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几条励志新闻。
第一条新闻,就是这条:
这条新闻表示,浙江的一对夫妇,开了一家网红餐馆,年入三十五亿,而且这对夫妇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多次冲刺IPO,可谓是屡败屡战。
今年,他们又一次站在了港交所门外,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一对小夫妻,年入三十五亿,还是如此屡败屡战,那么优秀的人还那么努力,这是多么励志的一个案例啊!
可当这个新闻出来后,评论区突然就翻车了:
看得出,现在的网友们对这类励志新闻,已经非常不感冒了。
第二条励志新闻,就是这个:
这条新闻表示,一个年轻的00后小伙子,通过养蟋蟀,年入800万,他的这些蟋蟀卖出去不仅可以做成小吃,而且还能做成珍贵的药材。
而当这个新闻报出来后,评论区全都是这样的一副景象:
是的,养蟋蟀年入800万也没有吸引力了,所以评论区也翻车了。
第三条新闻,是这个:
这条新闻,说的是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美女,是某名牌大学的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她加入了某著名单位,为我们的核事业贡献了她自己的力量。
但是当这条新闻报出来后,这位美女的信息,就被扒出来了。据传,这位美女,是一个“学术妲己”,学术水平非常水,而且据传她本科学的是不想干专业,后面就通过特长生加分进入名牌大学读研究生,而读研后,她竟然转入了核物理专业,从其他专业转入核物理专业,很多人就表示这非常匪夷所思。而且还有人透露,她的现任丈夫,就是她对口专业研究所的副所长……
而当这些信息被爆出来后,让她当优秀代表出来演讲的某名牌大学沉默了——让她当优秀代表发言的时候大张旗鼓,被公众爆出有问题后立刻沉默,这让一些官媒都看不下去了:
是的,一条非常励志的“颜值与智慧并存”的新闻,也翻车了。
第四条新闻,是这个:
新闻表示,一个女孩,到北冰洋捕蟹,月入13万。她在北冰洋工作的日子里,不仅能看到北冰洋的日落,还能拿到丰厚的报酬。
而这条新闻出来后,评论区的各路大神也纷纷出来留言了:
是的,四条励志新闻,估计报道这些新闻的媒体都本以为能引导网友们多往励志方向想的,结果呢,网友们全部都不吃这一套了,所以四条新闻的评论区,全部都翻车了。
为什么这四条新闻,评论区全都翻车了呢?
因为其实当你仔细想一下这四条新闻背后的细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细节压根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
例如第一条新闻,媒体只告诉你一对夫妇年入三十五亿还四次冲击IPO非常励志,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你的是,为什么这对夫妇多次冲击IPO都失败了?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务、管理出了问题?是不是因为竞争压力过大?是不是因为财务压力过大?是不是因为负债亏损严重?这些媒体统统没有告诉我们。
再如第二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00后年轻人养蟋蟀年入百万,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年轻人养那么多蟋蟀,到底是怎么销售出去的?普通人能有这种销售渠道吗?而且养蟋蟀的场地、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卫生、防病虫害、市场风险,对饲养者要求都极高,如果普通人跟进了,他们能承受得起这些风险吗?
还有第三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一个美女硕士生毕业后进入核研究所工作,为我们的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很励志,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这个美女,她的背景到底如何?她到底是如何能通过特长生身份转入核物理专业的?她够优秀吗?普通人能做到这种“励志”吗?
还有第四条新闻,媒体只告诉我们,一个女生去北冰洋捕蟹可以月入十三万,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去北冰洋捕蟹条件有多恶劣,也不会告诉你出海后极寒、巨浪是家常便饭,更不会告诉你捕蟹是纯体力劳动,工作不分昼夜,上笼了就得干活。而且捕蟹船更不会因为你不适就回港,而且更要命的是在公海工作,你压根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如今的一些媒体,他们只管告诉读者们一些新闻是多么多么的励志,一些案例是多么多么的积极向上,但是他们从不告诉我们,一些新闻和案例背后的心酸到底如何。
一些媒体,他们一直在制造一种信息不透明的环境,选择性地把信息提供给读者。不仅一些媒体这么做,有时候一些公司,一些机构,一些社会组织也这么做。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因为目前社会上,一种很流行的管理方式,就是利用“信息不透明”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多时候,是可以让一个公司、机构或者社会组织变得更稳定的。
例如一些团队的领导,他在招手下的时候,他一般不会挑选太聪明的,因为太聪明的人什么都懂,这时候他们就不好管理了。
而且当你让一个什么都懂的人当你手下的时候,因为他什么都懂,你和他没有信息差了,这时候他们就会权衡利弊,然后对你的安排挑三拣四,而且有时候他们懂多了之后,他们还会直接挖走你的手下出去单干,这时候你就十分被动。
所以,目前的一种很流行的管理方式就是,适当给下面的人制造一种信息不透明的环境,让聪明人的人聪明不起来,而蠢的人也能听话,这样你的团队就能够保持稳定与平衡了。
保持信息不透明,让下面的员工保持在一种聪明与愚蠢之间的平衡态,这就是一些公司或者机构常用的管理方式。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了——既然聪明人不好管理,那直接选蠢人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搞什么信息不透明的环境呢?
直接选蠢人,也是不行的。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下面的人都是蠢人的话,你说什么他们都会信,这也是很致命的。
例如当你在聊天的时候,你无意中说了一句“我们今年业绩不好,都是竞争对手搞鬼把订单都抢走了”的时候,这时一些太蠢的手下,如果真的因此而愤怒,然后跑到竞争对手的公司门口把他们老总堵到角落,然后死揍他们老总的时候,这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要命了……
所以,如何才能让手下在“聪明”与“愚蠢”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这就是目前很多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
来源:麦杰逊
本文初摘录于:2024-07-0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0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1、引言最近,董袭盈事件火爆全网。很多人对于董袭盈事件的批判,常常引用一个概念,叫做“门阀”。在中国的特殊意识形态体系中,往往有强烈的平等诉求,那么这种平等诉求对于... 2025-05-07
-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115例男性宫颈癌患者、25例男性卵巢癌患者、46例男性产妇出血的例子……无法想象,上述表述竟都出现在医学论文中。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