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在接触了解佛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修行且有成就的佛教徒,往往都来自社会上层,都是非富即贵。如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一位王储,出生于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国,他父亲是净饭王。
像后来他的众多弟子、龙树菩萨、达摩祖师、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济公和尚(俗名李修缘,浙江天台人)、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天津人)等等,要么来自王室贵族、要么来自富贵人家。
悉达多诞生后,仙人阿私陀预言他长大后会出家修行,成为觉者。为避免儿子成为苦行僧,净饭王为儿子修建春、夏、秋、冬四宫,让其享受极其奢华的人间王室生活,并费尽心思,用很多方法,不让悉达多见闻人间的生老病死,以免儿子心生厌世念想......
然而,对某些很有灵性的人而言,金屑虽贵,落眼成翳,有时物质越富足,精神上却是越是痛苦。所以,最终悉达多还是像一只渴望自由的小鸟,放弃王储身份,深夜从王宫出走,到野外林中修行,追求人生解脱真谛,最后证悟大道,成为佛陀......
觉悟之后的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论,很快,他影响力越来越大,追随他出家修行的人越来越多。他回到家乡迦毗罗卫国,也很受尊敬和推崇,王室很多堂兄堂弟,如阿难、阿难陀、提婆达多、摩诃男、儿子罗睺罗等等都纷纷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后来王室的妇女,如他的养母瞿昙弥夫人(也是姨妈)、妻子耶输陀罗等等也跟着出家,成为僧团最早的比丘尼。
贵为王室之尊的他们为什么都要放弃世俗的高贵地位、优越的物质生活,而选择出家呢?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印度也是分裂为十多个小国,国家之间战乱不断,哪怕是贵为王室,命运也无法保障,朝为天子暮为囚,就像风中之烛,特别渺小、脆弱。
另外,作为地位高贵、物质富裕的上层人士,他们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太厚重的物质财富,最后也会成为自己心灵成长的枷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非常渴求,都想通过精神上的追求,去充实自己的灵魂生活。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世俗的人们,谁也逃不过人生八苦。离苦得乐,获得真正的自由,就是需要修行、觉悟、解脱。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他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
很多实现世俗物质财富自由的人们,见过、经历过世上的奢华,物质的增加往往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从经济学概念叫做边际效益递减,从心理学概念叫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所以他们更愿意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灵魂的升华。
弘一法师曾谈到自己的出家的原因,提到人生三重境界,就像房屋的楼梯一样,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弘一法师在琴棋书画等艺术上已是登峰造极,他的弟子丰子恺、吴梦非、钱君陶、刘质平、李鸿梁、蔡丐因等都是艺术大师级别。他已经站在第二层楼梯的顶端,很自然的走上第三层楼梯,开始去追寻自己的灵魂生活。
以前我一直很好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在的释迦族,最后的命运是什么?他们在印度这个国家会不会很受尊敬?后来通过资料和佛经发现,释迦族居然很早被灭国了。那时,佛陀还住世,刚开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次去拦截入侵的敌人,但他清楚的知道,凡事自有因果,各人的业报还得自己去了.......
而在释迦族城破被屠时,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不忍释迦族灭族,运用自己的神通将释迦族人放进他的钵盂里,救出城去。后来再仔细查看钵盂,里面的人却早已化为血水。此时才知因果可畏,神通也不敌因果。
释迦族灭了,但他又没有灭,因为两千五百多年来,截止到目前,世界上约有有四、五亿佛教徒。而其中所有的出家人,在剃发仪式上都有一首偈语: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又添孙。出家之后他们都姓释,都是佛陀的徒子徒孙,所以,佛陀释迦法脉源远流长.......
两千多年来,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也形成了很多宗派,很多国家、不管富贵,还是贫穷,各个阶层的人都开始接受佛教,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尤其是经济下行、内卷严重的今天,很多不愿迷信的年轻人也开始去寺庙烧香拜佛。
其实,佛法不是迷信,也不能改变很多现实事情的结果,而是改变、提升我们的认知,转换心境,从而化解矛盾和痛苦,去过更有智慧的人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佛就在我们心中,一切向内求,求人不如求己,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更值得重视的是因果,我们需要不断做好各种努力和准备,培植更多的善因,才有可能收获更好结果。
来源:维摩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