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一
公元527年深秋,天高气爽,建康城皇宫里梁武帝萧衍满怀期待,他要接见一位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将内心盘桓良久的疑问向高僧寻求答案。
梁武帝是虔诚佛教徒,一度对佛法痴迷到如醉程度。他爱江山更爱释迦,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当和尚。
国不可一日无君,每次都是大臣苦苦哀求,集巨资为他赎身,他才不情愿地回来做皇帝。他精通佛经,僧人吃素就是他从佛经悟出并率先倡导的。
见到高僧后,梁武帝问:朕自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
高僧说:并没有功德。
梁武帝大吃一惊:为什么没有功德?
高僧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就像影子,虽然有,却不是实有。
梁武帝迷惑不解:怎么样才是真功德呢?
高僧说:净化自我,又净化他人,普度众生,这样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为来求得的。
梁武帝没有领悟,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高僧知道梁武帝对禅一窍不通,他也无法倚仗梁武帝来传播自己的禅法,便悄悄来到长江边,传说他“一苇渡江”北上。
他下榻在一座寺院,除了整天默默不语在一个山洞里面壁而坐外,偶尔也讲一些神秘的禅法。
这位高僧就是达摩,他投奔的寺院名少林寺。
达摩在少林寺后山洞穴面壁禅修时,少林寺属北魏疆域。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土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大多数人对佛法理解还很浅显,常将福德视为功德,就像梁武帝。
梁武帝所做的一切都是表相,通过布施行善,以求得世间福报,即俗语说的“行善积德”,积的是福德,只能在六道里升迁。他并没有跳出六道轮回得以解脱,还是有烦恼,所以是“人天小果”。
达摩所谓“功德”是在修行中得来的,通过不断净化,以求得一颗清净心,也就是求得无上正等正觉,从而开悟成佛,跳出六道轮回,了却烦恼。
福德是得善报的,功德是开智慧的。
开智慧就是开悟,就是悟道成佛,这是一切禅法的根本信仰。
二
达摩在少林寺一带传播这种以前未出现过的新禅法,起初人们对他的态度是“遇而未信”。他既没有皇家权力站台,也没有民间迷信的渲染,以致于传法孤独而困难。
达摩尝试着将带来的印度禅学糅进一些中国本土思想,这种新颖禅法与当时旧禅法有很大不同,再加上它是大乘佛法,比起旧禅法的小乘佛法,境界又高上一层。这像一股新风,逐渐吸引了旧禅法一些教徒。
于是达摩与弟子的传法活动受到旧禅法的强烈反对乃至迫害,自己被人多次下毒,弟子慧可也被教敌买通歹徒,残忍地砍断臂膀,长期过着乞食苦行的生活。
这毕竟是教派内部冲突,对佛教历史而言并不光彩,后人将其演化,变成慧可“立雪断臂”拜师求法的励志故事。
有个叫神光的人,非常仰慕达摩,整日服侍在他身边,一心想拜他为师,可达摩始终没有接受。
一日,天很冷,下起鹅毛大雪。神光双手合十纹丝不动地站在门外,积雪没过膝盖仍不肯离去。
达摩就对神光说,如果要我收你为徒,除非天降红雪。
天降红雪,这怎么可能呢?
神光呆呆地站在雪中,望着纷纷飘落的雪花,忽然脑中灵光闪现,他抽出随身戒刀,砍下自己左胳膊,喷涌而出鲜血染红满地白雪。
这不就是天降红雪吗!
达摩看到后非常感动,收了神光为徒,为其取法号慧可。
慧可最后成为达摩的衣钵传人。
三
慧可入寂前把衣钵传给僧璨,这时遇到北周武帝灭佛活动,僧璨就南下躲进安徽皖公山一带修禅传法,禅法转移到南方发展。
受到社会大环境约束,僧璨一生收徒很少,却出了个佛法成就卓越的弟子道信,僧璨最后传衣钵于道信。
道信是一代高僧,名气之大,以至于唐太宗几次三番要招见他,都被他以身体不好婉拒。
道信的成就在于推动印度禅学进行广泛中国化进程,他除了禅法思想的贡献外,还在传法形式上毅然做出影响深远的变革。
他改变过去不立文字的传统传法,开始著书立说 。他还一改过去到处游化的头陀行苦修做法,开启定居寺院进行传法的方式。
一日,道信在黄梅县城遇到一位乞讨小孩,看他骨相奇秀,异乎寻常。
于是道信问:小朋友,你贵姓啊?
