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余光中先生用一曲《乡愁》,道出了游子的心声。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一枚邮票,把游子的思念寄向远方。而在古诗词中,乡愁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之一。
像李白这么洒脱的人,思念故乡时也感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戍边的范仲淹,在边塞想起故乡,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还有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无不诉说着浓浓的乡愁,而贺知章的经典七绝《回乡偶书》也写的是乡愁: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一首年年入选小学课本的七绝,知名程度不用多说。但很多人不知道,《回乡偶书》其实是一组诗,一共有两首,合在一起为全名是《回乡偶书二首》。当年小学课本只收录了一半,也就是第一首。其实这首诗的另一半也写得很好,因为它道出了贺知章在故乡居住的感受。且看: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在中进士前就已经离开家乡,这次回乡定居时已年过80岁了。前一首可以当成是刚进村时的情形,而这一首诗写的是他进村后,甚至住了一段时间后的感受。诗中透着一股淡淡的、令人无奈的伤感。
“近来人事半消磨”,本来带着满满的乡愁回家,而且还是得了皇帝的赏赐衣锦还乡,但回到家才发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了太多。到底是什么变了?或许是一些故人相继离去,或许是现在的一些风俗人情,让他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诗人没有明说。
摄影:李锋
诗的后两句,看着门前镜湖水,诗人发出感叹:“原来一切都会变,只有春风吹拂下的湖水,和从前一样。”多年后,李清照曾写过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贺知章此诗虽然没有点出这个“泪”字,但愁意已经藏在了字里行间。原来,回来了也并不一定能找回曾经的美好,这是这组《回乡偶书》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思考。在写完这首诗后没多久,贺知章便病逝了。其实读懂了后一首诗,再去读第一首,也会感慨万千。这种感受,久居在外的游子们,应该是很清楚的吧。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老牛犁地时突然发疯, 原是腿上扎了青铜剑, 吉林历史之谜由此解开
1986年6月的一天,吉林蛟河县新农村的一位农民老王正拉着牛在村头犁地,他们一人一牛,配合得非常默契,没一会儿就完成了大半工作。牛走着走着,突然踩空了一脚,右后腿竟然陷... -
12019年,莫言应邀为赵尚志将军殉国处所立石碑撰写碑铭,并为赵将军雕像撰诗一首:白山黑水建奇功,剑影刀光气若虹。首葬丘陵藏猛虎,躯投江海变蛟龙。身经百难心不改,体被双...
- 一、“中国”:古今演绎作为我们伟大祖国国名的“中国”,迄今已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中国”的语义生成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曲折流变的过程:语义从古代的...
- “傻子”不知何罪坐牢9年出狱两月后去世 家人发现他无罪“傻子”李四强出狱后不久因病去世,病榻上的李四强门牙缺失,他自称是入狱前遭遇了“逼供”,被打所致安徽省利辛县孙...
-
不到中午十一点半,午饭还没在胃里完全消化,蒋老就带着自己的小姐妹早早守在路口。俩人佯装闲适靠在一棵梧桐树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谝着闲传,匝巴着没剩几颗的牙,但交流不是最...
-
《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12年前这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中国内外形势
本文刊于2010年第10期《环球财经》杂志(该杂志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财经月刊),原标题为《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此文放到12年后的今天读... -
此名将一生只打一仗,换来三百年无人敢犯中原,他说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浩浩荡荡的5000年历史当中,西汉的存在尤为耀眼。统治者励精图治,为官者忠心耿耿,武将于战场之上,抛洒... - 转自李毅看世界公众号李毅教授在几年前运用在美所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在台湾做了一个有关统一和台独的社会学调查!这点是之前大陆研究台湾的学者所欠缺的一个深入研究台湾的视野...
-
关羽身长九尺,放到如今有多高?1976年,广西出土的汉尺揭开答案
关羽,一个在我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因此被尊称为“武圣”。而关于他的外形,小... -
从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算起,中国已经有近4100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中国”这个名字也经历过很多次演变,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正式将其定为了国名。而在这之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