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 释】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幽燕(yān烟)〕这里泛指河北省。我国古代的幽州和燕国,都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

〔一片汪洋都不见〕谓只见白浪滔天,不见打鱼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jié竭)石有遗篇〕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后被尊称魏武帝)和乌桓族作战凯旋,曾经路过碣石一带。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观沧海》一章里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据考古发现,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近海里,西距山海关约30里。

〔萧瑟秋风今又是〕这句诗由曹操《观沧海》诗里的“秋风萧瑟”句而引出。

【考 辨】

这首词在《诗刊》1957年1月号正式发表前,毛泽东曾于1956年12月4日写给黄炎培的信中称,“录陈审正,以答先生历次赠诗的雅意”。

此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两件。“魏武挥鞭”句,有一件作“孟德挥鞭”。

1954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北戴河给北京的李敏、李讷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林克曾在一个抄件上写道:毛泽东“是因李讷喜李煜词,而李煜历来只能写婉约词,不能写豪放词,于是他写了一首豪放词给李讷”。林克在《忆毛泽东学英语》(载《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文中记载,1962年4月21日,毛泽东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的缘由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属于缠绵婉约一类,我就以这个词牌反其道行之,写了一首奔放豪迈的,也算是对古代诗坛靡弱之风的抨击吧。”

关于曹操《观沧海》诗中所说“东临碣石”之碣石的地点,历来有不同说法。1986年版《毛泽东诗词选》注为:“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北戴河以西。”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改注为“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依据是“近年来考古发现”。曹操诗中说,“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表明碣石就在海滨,他观海之处可能是个半岛。20世纪80年代,在辽宁省绥中县西南海滨,即在称为“姜女坟”的所在地,发掘出了秦始皇东巡到碣石的行宫遗址(距海不到百米),和汉武帝跨海到碣石修筑的“望海台”(一说汉武台)遗址。这两个遗址都临海,相距仅三四华里。“望海台”遗址在一个很小的半岛上,名为黑山头,这里可能就是曹操观海之处。汉武帝所到的碣石,据东汉末文颖(与曹操是同时代人,略早)的《汉书》注,“在辽西累县,累县今罢,属临渝,此石著海旁”。临渝在今山海关一带,此说与考古发现的碣石地点是相符合的。秦皇、汉武为什么要东巡至碣石,曹操为什么要到碣石观海呢?谜底为这里是“碣石门”,这有史可查。《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年),“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当年的帝王把碣石门看作国之大门,故秦始皇派人由此入海求仙,并在此刻石歌功颂德;汉武帝在此筑“望海台”。碣石,为什么称碣石门,而不称碣石山呢?《尔雅·释名》:“碣石者,碣然而立在海旁也。”文颖《汉书》注也说“此石著海旁”,似是他亲身见闻。碣石门就是由屹立在近海里的石柱,即海蚀柱形成的。现在绥中县西南海滨的“姜女坟”(由几根石柱组成)是原碣石门的中间门柱,它的东西两边,各隔三四华里原也有两组石柱,据当地老人说,几十年前东端还残存着石柱(现已毁),西端在退潮后还看得到石柱遗迹。这样三组相对称的石柱形成的“天然之门”,古人自然会称奇并视作国门了。不少注家把“碣石”注为昌黎县城西北的碣石山,但那里离海三四十里,曹操不可能到那里观海,就是到那里观海也看不到“洪波涌起”,更不可能把此山称作“山岛”。

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办公和休息。他常下海游泳,有时吟诵曹操的《观沧海》诗,还游览了碣石山。就在这年夏,一说是7月,他在北戴河海滨写了《浪淘沙》词。时值夏天,为什么词中说“萧瑟秋风今又是”呢?一种看法是并非实指眼前事,而是给古今对比提供一个自然的联结点。此说颇有新意,不失为一家之言。但究其实,作者决非不顾时令那样写的,而是作词时已经到了夏秋之交。此词据分析作于7月23日以后,那天他给李敏、李讷写信未附上这首词就是一个明证。1954年7月30日,阴历是七月初一,按四季的划分,已进入初秋。再说,作者身临气温较低的北戴河,可能已经感到秋寒了。请看当年他在该地的留影,头戴帽子,身穿风衣,哪像是在夏天。

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浪淘沙·北戴河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诗人伫立在北戴河海滨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着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观海则意溢于海——读《浪淘沙·北戴河》

陈顺智

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1954年夏天到北戴河休假时所作,最初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上。应当说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写得不算太晚,但发表得却比较早的诗词之一。这与毛泽东同志其他很多诗词创作得早却发表得晚的历史情况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不仅如此,此词的写作与发表时间也十分值得重视,因为1954年正值解放的第五年,已经完成了“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旨在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政治运动,随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运动”。这种写作背景和发表时间都给本词增添了不少的政治色彩和丰富内涵。

