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繁体

2016年4月22日,南开大学学者公寓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

公寓门口放满了各界敬献的花篮,有学生送来的,有各个高校团组织送来的,还有全国各地网友送的。现场众多学生和网友忍不住失声痛哭。

他们在为一个人守灵,一个曾在互联网上引起巨大争议的人——艾跃进。

一个特立独行的教授

艾跃进出生于1958年,在天津长大。

他自幼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

1976年1月8日,听说敬爱的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后,18岁的艾跃进骑着自己的自行车,跨越险阻来到了北京,成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员。

为了向心中的偶像致敬,他在高考志愿毅然决然地填写了了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毕业后,艾跃进选择了留校任教,在一尺讲台上教书育人,把一腔热血全部付诸于传道受业,一辈子不曾愧对“老师”二字。

他在南开大学相继开设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世界海战史”、“孙子兵法”、“形势与政策”、“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成功学素质与职业道德”等近20门课程。

对于南开大学的发展来说,艾跃进教授算得上是一个功不可没的人物。

很少有人知道,南开是中国唯一一所拥有全部学科门类的大学。

而这,恰恰得益于艾教授创设的全国非军事院校中唯一的军事学硕士点。

在南开,艾跃进的军事理论课是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其实这门课程在别的大学也有,但是相对于其他学校“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南开的学生都很喜欢上艾跃进的军事理论课,有时候甚至有许多其他学校的学生专门过来旁听。

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反响是:有趣、生动,听完了就想去军营了!

作为一名老师,艾跃进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他的课生动幽默,很吸引人。

在讲课的时候,艾跃进不拘于人多少,更不拘于场地,只要时间一到,就开讲了。

每次讲到激动之处,他都会让台下的学生们全体起立,一同唱《国际歌》,课堂上弥漫着激情澎湃的氛围。

有一次,有个女生对艾跃进说:“老师,我们不喜欢打打杀杀。”

艾跃进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叫你们上军事理论课,不是让你们去打打杀杀,而是希望你们可以有国防意识。毛主席那个时期,七亿人民七亿兵,哪个不害怕?谁没事儿喜欢扛着棺材走?谁没事儿喜欢玩命呢?可倘若敌人来了,我们不玩命能怎么办?”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围绕他的巨大争议

艾跃进风格幽默、激情四射的教学风格让他深受学生爱戴,还多次接受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的采访。

他每年在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举办上百场讲座和演讲,被媒体评为“魅力教授”、“最受欢迎教授”。

艾跃进曾经说过:“没有小课堂,只有小老师。一个学生我讲,一千多个学生我依然可以讲;装潢华丽的讲堂我可以讲,走廊里面我依然可以讲。只要人民群众需要我,那么我随时随地都会为他们服务!”

“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常常在艾跃进的课堂上出现。

他是一个热血的爱国知识分子,更是一位坚定的毛泽东思想信仰者。

艾跃进最痛恨卖国行径,活着的时候多次痛骂数典忘祖的叛国者,甚至在讲台上痛批日本:“日本过去对我们民族的侵略是不可以遗忘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后,我们一定要将日本灭掉,绝不可以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激进的言论,一度在网上流传。

例如“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例如“如果让秦桧站起来,中华民族就跪下了”、“文凭是当你实在拿不出什么证明自己的时候,不得不掏出最后一张寒酸破旧的纸”;

再例如“工人如果爱资本家那是贱的难受”、“我告诉那些企业家,富不过三代,告诉自己的孩子别用钱来狂,要用钱来为大多数人服务。”

这些言论,一度为他招来了无数掌声,当然,也引来了不小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上的“公知”张牙舞爪、组团出没,高校更是公知聚集地。在这样的环境下,艾教授能挺身而出、孤身奋战,不愧为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毛主席最忠实的拥护者。他不仅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师,更称得上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教师。

反对者则觉得,艾跃进过于偏执而双标。

他把西方哲学和政治理念贬低得一无是处,连民粹和爱国的区别都分不清楚,他所谓的“爱国”,其实是他自己脑补出来的爱国,缺乏理性。

但是无论反对派如何激情讨伐,艾跃进始终我行我素,丝毫不受影响。

在很多时候,敢于顶着巨大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一条道走到黑也绝不回头,是一种英雄行为。

这也正是很多人欣赏、赞扬艾教授的原因。

盛大的追悼会

2014年10月,艾跃进被查出胃癌,胃部被切掉四分之一。

学校的领导们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可是他却说:“我宁愿死在讲台上。”

即使后来病得实在起不来了,艾跃进依旧躺在病床上主持着新党员入党仪式。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据一些南开学子回忆,“他到了癌症晚期,依然坚持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依然充满激情。”

对于艾跃进来说,生于讲台,死于讲台,或许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他说:“个人生死算什么?革命烈士牺牲了,新中国照样成立,况且我这样一个草根。”

2016年4月21日,艾跃进在天津逝世,享年59岁。

4月24日早上,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第一殡仪馆仙苑厅举行。

现场汇聚了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上海、广州等地的网友,有一些是从外地赶来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已经白发苍苍,还有位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是特地从内蒙古赶来的。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这些人大多数与艾跃进非亲非故,却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送别。

在大厅里,许多人忍不住轻轻啜泣。

有的网友为大家分发毛主席像章;有网友现场诵读了哀悼艾教授的文章、诗歌,引来很多人围观、拍摄,掌声四起。

到了9时许,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越来越多,南开的学生队伍排成数列整齐入场。据统计,现场参加吊唁的大约有一千多人,大概有四分之一是南开的师生。

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崇敬、爱戴艾教授赶过来的,所以大家都很自觉的,井然有序。

进去的人排成数排,按照主持者的口令,三鞠躬、瞻仰遗容、绕一周,向艾教授致敬告别。

哭泣、抽泣的声音回荡在灵堂里。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对于坚持了一辈子毛主席思想,终身宣扬“为人民服务”的艾跃进而言,如此盛大的告别仪式,或许是给他最好的告慰。因为他将活在很多人心中。

时至今日,艾跃进已经离开人世8年了,但他的名字从未自网络消失。

无论世人对他的评价怎样,只要有人依旧记得这个名字,那么艾跃进就不算真正“消逝”。

他的课程、他的演讲、他的人生,都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继续流传下去。

2016年,艾跃进追悼会的现场,群众自发排队悼念,哀荣备至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