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水调歌头·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注 释】
〔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作者自注:“三国孙权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作口号云:宁饭扬州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按:此注有误记,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吴主孙皓一度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都武昌,反对迁都者造的童谣是:“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州市)樊口的鳊(biān编)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北宋柳永《雨霖铃》词:“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1957年2月11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闲庭信步〕在安静的庭院里散步。
〔宽馀〕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风樯(qiáng墙)〕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龟山和蛇山。见《菩萨蛮·黄鹤楼》注。
〔起宏图〕拟定宏伟的计划,指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和三峡大坝。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欠)变通途〕一桥,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二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考 辨】
这首词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四件:(一)1956年12月4日,书赠黄炎培,题为《长江》,上阕结句为“逝者如斯乎”。同年12月16日又致信黄炎培说:“逝者如斯乎的‘乎’错了,请改为‘夫’字。”(二)1956年12月5日,书赠周世钊,题为《长江》,上阕结句为“逝者如斯乎”。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件手迹被作过技术处理,词题改为《游泳》,“乎”字改为“夫”,是把毛泽东写在别处的字移来改正的。(三)1961年9月24日,在武汉书赠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的,将“截断巫山云雨”句,写作“切断巫山云雨”。(四)只写了此词的上阕,标题写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在《诗刊》1957年1月号首次发表时改题为《水调歌头·游泳》,“逝者如斯乎”句“乎”改为“夫”。
毛泽东在1957年5月21日学英语休息时,对辅导他学英语的林克说:“《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桥飞架南北’,只有我们今天才做到了。”(见《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中林克《忆毛泽东学英语》)
翻译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赏析
1956年,63岁的毛主席写下《水调歌头·游泳》一诗,诗依然壮志。他从上片对游泳的舒畅之感及时光流逝之感一直写到下片对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在胸的自由联想。
接着笔力一转,拨出雄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点明此诗是“游泳”之主旨,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在江上所感到的舒展、空阔。诗人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信中注解了此句:“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楚天”当然是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空,这儿指武汉上空。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
我国宏伟建设的畅想曲——读《水调歌头·游泳》
苏者聪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意境阔大,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豪情与乐观主义精神。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但在平淡朴实的词句里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与深邃的内涵。1956年6月毛泽东写的《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即是如此。当年12月毛泽东用毛笔书写了他喜爱的这首词,1957年12月该词发表于《诗刊》1月号。
1961年9月在长江游泳
词开头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长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此水清澈见底,味甘甜,是山中流出的未曾污染的泉水。“武昌鱼”中的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而是古代的鄂州。鄂州樊口盛产一种鳊鱼,头小,身扁宽,肉嫩味美,称“团头鳊”或“团头鲂”。词中举沙水与鳊鱼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特产以示所到之地,使词更具生活气息。长沙,是毛泽东家乡的省会,又是他青少年时代求学、革命、恋爱、结婚的所在地,他对它自有深厚的感情。武昌,大革命时期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中心之一,1927年春,毛泽东在那里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和杨开慧共同度过许多日子。解放后,他又经常到长沙、武汉考察,了解民情,对它们非常熟悉,所以词从生活入手,从饮水食鱼写起,使人感到分外亲切自然。
毛泽东自幼酷爱游泳,从小就培养了与大自然搏斗的精神。游泳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而且更可锻炼人的意志。1925年他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出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1955年6月毛泽东在浪大水深的湘江游泳,翌年6月又三次在长江游泳,6月1日中午从武昌长江大桥8号墩附近下水,横渡长江,到汉口谌家矶登船,历时两小时,全程近14公里;6月3日下午约2点,再次畅游长江,从汉阳鹦鹉洲附近下水,穿过正在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到武昌八大家江面上船,游程14公里;6月4日,他第三次畅游长江,从汉阳到武昌。“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他在汹涌澎湃、水深流急的万里长江中时而侧泳,时而仰游,纵目远望,楚天浩大无垠。湖北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的范围,故称楚天。毛泽东此时已是63岁的老人了,他在与风浪搏斗中,显示出高昂的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管恶势力多么猖獗,他从容自在、“等闲”以待。
