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繁体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这几天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几条励志新闻。‍‍

第一条新闻,就是这条: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这条新闻表示,浙江的一对夫妇,开了一家网红餐馆,年入三十五亿,而且这对夫妇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多次冲刺IPO,可谓是屡败屡战。

今年,他们又一次站在了港交所门外,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一对小夫妻,年入三十五亿,还是如此屡败屡战,那么优秀的人还那么努力,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案例啊!

可当这个新闻出来后,评论区突然就翻车了:‍‍‍‍‍‍

看得出,现在的网友们对这类励志新闻,已经非常不感冒了。‍‍

第二条励志新闻,就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这条新闻表示,一个年轻的00后小伙子,通过养蟋蟀,年入800万,他的这些蟋蟀卖出去不仅可以做成小吃,而且还能做成珍贵的药材。‍‍‍

而当这个新闻报出来后,评论区全都是这样的一副景象:

是的,养蟋蟀年入800万也没有吸引力了,所以评论区也翻车了。

第三条新闻,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这条新闻,说的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美女,是某名牌大学的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她加入了某著名单位,为我们的核事业贡献了她自己的力量。

但是当这条新闻报出来后,这位美女的信息,就被扒出来了。据传,这位美女,是一个“学术妲己”,学术水平非常水,而且据传她本科学的是不想干专业,后面就通过特长生加分进入名牌大学读研究生,而读研后,她竟然转入了核物理专业,从其他专业转入核物理专业,很多人就表示这非常匪夷所思。而且还有人透露,她的现任丈夫,就是她对口专业研究所的副所长……‍‍‍‍‍‍

而当这些信息被爆出来后,让她当优秀代表出来演讲的某名牌大学沉默了——让她当优秀代表发言的时候大张旗鼓,被公众爆出有问题后立刻沉默,这让一些官媒都看不下去了:‍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是的,一条非常励志的“颜值与智慧并存”的新闻,也翻车了。

第四条新闻,是这个: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新闻表示,一个女孩,到北冰洋捕蟹,月入13万。她在北冰洋工作的日子里,不仅能看到北冰洋的日落,还能拿到丰厚的报酬。‍‍‍‍‍‍‍‍‍‍‍‍‍‍‍‍‍‍

而这条新闻出来后,评论区的各路大神也纷纷出来留言了:‍‍‍‍‍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

是的,四条励志新闻,估计报道这些新闻的媒体都本以为能引导网友们多往励志方向想的,结果呢,网友们全部都不吃这一套了,所以四条新闻的评论区,全部都翻车了。‍

为什么这四条新闻,评论区全都翻车了呢?

因为其实当你仔细想一下这四条新闻背后的细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细节压根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

例如第一条新闻,媒体只告诉你一对夫妇年入三十五亿还四次冲击IPO非常励志,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为什么这对夫妇多次冲击IPO都失败了?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务、管理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竞争压力过大?是不是因为财务压力过大?是不是因为负债亏损严重?这些媒体统统没有告诉我们。‍‍‍

再如第二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00后年轻人养蟋蟀年入百万,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年轻人养那么多蟋蟀,到底是怎么销售出去的?普通人能有这种销售渠道吗?而且养蟋蟀的场地、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卫生、防病虫害、市场风险,对饲养者要求都极高,如果普通人跟进了,他们能承受得起这些风险吗?‍‍‍‍‍‍‍‍

还有第三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一个美女硕士生毕业后进入核研究所工作,为我们的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励志,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这个美女,她的背景到底如何?她到底是如何能通过特长生身份转入核物理专业的?她够优秀吗?普通人能做到这种“励志”吗?

还有第四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一个女生去北冰洋捕蟹可以月入十三万,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去北冰洋捕蟹条件有多恶劣,也不会告诉你出海后极寒、巨浪是家常便饭,更不会告诉你捕蟹是纯体力劳动,工作不分昼夜,上笼了就得干活。而且捕蟹船更不会因为你不适就回港,而且更要命的是在公海工作,你压根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如今的一些媒体,他们只管告诉读者们一些新闻是多么多么的励志,一些案例是多么多么的积极向上,但是他们从不告诉我们,一些新闻和案例背后的心酸到底如何。‍‍

一些媒体,他们一直在制造一种信息不透明的环境,选择性地把信息提供给读者。不仅一些媒体这么做,有时候一些公司,一些机构,一些社会组织也这么做。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因为目前社会上,一种很流行的管理方式,就是利用“信息不透明”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多时候,是可以让一个公司、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变得更稳定的。‍‍‍

