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木心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繁体

陈丹青:木心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1984年,一个著名文学杂志刊社《联合文学》在一期名为特别作家专卷的期刊上登载了一篇名为《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的文章,该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上至文学大家,下至读者学生,人人争相开始搜寻这个笔名为“木心”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木心”一词就像是火卷燎原般迅速在文学界掀起了一阵巨浪。

随着人们愈发深入阅读,这个名叫“木心”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愈发能够发觉其所蕴含的深意令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同为当代大文豪的钱钟书曾言:

“木心的作品迥然绝尘,超乎常人所想,不与世俗相和,拒斥流俗是文坛上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

此外,木心的弟子陈丹青也曾言:“木心,他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那么木心此人到底是何来头,是什么促使他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他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异于常人的故事?

01 生于书香门第,喜爱画画

木心原名孙璞,生于1927年,是浙江乌镇人。

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母亲和中国著名的大文豪鲁迅先生相识,并且交情极好。

孙璞自幼就接受私塾教育启蒙,在父母的带领下早早就规划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当一名油画家。

孙璞在画画方面具有极大的天赋,从小他的画作就广受亲友好评。他的父母为了能够让他拥有更加专业的指导于1946年花费钱财将他送入由著名画家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

本以为孙璞会在油画一途中顺风顺水地走下去,但是孙璞却超乎所有人意料地放弃了从小坚持的油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孙璞认为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林风眠,于是坚决要进入林风眠所创办的“杭州国立艺专”开始探讨中西绘画的技巧。

孙璞在跟随林风眠学习绘画的几年中获得了深厚的知识,打开了他的眼界,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02 启用笔名“木心”开始创作之旅

经过四五年的绘画学习后,此时的孙璞不仅没有对绘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反而开始逐渐迷茫和沮丧起来。据孙璞的弟子著名画家陈丹心回忆道:

“先生常说在他绘画的那段时间,他经常画着画着便走神了,脑子里都是一些诗句和小说。”

孙璞对于自己是否应该在绘画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产生了严重的疑惑,一方面绘画是自己从小就深入学习的领域,自己在绘画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父母对自己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另一方面,此时的孙璞已经接近三十岁了,此时转行,无异于自讨苦吃。

孙璞十分迷茫,最后还是在一众好友的劝说下孙璞坚定了自己转行成为一名作家的决心。

自从决定成为一名作家之后,孙璞便开始为自己想一个笔名,然而起了很多名字,孙璞都不满意。

直到有一次午后孙璞无意中看到了一本杂志,闲来无事孙璞顺手翻了起来,看到里边有这样一个词语“木铎之心”意为永不改变的初心,孙璞恍然大悟,即刻将这句话抄录下来并且将之作为自己的笔名“木心”。

自此,一代文豪木心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03 初投稿件,无人回复生活困苦

“木心”笔名敲定后,年仅三十岁的木心果断辞掉了自己的绘画工作,成为了一名作者,他开始尝试向着一些小的编辑部投稿,然而作为一名初始新人很显然,他的稿件很少被关注到。

在刚开始的两三个月里,木心的稿件几乎都是在重复着推送、退回这个过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因此认定了自己就是文学创作的材料,认为自己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木心的学生陈丹青老年回忆,在木心决定成为一名作者之后,便辞去了位于绘画艺术学院的工作,木心重新在民巷中租了一个单人小屋居住,失去了经济来源的木心生活十分贫苦。

在前几个月中木心甚至需要陈丹心的资助要不然吃饭交租都是问题,然而就是在如此窘境之下,木心的态度却是异乎常人,他非但不担忧自己的生计反而十分开心,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04 作品成名,不忘初心

木心毅然踏上作家之路后,不断地给各大文学期刊投稿,尽管几乎无人问津,但是木心本人依旧乐在其中。对此,其徒弟陈丹心也曾回忆道:

“老师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之高超乎所以,甚至连日常吃饭都不忘琢磨语句用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一次次地投稿获得了回报。

台湾的著名杂志期刊《联合文学》的责任编辑看到了木心的投稿,只是草草浏览便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连连直呼这是一位大才。

时任《联合文学》的主编在看到木心所投稿的文章《琼美卡随想录》后更是亲自前往木心的住处,拜访这位文学大家。

其实,值得一提的是木心的文章的文风与当时文坛的诸位巨匠有着巨大差异,而这得益于木心长达几十年的绘画经历,木心在对待一些事物上有着独特的理解,木心十分擅长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木心的文学作品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小情节。

比如:对于一个茶几的深入描写,对一盆花的深刻介绍等等,从其中可略观一二,而木心则不同,因为木心的写作特色在于他对于事物的描述十分深刻,且细节描写十分到位。

木心善于表达自己身边的美,从身边的细节来体现自己生活的特色风采,令人既感到平和质朴,又不失时代风采。

自从木心的文章在《联合文学》一炮而红之后,木心的名声也愈发地大了起来,木心的薪资待遇也是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然而木心却依旧如同刚开始写作时一般。

木心一直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小笔,木心会时常在日常生活中,拿出自己的本子进行记录,一旦自己有了什么好的灵感,亦或者是友人来访,有什么闲闻趣事,木心都会细心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题材之用。

05 灾难不断,百折不挠

随着木心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在文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木心每天除了绘画写作,就是搜集灵感,生活十分逍遥自在,本以为会就此安然度过余生,然而令木心所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在木心出名后不久之后,由于其作品与当时文坛普遍的主流思想不同,受到了来自文坛诸多著名文学家的抨击,甚至有些人恶意地将木心称之为“复辟者”。

