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正义掌握在强权主义者手里!”
像这样的话,在中文网上比比皆是,在这片社达的沃土上,太多人相信,只有实力才决定着从国际政治到社会现实的秩序。我本人就经常因为温和的主张而被人讥讽是“书生气”和“幼稚”。
让人发噱且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深信自己的看法才是更“成熟”的?
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他们的观点都基于一个不假思索的逻辑前提:现实生活遵循残酷的丛林法则,要生存下来,唯有抛弃幻想,准备斗争。他们既不给人善意也不期待他人的善意,因为在这种物竞天择的生存斗争中,弱者注定被无情淘汰,唯有不计代价地追求强大才是出路。
我知道,很多人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说是他们心肠冷酷,不如说是他们为了在一个冷酷的环境底下生存而不得不进化出来的心理机制。然而,这说到底也只是对特定社会环境的一种认知,换个环境,极有可能这才是相当幼稚而危险的。
豆瓣用户“远颂”在谈到《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时说:
《三体》的原著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逻辑漏洞:如果说宇宙中存在着比人类更高维度的文明,那么它的行动逻辑事实上是我们根本无法预测的,这就好比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不可能理解场馆的管理制度,所以说《三体》中“黑暗森林”这个核心设定纯属作者的意淫,它假设宇宙中的高维文明也会遵从弱肉强食的法则,而事实上今天人类社会的国际秩序都已经是这套法则无法涵盖的了,更不要提那些可以对人类实施降维打击的高维文明。
大刘对宇宙秩序的想象说到底也不过是现实政治的拙劣投射,文学品位上可以说与大多数网络爽文无异,《三体》的走红某种程度上也映射出了主流读者群体审美与思维能力的贫弱。
这是一针见血的洞察。误以为现实无非是强权政治,实际上是对现实的简化和误解,是缺乏想象力的鲁莽幼稚表现,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战废墟上的德国士兵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个月后,德国的一批科学家、艺术家和作家共93人,联名签署了一份著名的《对文化界的声明》,为本国的强权政治力辩:
我们的敌人虚伪地宣称,这次战斗针对的是我们所谓的军国主义,而不是我们的文化,但这不是事实。没有德国军国主义,德国文化早就从地球上灭绝了。这个国家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侵扰,它在这方面吃的苦头没有哪个国家能相提并论,所以它的军国主义脱胎于它的文化,并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德国军队和德国人民是一体的。这一共识让7000万德国人摒弃教育背景、社会地位和党派方面的差异,变得亲如兄弟。
这一声明让后世的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为之羞耻,但在当时,它所表达的确实是德国知识界(乃至德国社会)的普遍心态:德国有自身特殊的道路,而西方所谓的“文明”只是一些伪善的说辞,谁要是认真看待,才上当了。
正是这种冷酷的现实主义,让德国上下产生了严重误判。开战后,德军入侵比利时,根本没料想到这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因为在他们眼里,小国顺从大国是“天然之理”。然而,正是它肆无忌惮对这个小国中立地位的破坏,彰显出自身的野蛮和对国际法的无视,促使英国中立派下定决心站到德国的对立面,有人总结道:“比利时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激进的良知需要一个存在理由。”
英国的参战对德国政治家是致命一击,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韦格意识到一切都完了,但他仍然无法理解,喊道:“仅仅为了‘中立’一词,一个在战争时期常常被漠视的词语,仅仅为了一张废纸,英国竟要对一个同种同宗的国家开战,而这个国家只想和它做朋友!”
《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一书对此评论:
他把(保证比利时中立的)《伦敦条约》斥为“一张废纸”,足以说明他对小国的权利到底有几分尊重,德国又是多么目无法纪。他严重低估了英国人对比利时自由的真心拥护。他也误解了英国外交的狡黠,凭借着这份狡黠,捍卫比利时的中立成了促使英国开战的全部动力的一部分。而且正如[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所表明的那样,这里面确实也包括了英国在更大范围内的私利。
当然,德国政治人物完全可以将英国人的表态继续称作“虚伪”和“老奸巨猾”(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有道理),只是找到某个正当的理由来对付自己,但这么说来也就意味着:德国那种强权政治的逻辑看似“理性务实”,其实才是鲁莽幼稚的。
二二六兵变
战前的日本也是如此。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是日本走上毁灭道路的关键一步。当时那些宣称“尊皇讨奸”的少壮派军官自认他们才看清了国际政治是一场残酷的生存斗争,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来对付那些主张缓和的老成政治家,然而最终的历史证明,让日本走上毁灭道路的正是这些莽撞的“愤青”。中国近代也有过。1870年,年仅14岁的同治皇帝年轻气盛,没见识过真正的近代战争,对国际政治也缺乏了解,他只是觉得不能迁就洋人了,“若得僧格林沁三数人把截海口,不难尽歼此辈”。三十年后,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上谕也有同样的口吻:“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幼稚的强权主义者不仅把政治简化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且好像很少考虑自己可能会在这场博弈中落败——如果你都设想到摊牌的结果说不定对自己极为不利,那要不要再掂量掂量?
从事后来看,他们严重误解了现实政治的复杂性,非黑即白的思维使他们看不到其它可能性,而正如俾斯麦所言,政治原本乃是一门“可能性的艺术”,永远不要限制自己的选择,战还是和,无非是能更好达成自己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社会有必要保持多元的声音,那至少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我当然不敢说自己对现实政治的理解就是成熟的、清醒的,但我想所有人都值得警醒的一点是:不要以为现实政治就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那或许是最大的幻觉。
来源:维舟
本文初摘录于:2024-04-2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4-2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太史公言:"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真正的读书人心中有天地,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这片天地比权力和财富的价值更高,是人生存在的意义... 2024-11-18
- 本该如此何须赞,越是狂吹越混乱。当一个正常现象需要被赞扬时,实际上是对不正常的现象默认了存在的合理性。习以为常的畸形现象,就会趁此混水摸鱼,不断侵蚀底线。正如种田... 2024-11-18
- 这个世界,越来越抽象了。近日,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发表重要文章,称特朗普上任后可能会采用类似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将其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资本主义... 2024-11-15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部长换了多少茬,已经记不清楚了,每次新部长上台后都大谈教育改革。对他们的上台讲话一直关注。而如今对教育部长是谁都不愿知道了,从失望到撤底失望... 2024-11-13
- 中国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孤立,尤其来自西方的联合围堵。这是一种带着恶意的针对,是赤裸裸的压制!许多国人还在迷茫,为什么中国会被西方如此敌视、孤立?这不是简单的文化...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