例如一些团队的领导,他在招手下的时候,他一般不会挑选太聪明的,因为太聪明的人什么都懂,这时候他们就不好管理了。‍‍‍

而且当你让一个什么都懂的人当你手下的时候,因为他什么都懂,你和他没有信息差了,这时候他们就会权衡利弊,然后对你的安排挑三拣四,而且有时候他们懂多了之后,他们还会直接挖走你的手下出去单干,这时候你就十分被动。

所以,目前的一种很流行的管理方式就是,适当给下面的人制造一种信息不透明的环境,让聪明人的人聪明不起来,而蠢的人也能听话,这样你的团队就能够保持稳定与平衡了。‍‍‍

保持信息不透明,让下面的员工保持在一种聪明与愚蠢之间的平衡态,这就是一些公司或者机构常用的管理方式。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了——既然聪明人不好管理,那直接选蠢人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搞什么信息不透明的环境呢?‍‍

直接选蠢人,也是不行的。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下面的人都是蠢人的话,你说什么他们都会信,这也是很致命的。

例如当你在聊天的时候,你无意中说了一句“我们今年业绩不好,都是竞争对手搞鬼把订单都抢走了”的时候,这时一些太蠢的手下,如果真的因此而愤怒,然后跑到竞争对手的公司门口把他们老总堵到角落,然后死揍他们老总的时候,这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要命了……

所以,如何才能让手下在“聪明”与“愚蠢”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这就是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

来源:麦杰逊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0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卖多少房子,才能凑够贝壳董事长的7亿年薪?

    卖多少房子,才能凑够贝壳董事长的7亿年薪?

    利润越薄,高管越肥”的荒诞剧情,在房产寒冬中显得尤为刺眼。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前几日,2024年贝壳财报出炉,这份财报着实惊呆了所有人,2024年净利润暴跌30%,董事... 2025-04-20
  • 打鸡血

    0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狂热岁月,除了革命、造反,还有对“鸡血疗法”的狂热追捧。当时的人们,对此深信不疑。1952年11月,江西南平的老中医俞昌时,在工作中偶然发现,鸡...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 三河市换招牌事件:教员76年前的警告正在应验​

    2025年4月,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的商户们陷入了一场无奈的风波。蜜雪冰城那标志性的红底招牌被强行刷成绿色,三河市儿童医院的红十字标识也一度被涂改为灰色。众多商铺只因三... 2025-04-17
  • 宏大叙事卢克文,见微知著九边,逻辑鬼才远方青木,爱国八股占豪

    关注渔,而非鱼。写作业,而非抄作业。做逻辑思考,非交易指导。教员说,凡事抓主要矛盾,方向写主流文章。教员又说,无论队友还是对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康熙大帝在... 2025-04-17
  • 连警徽底色都敢改: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肖名远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户招牌“变色”风波中,有网友注意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的警徽颜色也发生了更改。4月16日,三河市相关部门向极目新闻记者... 2025-04-16
  • 当"不夜城"沦为"跳大神":谁在制造这场虚假繁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座座号称"不夜城"的文旅街区。它们披着"国潮""古风""沉浸式"的外衣,用绚丽的灯光、仿古的建筑、熙攘的人流,营造出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2025-04-12
  •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中国画坛的腐败,惨不忍睹

    在追求丑的过程中,中国美协、画院和江湖术士从来不留余力!作品丑陋、道德丑陋、行为丑陋、心灵丑陋,甚至思想丑陋,伴随着漫天的铜臭气,成为了画坛一道令人惊悚的奇观。奇... 2025-04-12
  • 中国整个社会都要吸取蔡桓公的教训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龙凯锋: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十四个理由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看三河变色,应知官家干尽人间多少荒唐事

    色色的,无从落笔。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为经典,写活了春风。三河的山河城市绿盈盈,付顺义书记的奇葩审美和怪异的理政思路,却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今,从官方通... 2025-04-20
  •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

    三河市市委书记的“新衣”有个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要么夸国王的新衣好看,要么不吭一声、噤若寒蝉。最近三河市市委书记(据公开消息... 2025-04-20
  • 董小华:深度分析预测中美贸易战的终极结果

    中美经济脱钩断链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复杂且多维。尽管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已超过40年,但完全“脱钩”的可能,已经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 2025-04-19
  •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如果你在三河当次要负责人,敢劝一把手吗?

    愚蠢有什么好处没有?当然有,就是每个愚蠢的行为,都可以经历很多轮的复盘,而聪明的做法,往往只被人拿来欣赏。下午咱们聊了三河市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的问题。有朋友留言问:... 2025-04-18
  • 陈先义:他在挑战人民群众容忍的底线

    关于河北三河把街头招牌改变颜色的问题讨论,渐渐深入理论层面的分析。有一种分析,认为这个什么小付书记实在是把个人审美强加给大众审美,是一种典型的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 2025-04-17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