面对文坛之中突如其来的谩骂与嘲讽,木心并没有过多地辩解,从始至终,木心始终坚信自己的文学创作是正确的,是符合大众观念的存在。

06 获得正名,坚持创作

经过木心的努力,他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自此,木心先生在文学和绘画上的创作也重新被大家所熟知。

经历了诸多大喜大悲之后,木心先生并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他在晚年选择了移民美国,在美国依旧在坚持自己的创作,直到八十岁高龄,依旧是天天笔不离手。

木心不止一次对自己周围的人说,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而他也在用一生去证实着,据说,木心在七十六岁高龄时,仍依旧带病举办了自己的文学画展。

07 总结

木心作为当代一位著名的绘画家,文学创作者,其所留下的著名作品对后世的文学绘画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木心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是木心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木心经过自己前半生长达几十年的绘画总结,融合自己后半生的创作,他的作品可以说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一角。

时至今日,拜读木心文章的人比比皆是,浏览木心绘画之作的人也是如过江之鲤,然而真正可以读懂他作品中含义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现代人所处的时代和木心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天壤之别,很难真正理解木心在创作时的本意。

木心的绘画和写作作品所反映的都是自己的时代,木心想要将自己的时代特色展示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的作品蕴含着他那个时代所独具特色的艺术气息。

木心直到自己去世,依旧在回忆自己的那个时代,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一点一滴,对于木心来说自己最值得自豪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笔墨记录下了自己那个时代独特的风采。

木心竭尽全力地为大众描绘着自己时代的特色风采,他正如自己的笔名一般,初心几十年不改。正如其徒弟所言木心就是那个时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吞没。

一生未显露苦相,木心真正诠释了何为“精神贵族”

有人称他为优雅的贵族,有人说他是个穷讲究,坐个牢他还空手弹钢琴,即便吃了上顿没下顿他都要穿得体面。他投身文学创作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他离开故土,前往异国他乡,所创作的短诗才意外地获得了广泛赞誉。他便是木心。

木心,来自浙江乌镇的一个没落的望族,很多人用《红楼梦》里那句说“生于末世运偏消”概括他的前半生。家境优渥且父母对文学情有独钟,家庭的熏陶使得木心对物质生活并不看重,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精神世界的提升中,甚至有过两次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致力于写作和绘画。

然而,时代的一粒沙,就是置于个人的一座山。木心因为公开维护偶像海涅,顶撞权威,被关进了阴暗潮湿的防空洞,与老鼠和蟑螂为伍,被迫反省所谓的错误。尽管遭受狱卒的每日殴打和逼问,甚至三根手指被残忍地掰断,木心依然坚持自己没有错。牢狱中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喝的是污浊的水,吃的是变质的咸菜和馒头。

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他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将苦难转化为艺术的养分。他说:“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他在纸上勾勒出钢琴键盘,闭上眼睛,无声地弹奏着《月光奏鸣曲》,在黑暗的囚室中,他的手指仿佛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中飞舞,一曲终了,仿佛能听到台下掌声雷动。

陈丹青:木心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多年后,回忆这段暗无天日的经历,木心淡然微笑回应:“世事纷繁,虽觉皆可宽恕,却又难觅具体之对象。浩劫之下,唯艺术赋予我金刚不坏之心。” 他不想学屈原,以死殉道,而是要学司马迁,以不死殉道。

艺术给了他金刚不坏之心,让他熬过了劫难。木心在后来的日子里又两次经历牢狱之灾,这对人精神上的折磨应该是非常大的。

许多人可能会想象他在狱中形象颓废、蓬头垢面,然而,在重获自由的那一天,迎接他的朋友们无不瞠目结舌。

只见木心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仿佛能映出人的倒影,发丝精心打理,油光可鉴,宛如刚请人精心做好的造型。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胸口那朵鲜艳欲滴的红色玫瑰花,它不仅仅是装饰,更像是木心内心不屈与优雅的象征。

陈丹青:木心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在外人眼中或许被视为过分的讲究,实则是木心内心深处高贵品质的自然展现。他的独特之处,恰如他骨血中流淌的贵族气质,既非刻意为之,亦非外界所能轻易理解。这份与众不同,也体现了他深刻思考与独立精神。

后来,木心远赴纽约,追逐他的艺术梦想。他依靠自己的画作维持生计,即便经常温饱不济,也未曾放弃对美与艺术的追求。

他将简单的鸡蛋变化出十二种不同的美味,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非凡的创造力。他还亲自设计并制作时装,将个人的审美与才华融入一针一线之中。

他聆听着肖邦的夜曲,将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皮鞋擦得光亮如新,穿上整洁的衬衫和大衣,昂首挺胸地走在纽约的街头,优雅的绅士很容易便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有人好奇地问他是否是流浪诗人时,他总是带着微笑回答:“不,我只是出来散步,恰好走到了纽约。”

陈丹青:木心是当代的哈姆雷特,他试着不被时代所吞没

木心的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并不像他的诗歌那样宁静美好,但无论是在高墙之内,还是自由之地,他总能以淡然的心态面对一切。

一生未显露苦相,老了仍是一身贵气,那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真正诠释了何为“精神贵族”。

真正的贵族,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优雅。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木心是个怎样的人?”点赞最多的答案是:“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来源:青于墨、等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