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繁体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最大的敌人,历史上的司马懿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仅政治眼光毒辣,还很善于带兵打仗。

曾经有一次,魏明帝曹叡给士兵们送去了一批冬衣,可司马懿宁愿放任士兵冻死,也不发放这批冬衣,这是为什么呢?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公元237年7月,辽东地区的公孙渊自立为王,取国号为燕国。在那之后,燕国多次骚扰魏国边境,镇守幽州的毋丘俭始终没能消灭燕国军队。不得已,魏明帝曹叡在第二年便派遣司马懿前往辽东,讨伐燕国。

到达辽东之后,司马懿用了一招“调虎离山”,将公孙渊的主力牵制在辽河地区,他自己则率领精兵直袭公孙渊的老巢襄平。

公孙渊得知自己中计,立刻带兵回援,没成想,司马懿在城外埋伏好了人马,直接以逸待劳,打了公孙渊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局势即将明朗的时候,辽东却突然天降大雨,辽河水位大涨,司马懿逐渐陷入了劣势。

许多谋士建议司马懿先撤回到魏国边境,等待天气好转,再出兵讨伐公孙渊。但司马懿认为公孙渊此刻已是强弩之末,决定孤注一掷,继续展开攻击,很快便打下了襄平城,公孙渊父子也被司马懿擒获。

战争结束的时候,辽东地区已经进入了严寒的天气,很多士兵没有准备冬衣,冻得瑟瑟发抖。恰逢魏明帝给将士们送来了冬衣,手下人便建议司马懿直接将其分发给士兵们,但司马懿直接拒绝了。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司马懿说:“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

意思是,这些衣物都是皇帝御赐的东西,但皇帝并没有说这些东西就是拿来分发给士兵的,我作为臣子,若是随便发放的话,士兵们可能以为这是我的恩惠,我不能这样收买人心。

司马懿的拒绝导致很多士兵都被冻死,并且他还向朝廷上书,表示军队中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士兵,建议将这些士兵全部遣散回乡。

司马懿接连的两个举动让他在军中大失人心,很多人纷纷表示对其的不满,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正是司马懿想要的效果。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任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才知其高明

司马懿跟随曹氏多年,说得上是劳苦功高,在辽东之战取得胜利之后,他的军功又达到了一个顶峰,在朝廷之中的威望也越来越大,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便不惜用这种“自污”的方式来降低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从而让皇帝等人放下对他的戒心。

正是因此,魏明帝曹叡才彻底放下了对于司马懿的戒心,更是在自己临终时将儿子曹芳交给了司马懿,指定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

辽东之战11年后,也就是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取了曹爽手中的兵权,成为了魏国说一不二的存在。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非常懂得隐忍的人,正是这种精神,才让他一步步走上高位,最终为子孙称帝创造了条件。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晋书·宣帝纪》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