〔浪淘沙〕最初本来是唐代教坊曲名,后来才用作词牌。这个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炼丹砂〕等。最初诗人多以七言绝句入曲,但到南唐后主李煜开始制双调令词。又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多以李煜词为正体,全词一般为54字,上下阕各27字、五句四韵。北宋中后期,柳永、周邦彦复将其演为长调慢曲,长达130余字,并定为用入声韵。毛泽东同志所作此词则属平韵体小令。

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在北戴河海滨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港口秦皇岛市西,北依莲蓬山,境内山石起伏,林木茂盛,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游览避暑休养胜地。清代即为皇帝、贵族的游览场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曾被外国列强所霸占。解放以后,修葺一新,成为中央领导的休息疗养地。毛泽东同志以“北戴河”为题,正在点明本词是以北戴河之景为主要内容。词作上阕叙写海上所见景象,下阕则畅想往古。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此句用倒卷法,排宕而下,一气呵成。诗人置身天地之中,首先感觉的是“大雨”,而“大雨”起笔便给全诗奠定了悲怆、沉重、浓密的感情氛围;与大雨相伴的必是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但是诗人却没有选取诸如“乌云”、“狂风”之类的意象,其主要原因一则是平仄的关系,一则是构图的需要:天空的大雨由上而下“落”,而海面的“白浪”则是由下而上“滔”天,如此也就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幽燕”之“燕”应读作平声(yān烟),中国古代幽州与燕国均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此处泛指河北省。幽燕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又多慷慨悲歌之士,因此此二字的运用不仅仅是点明了北戴河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融入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为下阕的展开埋下伏笔。此外,幽燕所表现出的古朴的色彩,既与“大雨”的色彩融为一体,又与下句之“白浪”相应,呈现出一种明暗的对比。北宋柳永咏钱塘江潮有“卷起千堆雪”之句,是用白雪来形容江潮之大;所以诗人也是用“白”来形容浪潮之大、浪头之高。前两句一写大雨由上而下,一写巨浪由下而上;一写陆地,一写海洋。从而完整地展现出一个风起云涌、大雨如注、浪高极天的壮阔场面。如果说“幽燕”还只是泛泛指出北戴河所在的大背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秦皇岛”则是更进一步明确点出北戴河了。然诗人巧妙地用一“外”字又将我们的视线引向海上那处于大雨与狂涛之间的打鱼船。读至此,诗人才最终将其中心意象“打鱼船”呈现出来,我们也才知道前两句都是为“打鱼船”渲染一幅恶劣的自然环境。

自来研治毛诗者对“秦皇岛外打鱼船”一句颇有歧义。或云“打鱼船”象征过去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或云“打鱼船”就是新中国的革命航船,或云整个上阕喻指当年伟大的合作化运动,而“打鱼船”则是构成这种比喻的一部分,或云就是写渔民,借此讴歌广大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以上四说共同之处是设法找出这句词政治含义,大都脱离了作者创作这首词的独有心态,也很少顾及这句诗所蕴含的美学意义。

我们认为这三句诗实际写出了毛泽东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我们注意到作者早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就说过:“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这三句诗就是这段文字的诗化,是毛泽东独有的挑战个性的外化。“秦皇岛外打鱼船”以后所画的句号,意在强调与前边两句共同写出了一个统一的境界,是不容割裂的。有一个英译本放弃了原诗的句读方式(把“秦皇岛外打鱼船”与下两句连在一起),译本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原来在海上的,从秦皇岛来的许多打鱼船,现在一条也不见了,不知道它们飘到哪儿去了。这应该是对毛词曲解造成的认识,与作者原意并不符。造成曲解的原因则在于译者不理解作者本是有意的安排,是他追求壮美人生境界在词境上的显示。照译者理解去读,词的独有情调则变得索然无味。

照理说风浪大作时海中是不会有渔船作业的,毛泽东也并非不知道渔船早已躲进避风港内,可为什么偏偏这样写呢?关键在于这是艺术创造而不是生活实录。艺术本是虚构的世界,因而我们同意词中“打鱼船”是虚拟的景象。看来毛泽东这位浪漫主义大师如同他的前辈李白等人,是善于虚处用力的。“秦皇岛外打鱼船”一句诗正是如此,看似简单的一句诗实包含着诗人刻意的美学追求,是不容简单处理的。

“秦皇岛外打鱼船”在上阕中占有中心地位,下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则是由此生发而来。诗人当时与风浪搏斗的豪情借助于“打鱼船”得到寄托,试想海面上狂风、大雨、白浪交加汪洋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而诗人心目中的渔船又飘向更远之处,人与自然又该是展开何等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啊!作者在这里显示的人生境界更为崇高。