这两句词虽然是写与大自然风浪的搏斗,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在他一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对待险恶的政治风浪何尝不是如此?!1927年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对共产党实行大屠杀,妄图斩尽杀绝。共产党召开紧急的八七会议,决定上井冈山,实行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出路。1928年开始,国民党军阀武装向井冈山发动了多次“会剿”,毛泽东面临着暂时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进行各个击破的方针。他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充满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当1928年国民党湘赣两军以重兵包围井冈山时,毛泽东写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的藐视敌人的诗句;同年10月到1929年2月,国民党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共产党被迫离开井冈山,形势危急,毛泽东竟在《采桑子·重阳》中写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他如此乐观,深信人民战争必胜。1933年夏,国民党将要向共产党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大“围剿”,斗争形势非常险恶,毛泽东率领的红军部队重过大柏地时,他在《菩萨蛮·大柏地》中写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战争留下的伤痕是国民党对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历史记载了他的耻辱。作者以乐观态度写战争,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转战南北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与险恶的山水,毛泽东以气吞山河的如椽大笔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以“等闲”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诞生,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企图以此为跳板进攻中国,毛泽东提出“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毅然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一道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凡此等等说明,1956年,毛泽东写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既是他一生革命斗争生涯和中国革命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乐观坚定的人格意志的自然流露。毛泽东这两句诗可谓是至理名言,内含量极大,它指引着革命者在遇到自然风浪、政治风浪和一切恶势力时,毅然采取大无畏的精神与乐观主义态度。
毛泽东畅游长江,见滔滔江水迅速流逝,不由得想起《论语·子罕》中孔子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上万事万物都像江水日夜不停地速逝,从而产生“只争朝夕”的思想,这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他曾说过“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被动是要挨打的”等话,是教导人们要雷厉风行地办事。他眼见江上桅杆浮动,“百舸争流”,一片繁忙的景象。长江两岸对峙的龟山蛇山悄然屹立,宏伟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兴建之中,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也是我国解放后第一座巨型的桥梁工程,解放不到6年,中国人民就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所以毛泽东热情地讴歌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堑,指壕沟。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现在却变成了通途。武汉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繁华的商业都市,为九省通衢的要地,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立,对于沟通南北交通、活跃经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对“起宏图”的赞颂,实是对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赞颂,对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赞颂,他一向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曾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总是把人民看作历史的主人。
毛泽东尽管是在日理万机后的闲暇之时——游泳,也仍然不忘国家的建设,他不仅关注现在,而且想到未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设想在长江上游的三峡,即西陵峡、巫峡、瞿塘峡江面较狭窄处拦腰截断,建设一个巨型水库,利用江水发电。巫山云雨,用宋玉《高唐赋》典,楚怀王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梦中与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上。”毛泽东在词中化用这个典故,增加了词的神奇色彩。在险山恶水上筑坝,使高峡成为平湖,工程浩大,难度极大,而当时却已在筹划论证之中。毛泽东进一步联想到,将来三峡动工,百万大军向江山开战,移山填海,巫山上的神女该不会受惊吓吧!“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神女在长江边的巫峡峰上寂寞地呆了数亿万年,将来如果见到举世闻名的三峡巨大工程的建设,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一定会惊叹赞美不已,她赞美共产党、毛泽东“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与智慧。她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人,是最有发言权的。40年前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畅想曲现在正在变为现实,巨大的三峡工程已于1995年开工,预计15年峻工,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小时,强大的电力可以送至以三峡为中心的半径1000公里的全国各地,未来三峡水库总容量为393亿立方米。这真是世界罕有的高峡平湖。
这是一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充满积极浪漫的豪情,其中杂有神话故事传说,使词具有神秘色彩与艺术魅力。词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随意自然,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