小孩回答: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
道信又问:那是什么姓?
小孩说:佛性。
佛性的性与姓氏的姓,只是谐音,意义自然不同。然而小小年纪的他能够如此回答,道信有点心动。
他接着问:你难道没有自己的姓吗?
小孩答:性空,故无。
这就让道信倍感惊喜了,小孩未入佛门,就触摸到涅槃妙心。
小孩是个私生子,没有父亲,随母亲一起乞讨生活,人们都叫他“无姓儿”。
道信觉得他很有慧根,是法器。于是和他母亲商量,要收他为徒,小孩的母亲也欣然同意。道信为小孩剃度,取法号弘忍。
弘忍白天参加劳动,夜间静坐习禅,三十年不离道信左右,尽得他的思想精华。
四
道信圆寂前,将衣钵传于弘忍。弘忍在东山寺另立道场,传法门徒数以万计,参禅的队伍开始快速发展壮大。
到了晚年,弘忍打算在众多弟子中寻找一位衣钵传人。他用作偈方式来考察门徒,谁最有觉悟,衣钵和佛法就传给谁。
谁也料想不到,弘忍却在暗中关注着磨房里一个舂米的年青人,此人俗姓卢,当时他还没有剃度出家,只能算是行者。
卢行者来自广东,被中原人侮称为“獦獠”,也就是没有开化的人。
弘忍曾考问他:这野蛮地方人怎么能够成佛呢?
他便反问弘忍:人有南北之分,难道佛性也有南北之分吗?
这令弘忍刮目相看,觉得他有慧根。
卢行者此时也想作一偈,但他不识字,只得口颂一偈,让人代写在墙壁上: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从这偈中,弘忍确定卢行者在东山寺里最具觉悟,值得托付。
夜半三更时分,弘忍遮住窗户光线,不让外人知道,让卢行者秘密进入方丈室,为他讲起《金刚经》。
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卢行者当下顿悟,证得“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谛。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清静的,就是没有生灭的,就是圆满具足的,就是没有动摇的,就是能显现万法的。
弘忍知道他已经悟到自性,见性成佛,便把一脉相承的衣钵传给他,又害怕众徒不服伤害他,叫他连夜逃往岭南。
卢行者在岭南隐姓埋名,十五年后他才出现在广州法性寺,在那里受具足戒正式出家,随即开始登坛说法,他的法号叫慧能。
慧能的横空出世,把禅带上辉煌时代。
五
从达摩、慧可、僧璨再到道信、弘忍和慧能,禅一路走来步步维艰。他们把印度禅学进行中国化改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不同程度突破,禅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
慧能是禅的思想与实践集大成者,他把印度禅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给域外灵魂装上一颗中国心脏,逐渐形成佛教的一门宗派,称为中国禅宗,或者直接简称为禅宗。
他总结出了“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和“自性自度”的解脱观,唤起人们在人伦日用、尘劳烦恼中追寻精神超脱的自信,养育出禅宗基于实现土壤收获菩提之果的现实品格。
有了本土文化内在生命力的助推,禅宗才会灯灯相传,不断发展。基于禅宗在佛教界的影响和显赫作用,它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慧能思想都体现于他在韶州大梵寺升坛说法的内容中,弟子法海将它集录成册,取名《坛经》,这是中国僧人写的唯一能称得上“经”的佛教典籍。
慧能成为老子、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尽管他是一个不识字的人。
据说,达摩的衣钵传到慧能之后就不再往下传。没有了衣钵之争,慧能可以有很多法嗣,也就是接班人,最著名的就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和荷泽神会等五人,他们甚至可以开宗立派,让弘法队伍空前壮大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法嗣不单传,注定有利于佛法的弘扬。
达摩将印度禅学传入中国,经慧可、僧璨传播,有所发展,这是中国禅宗的前身。中国化禅宗经道信、弘忍和慧能发展,形成一股洪流,风靡天下,最终成为中华文明一部分。
后人把达摩称为中国禅宗初祖,中国禅宗实际创立者慧能被称为六祖,少林寺被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庭。
来源:青清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