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金句摘录——
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压力巨大?是资本积累率降了,资本流转出了问题,资本流转的问题我概述为三条:走资、沉没、空转。
中国为什么能在28年之内……走完其他国家100年甚至300年的路……是因为有一代人他们吃了最难吃的苦,做了最难做的事,他们完成了最伟大的事业。
像中国这样的后工业化的纯粹的农业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没有办法通过向外掠夺或者向外借贷形成,只能是靠集体的一种扁平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启的时候,所有中国人的生活开始趋于相同——扁平化,所有的资源全部被集中了,我们开始进行快速的工业化
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普通的劳动者之间,在生活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普通经济学研究者,无法精确定义资本流向、流量、流速的战略含义。而国家级经济专家(决策者)必须精准定义并测定资本“三流”
我们并不需要一次新的土改,但我们必须开始削藩均田。
社会资本被金融资本不合理拿走的部分必须追回来,所以要深入地进行“削藩”和“均田”。
解决再分配问题,就必须坚决进行财政改革。
……
他为啥这么敢说?
本质上是一种“学者叙事”的变化。
在我的知识结构里面,上一个在较大范围内被普通人知道的“进京献策”的人是吴晓波、王石。
这次,据说是卢麒元。
时间相隔二十年左右吧,学者、学者型企业家们关于社会形势的叙事逻辑客观上必然发生变化。
比如从商业讲到民生,从生意讲到老百姓,从一个高阶层讲到了最底层,从先富起来的人讲到后富起来以及还没富起来的人——
这也是一种风向的变化。
在我看来,学者也是有周期的。因为我们熟知的学者客观上都是被政策筛选出来的。
那么,学者叙事的变化,可能也就是政策的变化。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更不形成任何参考建议。大家辩证地看看就得了。
再说个题外话:想了解风向看清楚趋势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其实有的是办法,包括广为人知的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呢,看上去说得很清楚,实际上不耐嚼,对普通人来说太模糊了,有更清楚的路径,就比如打开图书网站,去看排在前面的那些书,再找那些作者的话。我最近每篇文章开头的金句引用,大多数就是这么来的。
好了言归正传,卢麒元为啥这么敢说?
我认为是比之从前,这一代的学者出现了三个叙事的不同。
1.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很专业很宏大的东西,叙事方法不同
卢麒元讲话慢条斯理,但用的词尽量很少用术语,即便术语他也会解释的通俗易懂。
比如他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看到了贫富分化加剧的严重后果,但他的解决办法是错的。他不知道,这个问题其实早在中国唐朝就有答案,两句话四个字:削藩、均田。”
一说削藩均田,普通老百姓除了感慨大胆,本质上是因为大家知道这是啥意思。
这就讲得又大胆又直白。
再比如他说:“2024年,我是乐观的。依据中国粗钢存量估算,中国的财富存量应该超过了1200万亿人民币了……这也许就是中国经济韧性的底气之所在吧。当然,有韧性不代表可以继续任性。直接税立法、集体诉讼制度、全体国民无差别社会保障,构成新时代标志的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削藩——直接税立法、集体诉讼制度;
均田——全体国民无差别社会保障。
说得明明白白。当然,在我看来依旧很委婉。
看到一个数据说我国广义货币M2已经41万多亿美元,美国才20多万亿、欧盟才不到10万亿……这么多的钱,全社会却没有通胀反而是有点通缩,卢麒元也说“我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后第二次通货紧缩周期。”为啥?