还应当看到“打鱼船”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它作为拓展广大空间的物象,起到了引向下阕对历史的回顾,即完成由空间(上阕)向时间(下阕)的转换作用。“知向谁边?”表面上看是在广大空间中追寻,实际上是借助于具体的空间物象引发出对1700年前“往事”的评说。读到这里我们仿佛见到一代伟人面对宇宙奇观大海作历史的探索。

下片由上片低沉迷茫的自问与自语中振起:“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作者不仅是具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国家领袖,而且还是一位谙熟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诗人。他由所在的幽燕、秦皇岛,遐想到一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英雄人物——曹操。为削平群雄统一中国,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五月征乌桓,七月出卢塞,九月胜利班师时经过碣石山,写下了组诗《步出夏门行》,其中《观沧海》一章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诗真实地写出碣石山附近沧海之景以及自己内在的感受,表现出那种吞吐宇宙的宏阔气象。毛泽东同志及践斯地,此情此景,不由得不想起曹操这位横槊赋诗的老英雄来。魏武即曹操,其子曹丕代汉建魏称帝(文帝)后,追尊曹操为武帝;碣石,即碣石山,又名大碣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北戴河以西。现存的碣石山虽有古迹之观赏价值,但是否为曹操所临之原址尚有疑问,学术界一般认为原碣石山久已没入海中。所谓“遗篇”,即曹操此篇《观沧海》诗。毛泽东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帝王曾有过评价,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认为他们虽长于武略但于文采方面或则“略输”“稍逊”,或则不识翰墨,均不能文武兼长。而曹操则不同了,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因此,毛泽东同志对曹操这位一千多年前颇具文韬武略的英雄情有独钟,并产生一种认同感、敬慕感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即文武兼长,既不屑于做一个纯粹的文人,也不愿做一个纯粹的政治家或军事家。此外,曹操当时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之复杂、斗争之尖锐也或可与毛泽东当时所处的国内外复杂而尖锐的政治环境相比拟。因此,作者在1954夏这样一个独特的时间来到北戴河并想起曹操也是极其自然之事。

但是,另一方面,当时毛泽东同志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到底不同了。首先曹操所面临的是一个军阀纷争的分裂的中国,而毛泽东面临的则是一个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统一的新中国,虽然其中也有来自内部不同方面的斗争;其次曹操没有国际社会的政治压力,而毛泽东则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巨大政治压力。因此,两者的不同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词作接下来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昔日曹操作《观沧海》的地点、季节与毛泽东同志作此词的地点、季节完全相同,这正是“萧瑟秋风今又是”的含义,“萧瑟秋风”四字借用魏武原诗中的“秋风萧瑟”四字,只因词律平仄的缘故略作颠倒;但两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毕竟不同,所以接着说“换了人间”。这种异中之同,说明毛泽东同志所面临的难题;这种同中之异,说明了毛泽东同志有充分的自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所面临的难题。“换了人间”,从字面来看似乎仅仅是一种对比、一种直叙,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的话,那么,其精神内涵则是十分丰蕴的,它包含着对新时代、新社会的肯定和热爱,对控制当时国内政治局面能力的自信,还包含着对冲出国际上阵阵反华浪潮的围困、对冲破国际上层层封锁所具有的坚定不移信念的表述。这正是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气魄与胸襟!在这里所表达的明朗思想感情和充分自信的信念恰与上片结尾所表现的犹疑与困惑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上所述,本词还有一些值得提及的地方。首先,作为一首小令词人没有完全按照小令的写法即采用感兴式的表现方法,而是采用了长调慢词的铺叙手法来进行创作,这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很高的艺术技巧。因为词体过小,不易充分铺展,往往给人以捉襟见肘之感;而本词则于铺展之中有变化,有余味,可说是小令创作的一种创新。其次,在艺术结构上,本词采用了今——古——今的结构形式。上片之“今”按“宋初体”的体式来看属于写景部分,下片抒情,其中之“往事”则属于“古”,下片之“今又是”则又重新加到了今天崭新的伟大时代而不是今天所见的极目之景,因而下片之“今”乃是对于上片之“今”一种升华和提高,表现了词人不同于魏武的广阔胸襟、巨大魄力和时代特色。

本词收敛光芒入小词,将叙事与抒情、写景与象征、今与古、诗人之情与政治家之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表现出词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和超群的政治气魄!

伟哉斯人!

编者说明:关于《浪淘沙·北戴河》,我们约了两篇欣赏文章,另一篇是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丁毅写的。征得两位作者的同意,我们把丁毅论述“秦皇岛外打鱼船”一句的五段原文揉进此文。特此说明。

浪淘沙·北戴河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