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98年6月9日,北京各国事务衙门,大清(李鸿章)和大英(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根据条约,1898年7月1日起,大清将要把广东省新安县(今广东深圳)自深圳河以南、九龙司地方街以北的土地全部“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完全接受大英帝国的统治,成为英属香港的一部分。(见上图黄色部)
条约是签了,但英国人却并不急于接管这片土地。因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就屡屡同广东本地绅民发生冲突,英国人见识了本地民风的彪悍,知道乡土观念重、宗族纽带强大的广东人并不好统治。因此,这次英国人非常慎重,决定先充分调查和研究后,再进行接管。
对新界调查的任务分派给了港英政府的二把手——港督府的辅政司骆克(James Stewart Lockhart)。此人是个“中国通”,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对中国文化也颇有研究,甚至熟读儒家经典,以“儒学者”自居。为了给新界居民营造出一个“英国将实行仁政”的假象,所到之处,一不扰民,二不要地方接待,甚至还主动对穷苦百姓捐赠财物。效果不错——除了少数几个村落坚决抵制,其余村落都被假象迷惑了,对骆克的到来至少没有抵触情绪。
中英双方在深圳河树立界碑,红圈内为骆克
紧接着,港英政府就开始紧锣密鼓进行全面接管新界的准备工作了。
02
1899年1月21日,25名香港警察在150名驻港英军保护下,来到新界的大埔墟,搭起竹棚,挂出“大英帝国香港新界警察署”的牌子,升起了“米字旗”。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上千百姓,要求降下米字旗,拆掉竹棚。
英国人岂肯就范?排成作战队形,100多支枪口对准了手持大刀、钢叉的百姓。双方陷入了对峙。听闻大埔墟出事,卜力马上派出200多名士兵,带着两挺机关枪,全副武装,迅速增援。而赶来增援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拿着各类冷兵器,有的甚至拿着农具当武器,只有少数人拿着土铳。
实力如此悬殊,最终新界乡绅为了避免无谓牺牲,招呼乡亲撤出了现场。
危机暂时解除,但更大的反抗活动却在酝酿中。
03
去年骆克到新界搞调查的时候,新界的屏山、锦田等村子就拒绝让骆克进村,甚至用石头扔骆克。
这些村子居住的是当地历史最悠久、最有声望的邓氏家族。
北宋时从江西迁入。八百年间,子孙一直扩散到了东莞县、惠州府一带,成为了新安县赫赫有名的豪绅。
香港新界锦田邓氏宗祠
邓氏家族为什么抵触呢?
一来,邓氏在新界拥有大量的田产。他们听说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之后,所有土地都被英国人无偿征收,因此深怕“鬼佬”一来,自己的田产也被抢走;
二来,他们听说香港实行英国法律,没有祠堂,也不允许纳妾,甚至只能过圣诞节而不能过大年。不让纳妾还好说,但不让进祠堂祭祖烧香,这等于要他们的命。
从这次冲突中,邓氏家族看到英国人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乡民绝不是对手。因此他们一边联络各地的邓氏子孙,一边筹款购买武器,训练乡勇。准备和英国人大打一场,绝不让“米字旗”在新界升起!
04
到了3月中旬,香港方面传来消息:港督卜力打算在4月17日正式在大埔墟举行“升旗仪式”,也就是说,英国人将在这天正式全面接管新界。时间很紧迫了,锦田邓氏家族的领头人邓仪石决定,马上召集乡绅代表,组成抗英公会。
但除了邓氏家族代表坚定表态抗英,其余代表大都态度冷淡。他们的理由是:朝廷都不要咱们了,没必要上赶着当大清人。再说英国人装备什么水平,在大埔墟咱都看到了,就咱这土枪土炮跟英国人干,不是以卵击石么?
邓仪石深怕抗英力量不够,又赶紧派人去东莞县雁田村找他的同宗兄弟——邓辅良,请他前来帮忙。邓辅良是武进士出身,骁勇彪悍,早就对朝廷把土地拱手让给洋人的行为十分愤恨。
接到求援信,马上召集乡勇,收拾武器,准备干粮,迅速出发了。
抗英的新界乡勇
按照邓仪石的计划,4月17日大埔墟举行升旗仪式时发起袭击,一举歼灭港府的头头脑脑。可他没想到的是,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整个计划,让这场抗英之战提前爆发了......
