港口有20海里的距离,在这线内,要归旅顺港管辖。照国际法的观点,公海范围是有一定的规定,就是离开陆地有一定的距离,俄方此一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这一问题,争执了半天,从下午四点半到晚上两点钟,还没有解决。我很不耐烦地说:“你要画线,你画你的,我是不能画的。”他说:“不画这个线,条约就订不成!”我说:“订不成,我不能负责,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他说:“我是有根据的。”我说:“你有什么根据?”他拿出一张地图,就是沙皇时代俄国租借旅顺的旧图,在这张地图的上面是画了一条黑线的,并且指着说:“根据这张图,所以我要画这一条线。”

 蒋经国对赴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回忆

我觉得非常滑稽,因此讥讽他们说:“这是你们沙皇时代的东西,你们不是早已宣布,把沙皇时代所有一切条约都废止了吗?一切权利都全部放弃了吗?你现在还要拿出这个古董来,不是等于还承认为你们所打倒的沙皇政府吗?”他有点着急说:“你不能侮辱我们的苏联政府!”我说:“你为什么要根据这个东西来谈判呢?不是等于告诉全世界说:你们还是同沙皇政府一样吗?”他说:“你不要吵闹,你的火气太大。”我说:“你要订约可以,但无论如何这一条线是不能画下的!”

经过一番力争之后,这一张地图,虽附上去了,可是那一条线始终没有画出。由这件事看来,我们完全了解,斯大林原来就是沙皇的再世。

1945年8月8日,苏联在和中国谈判成功之前,对日本宣战。一百五十万苏军在蒙古集结后进攻中国东北、朝鲜等地的日本关东军。其间外蒙古提供后勤并派军队参加了苏军对日军在内蒙古的作战。随着日本投降和苏、蒙联军的参战进军伪蒙疆政府也垮台,内蒙古很快被中国共产党控制,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自治理论领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8月14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做出妥协。与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开始举行公民投票,共有487409人参加,登记选民投票率98.4%,投票结果显示,参加的公民都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47年6月5日,外蒙古军队攻击驻守在北塔山的中国军队,企图染指阿勒泰地区,中蒙两国军队发生激烈冲突,外蒙军被击退,即“北塔山事件”,新疆北部地区得以保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同苏联大使米高扬会谈时,毛泽东主动问米高扬苏联“如何看待内外蒙古的合并”,并提出为何苏联不支持合并,他认为“内外蒙古可以合并加入中国”,“外蒙古脱离中国是因为国民党统治中国,现在政权在共产党手中,可以加入中国”。但被斯大林断然拒绝。

1949年10月16日新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决定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开始与中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毛泽东趁机再次提出外蒙古回归中国问题,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拒绝。中国失去了最后一次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国。他们立即行动,与中国交换地图,正式划定了边界。

而逃到台湾的国民政府则以苏联背约支持共产党为名,宣布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出版的中国地图上又将外蒙绘入 但这也只能算作“地图开疆”,因为大错业已铸成,已经无事于补了。

1955年,占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台湾当局否決蒙古加入联合国。但到了1961年时,苏联与非洲达成一揽子协议:苏联集团支持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而非洲集团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但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如此会导致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受阻,激怒非洲国家,导致他们支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于是施压给蒋介石政府不得否决蒙古入联合国。几经外交上的交涉,最终蒋介石同意不否决蒙古入联合国,而美国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为回报,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坚决支持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并承诺无论任何时候美国将有效地防止中共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使用否决权。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蒙古入会案,蒋介石当局未参加投票(不作为等同弃权)。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案,接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蒋介石在蒙古入联问题上再次放水,完成了蒙古国成为独立国家的最后一道手续。

2002年后台湾当局与蒙古国互设大使馆级代表处。2012年5月21日,台湾伪行政院的大陆委员会发新闻稿表示:“民国35年我国宪法制定公布时,蒙古(俗称外蒙古)独立已为我政府所承认,因此,当时蒙古已非我国宪法第4条所称的‘固有之疆域’。”不再坚持外蒙古为中华民国领土……

来源:天下方舆《蒋经国自述》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