卢麒元的解释就是:空转。
这个也好理解,大量的钱,和普通人根本没关系,就是在金融体系内转来转去,像个街溜子……普通人还是没钱(甚至有大量负债),所以大家都消费降级,买便宜货。
卖的贵的东西缺乏增量,就没有上涨动能,只能滞涨阴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子。
房住不炒基本实现了,现在问题是还有大量人即便“住”也买不起,下一步应该是房住不贵……
那敢情好,即使我在北京还背着房贷,我也乐意房住不贵,我就是这么无私。
2.把经济学具象化为民生社会学,叙事角度不同
以前的头部学者、智囊们讲话总是高屋建瓴、术语翻飞,各种大词儿,导致普通老百姓总觉得“关我屁事”……
而现在的“人民的学者”们就很注重将经济学给它具象化为民生社会学,跟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就很感兴趣。
就比如卢麒元说,“以为用金融骚操作,在供给侧就能解决问题,那是教条主义加机会主义的妄想。请看仔细了,美西方正在这条死路上狂奔。”
最后那句话,我以为也是对国内站在那一派的大手们的一种敲打。
啥叫“在供给侧就能解决问题”?
卢麒元解释道——我国的金殖活跃起来了,内外一起逼宫政府大放水。
水,不是没放,但是没放到普通人手里呀!
就在银行同业之间转来转去……
与此同时,中国的存款金额还在每年巨量增长。
那么,这个水,它到底放到谁的手里去啦?
没放到老百姓的手里,当然解决不了问题——消费问题、投资问题、钱的问题。
普通人没有钱,或者有钱不让你花,各种限制——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3.不只有批判,更有建设性意见,叙事能力不同
就比如削藩均田,放在消费领域内是啥呢?
我理解就八个字:
提高收入,降低价格——所以大强子去年复出之后高呼低价才是竞争力;所以那个雪糕刺客钟薛高被干死了;所以不择手段搞低价的拼多多虽千万人吾往矣,你们骂就骂吧,大家身体很诚实……
提高谁的收入?就是普通老百姓、消费者的收入。
降低谁的价格?就是资本利得者的价格,降低事关民生的行业背后某些深藏的大手们的利益。
如果把这理解成“劫富济贫”好像也可以,但这不是“劫富”,因为那“富”本来也不是那些大手们创造的,只不过是其凭借过去多年形成的垄断地位获取的,是他们在“劫贫”。
所以这个再分配改革,更贴近我们常说的“还富于民”!
今年,再有胆敢涨价的民生消费企业会不会撞在“削藩均田”的枪口上?
他们背后的资本利得者会不会被深挖痛打?
我不知道,大家自己感受。
卢麒元说——解决资本三流问题,绝不会温良恭俭让。熟悉《资本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资本流转(资本殖民)的残酷性。
削藩均田的具体办法人家也一直在说:直接税、集体诉讼、全体国民社会保障。
形势嘛,不就是每个人的具体感受最后拧成一种最强大的感受,又外化为一个抽象的东西嘛。
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钝感,有的人,无所谓。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正如卢麒元所说:天下大乱,未来可期。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以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纵深对国家的过去和未来做出解释。”
更可期的是,他进京了。
来源:阿亮评论
本文初摘录于:2024-03-1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3-1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这个世界,越来越抽象了。近日,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发表重要文章,称特朗普上任后可能会采用类似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资本主义... 2024-11-15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部长换了多少茬,已经记不清楚了,每次新部长上台后都大谈教育改革。对他们的上台讲话一直关注。而如今对教育部长是谁都不愿知道了,从失望到撤底失望... 2024-11-13
- 中国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孤立,尤其来自西方的联合围堵。这是一种带着恶意的针对,是赤裸裸的压制!许多国人还在迷茫,为什么中国会被西方如此敌视、孤立?这不是简单的文化... 2024-11-09
- 日前乌克兰军情部表示,乌军侦察无人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至沃罗涅日的E38高速公路上,发现了乘坐民用卡车前往库尔斯克方向的朝鲜军队。路透社消息则称,韩国总统尹锡悦表示朝鲜... 2024-11-07
- 今天就是美国大选日。这场堪称60年来竞争最激烈也让美国社会撕裂最严重的选举,也被不少人认为是1860年来美国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因为这次选举让一些美国人感觉到了内战的气息...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