05
4月14日,港英政府在大埔墟设置的新界警察署为了筹备升旗仪式,搭建了临时礼棚和观礼台。大埔百姓看到后怒不可遏,夜幕降临后,一把火把礼棚和观礼台烧了个精光。
英国人马上对放火的乡民开火射击,乡民也拿着土铳还击。邓仪石得到消息,当机立断,派出屏山、锦田的乡勇前往增援,并派人在大埔头山东麓挖掘堑壕、设置拒马,断绝香港到大埔的唯一道路。
4月15日清晨,港督卜力收到消息,鉴于香港通往大埔的道路已被截断,下令由骆克率500英军登上军舰,绕过西贡半岛,从海上进攻大埔。
4月16日上午,英军舰队到达大埔墟东面的吐露港,立即炮轰击乡勇阵地,同时步兵强行登陆。邓仪石指挥乡勇们用落后的武器坚持到中午时分,终于顶不住,被迫向锦田方向撤退。
下午2点多,骆克带领英军进入大埔墟,举行了简单的升旗仪式,随即下令向北追击,发誓要把这些反抗者铲除干净。
英国人拍摄的新界大埔墟升旗仪式
06
4月17日早上,英军追击到了大埔墟以北的林村。邓仪石率2500名乡勇,已设下埋伏。
英军先头部队被打得人仰马翻。但是军大部队陆续到达,用机关枪和轻型野战炮,给乡勇造成了很大的伤亡。邓仪石果断向后撤退。英军穷追不舍,当天深夜,追击到了石头围,人困马乏,只得扎营休息。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醒来,石头围已经聚集了不下5000名乡勇。
原来,邓辅良率领3000名雁田乡勇跑来和邓仪石的队伍会合。石头围距离锦田的中心——吉庆围很近,必须在这里给予英军较大打击,才能保证吉庆围的安全。
英军一看这架势,知道情况不妙,想赶紧突围,没想到领头的军官刚冲出石头围就被火铳一枪撂倒,身负重伤。
英军群龙无首,只得守在石头围的围墙里,靠着火力优势抵挡乡勇的攻击。骆克在大埔墟听说后,立刻下令停泊在吐露港的英国军舰向石头围进行远程火力打击。
新界六日抗英战场示意图
武器落后的乡勇再次伤亡惨重,坚持到下午时分,邓仪石下令全队撤往吉庆围,准备依托吉庆围的防御工事做最后的抵抗。
吉庆围是邓氏先祖最早在锦田定居的地方。从康熙年间起,邓氏家族在村子四周建起了6米多高、3米多厚的围墙,挖了十多米宽的护城河。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出入口,装有坚固的连环铁闸门。围墙上还有许多射击孔。如果是一般的土匪海盗,还真拿这样的围子没有办法。只可惜,面对装备最先进的英军,古老的围墙和铁门已经难以抵挡了。
19日,战至下午时分,邓仪石和邓辅良在族人掩护下逃出吉庆围,一路狂奔到了深圳河以北。英军大肆搜捕乡勇,还连环铁闸门给卸了,作为战利品运回了香港。
吉庆围村口的连环铁闸门,该门于1925年被港英政府归还给邓氏家族
07
新界反抗失败,骆克又萌生了更大的野心——
5月16日傍晚时分,大批英军突然越过深圳河,侵入深圳墟。此地本来有1000多驻防清军,但面对气势汹汹的英军,居然一枪都没敢放,直接缴械投降了。
英军继续北进,企图侵占更多的土地。饶是大清国再软弱无能,此时也无法忍受了。
李鸿章当即照会窦纳乐,质问英国为何不守条约?
窦纳乐反咬一口:新界的抗英运动是两广总督谭锺麟在背后指示的,而且有穿号衣的清军混入乡勇中参战,因此是大清违约在先。
李鸿章反驳道:谭总督几次给新界民众发去告示,告知英国即将接受的事情,要求乡民各守本分,不得作乱。你们说谭总督暗中指示民众抗英,证据何在?
其实窦纳乐心里都清楚,谭锺麟确实跟此事无关,但坚决拒绝撤兵。经过几番较量,英国开出了撤兵条件——罢免谭锺麟,同时赔偿英国军费15万银元,向英国赔礼道歉。面对如此无理蛮横的要求,清政府终于表现出了空前的强硬态度,坚决不接受。不过,也只是不接受英国人的无理要求,出兵反击收复深圳,那是打死也不敢的。
敢跟鬼佬干的,还得是广东百姓。
08
英军占领深圳后,跑回雁田老家的邓辅良马上召集乡民,再次组织起抗英义勇三千多人,跑到深圳墟北面的布吉和沙头角扎营,同一千多英军对峙。
经过新界之战,邓辅良深知英军火力凶猛,因此他没有和英军刚正面,而是组织小股敢死队,趁夜色不断袭扰英军营地,击杀英军哨兵。就这样,从5月耗到10月,英军伤亡者不断增加,军事行动花费的成本也是日甚一日。
终于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侵占深圳的合理性。经过评估,英国政府认为,这一地区人口众多,且民众反抗意识强烈,英国想长期占领,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最终,11月13日,英军撤过深圳河。
09
新界的这场抗英运动,就军事上来说,给英国造成的损失非常有限。
据英方统计,只有2名英国军官受伤,另有30多名印度和华人士兵伤亡。而中国乡勇阵亡高达500多人,受伤上千人。
但从政治上说,这是一场收益很大的战斗——鉴于新界乡民的激烈抗争,港英政府不得不搞起了“一港两制”,即在香港和九龙实行英国法律,在新界实行《大清律》,保留新界乡绅的土地所有权,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祠堂,祭祖,纳妾,一切照旧。同时,还吸纳了大量乡绅加入新界的管理机构,实行“英华共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和九龙是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殖民地”,一切都是英国人说了算,而新界只能算“半殖民地”,中国人说话依然很有分量。
1925年港督司徒拔向吉庆围交还铁门
深圳的抗英运动则意义更大——让深圳避免成为第二个新界。
PS:老王2017年去香港旅游时,住的酒店就在港岛的“骆克道”上。这条以骆克命名的道路紧邻维多利亚湾,酒吧众多,非常繁华。而1899年抗英牺牲的新界乡勇们的义冢却鲜有人知道。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香港史》、《被遗忘的六日战争》、《香港6000年:远古-1997》、《骆克与香港新界》
来源:汉周读书,历史老师王汉周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特朗普上任已一月有余,埃隆·马斯克和他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了急风骤雨般的整肃。马斯克上任首日便裁撤了联邦人事管理局下属的“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
-
怀念我的父亲刘志丹刘力贞1936年4月,我父亲刘志丹在东征前线牺牲。我对他的怀念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所减弱,相反随着我自己斗争经历的增长,我对他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了。...
- 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这是叔父最后一次寄给家人相片时的附...
- 特朗普刚批评泽连斯基是罪魁祸首,晚上就被乌军炸了宝贝石油管道特朗普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挑起”了血腥冲突,并敦促乌克兰立刻进行总统大选。结果,乌军晚上就把美国有...
-
谈主义伤钱,谈交易要筹码,川普虚假的底牌:乌克兰不大选就亡国
俄美双边会谈刚结束,川普就开始公开对泽连斯基破口大骂。泽连斯基居然还敢顶嘴,于是川普就亮了底牌:俄美正式签署乌克兰停战协议之前,乌克兰必须重新大选,否则乌克兰将不... -
你在上面看到的是昨天特朗普在海湖山庄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的场景。有记者问:美国为何要抛弃乌克兰?特朗普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泽连斯基,怒斥是他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从...
-
1979年2月17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
46年前,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社论,决心彻底打掉越方的嚣张气焰,护我领土安危,佑我华夏威严。是可忍,孰不可忍——... -
1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泽连斯基从天降圣人沦为美国弃子,才看出从前那些溢美之词有多廉价。这也难怪,炮制和引导舆论风向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经被特朗普和马斯克关停...
-
当地时间2月19日,特朗普再次用“喜剧演员”称呼泽连斯基。他表示泽连斯基操控了拜登政府,导致了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泽连斯基做得太差了。”泽连斯基:美方要求乌克兰交出50...
- 壹罗斯柴尔德家族堪称世界金钱市场的主宰者,其影响力几乎渗透至其他所有领域。实际上,他们拥有以整个南意大利地区财政收入作为抵押的资产,欧洲各国的君主与政府官员皆对其...
- 邓小平早期隐蔽斗争经历,主要集中于1927年7月至1929年8月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期间。这一时期,作为中央秘书、秘书长,他不仅参与和领导秘密工作,还亲力亲为地执行过许多具...
-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方向是由原始荒蛮向文明开化不断进步的上升曲线,不存在明显的下滑,所以对于很多时间间隔久远又难以理解的上古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
-
云南有一个叫刘军的小伙,从16岁开始因盗窃、抢劫入狱。最短刑期半年,最长刑期6年。先后入狱6次,共坐了13年的牢。更离谱的是,每次他被抓的时候都非常高兴:“在我心里...
-
转自凤凰网几案尤物与文字之祥:宋代文人与砚文/钱建状厦门大学中文系钱建状教授摘 要:与唐五代文人相比,宋代文人赏砚、品砚,人数更多...
-
洛克菲勒,亿万富翁的传奇,实际上是美国资本主义黑暗面的缩影。他踩着竞争对手的尸骨,以卑劣手段构筑石油帝国,尽显金钱与权力的勾结。洛克菲勒是美国最著名的资本家之一,...
-
内蒙古“警察杀妻案”,起初不予立案;关键证据出现后,一审死刑
2023年7月20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支队长马东平因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而死者,正是其妻子赵红。对于自己的不测,赵红早有察觉,但依旧... - 劁(qiao)劁匠□王绍诚“劁(qiao)劁匠”,即骟匠;就是专司骟割猪仔、鸡仔,使其长肥增重的匠人。农耕时代,“劁劁匠”是一个受人尊重的...
-
袁术巅峰时期十员猛将:孙策只是其中之一,看看其他九人都是谁?
转自古代史也挺有趣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开始,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但就在这乱世中,居然有一人不顾天下人反对,毅然僭越称帝... -
圣经和现代人对传统以色列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等等,这些称谓常让人困惑。有不少会众问他们的区别在哪里。这里收编一些资料,简述如下:希...
-
1959年,中国的好邻居,苏联的领袖赫鲁晓夫跑到美国去,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达着这样一个诉求。就是不能让他旁边的“兔子”造出原子弹,不然他们就失去了威吓兔子的能力了...
- 2004年,聂荣臻之女聂力带小外孙去看望薄一波:快给太爷磕头“当年,父亲聂荣臻去世后不久,薄一波叔叔充满深情地亲笔为他题写了两句话‘功略铭天地风范照日月’”薄一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