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对这项工作开展情况满意吗”“您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经常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满意度调查,有的是商家回访,还有的是围绕政府部门某项工作开展评价。
然而,部分满意度调查却让人满意不起来。一些调查问的问题让人听都听不懂,“不管懂不懂,打上勾就是了”;有些针对工作情况展开的调查,有关部门还会提前给群众发短信,甚至上门提醒,希望回答“满意”。
群众满意度调查本是一项了解民情、收集民意的务实举措,可是一些对工作提升没有实际意义、为了完成任务而调查的满意度调查,无形中给基层干部、群众增加了负担。这是为什么?该如何开展满意度调查,才能取得实效?
图源:视觉中国
一
满意度调查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形式,最早主要应用于商业服务领域,后来公共服务等领域也逐渐展开。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运用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等方面的成效进行测评,以便更好倾听民意、推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满意度调查从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现场观察,拓展到网络调查、在线评论、留言分析等多种方式,在调查方法、样本抽取、数据分析等方面也不断改进。
有效的满意度调查有助于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发挥出反映民意、检验工作成效等作用。但满意度调查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问题设计不合理。有些满意度调查对本身要调查的工作研究不充分,抓不到核心问题。调查问题或表述模糊,让人难以清晰理解;或表达繁琐,绕来绕去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还有些调查为了得到较好结果,在问题设计上具有诱导性,对受访者的回答方向进行引导;个别调查甚至只能选择“满意”,故意让“不满意”的选项失灵,来达到“100%满意”的结果。
比如,样本缺乏代表性。做调查研究时,样本选取至关重要,样本是否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调查结果是否准确可信。有些调查在取样设计环节就暴露出了不全面、不客观的问题。就像个别农村相关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涉及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的样本稀少、甚至没有;部分活动满意度调查的样本仅选取活动积极分子,缺少多维度覆盖,难以反映广大群众的真实意见和情况。
比如,调查过程不规范。有的调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操作不熟练、沟通不充分,甚至个别调查者在和群众交流时态度生硬,一板一眼照着问题念、草草了事就算“收工”;有些“自上而下”的满意度调查,因为群众提问、投诉渠道不够畅通,导致调查结果失实;少数地方在满意度调查中缺少监督和查处渠道,出现了违规行为或者“糊弄式调查”。
图源:视觉中国
二
为什么一些满意度调查反倒让群众不满意、调查不出真实的反馈?笔者认为,至少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调查程式化。工作上流于程式,就跳不出既定框架,打不破“路径依赖”。一些满意度调查总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方式开展,有的调查问题甚至“一成不变,年年相同”;还有个别地方平时不下“苦功夫”,临近调查时才搞突击,调查流程、问题全靠网上东抄抄、西抄抄,充满了套路化、模式化的痕迹,自然不可能精准有效反映出实际情况。
工作浅表化。部分满意度调查缺少深入的思考、多样的调查,没有接地气的走访,更没有形成闭环的问题解决方案。更有甚者,觉得开展过满意度调查,工作就已形成了闭环,至于群众是否真正满意、不满意的工作有无得到解决,反倒无关痛痒、不去关心。
做实满意度调查,需要在方案制定、样本抽取、人员培训、问题设置、数据分析、反馈改进等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系统性设计,否则只可能是蜻蜓点水,调查个浮光掠影。
观念功利化。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群众满意度在相关工作考核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也诱发个别人对满意度调查的认识趋向于功利化,甚至产生“调查结果不好就会影响政绩”的偏差认知,千方百计只为求得“满意”这一个结果。比如,让工作人员在现场诱导回答,采取有奖满意、胁迫满意等错误做法,甚至通过篡改数据等方式来弄虚作假。
为了表面满意而开展的满意度调查、注了水分“满意度膨胀”的满意度调查,不仅调查不出实际情况,无益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还可能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看破不说破”的“皇帝新衣”。说到底,一些满意度调查群众不满意,甚至让人觉得在搞形式主义,主要原因在于调查发起者、过程执行者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
漫画:挤干满意度里的“水分” 图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把满意度调查做好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直面群众、直击问题,更需要充分考虑显绩与潜绩、长期与短期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此,笔者想到三句话。
不能用满意度掩盖真问题。与其说满意度调查,不如说要调查不满意。满意度调查不能只是为了奔着“满意”去,而更应该奔着问题调、向着真实查。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政策制定更科学有效。总而言之,是把为百姓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
莫以“100%满意”论英雄。与其纠结满意度有多高,不如多关心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如何查漏补缺,花大力气写好满意度调查的“后半篇文章”,让群众看到问题解决的实效。从不满意问题的解决率、工作推进实效性等方面来衡量基层工作推进的效果,以“工作闭环”打通“良性循环”。
避免只见数据不见人。当下,对部分基层工作的评价只是数据和报表的往来,并未真正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了解、心贴心交流。毛泽东同志在开展寻乌调查时,深入商店、作坊、集市等场景,还来到城郊农村,同农民一边干活一边调查,共历时20多天,获得了许多高价值的一手资料。基层工作的调查要避免“办公室走访”“闭眼睛调查”,走进基层实打实调查,让双脚多沾沾泥土,和百姓多唠唠家常,看到了现场,摸清了实情,收到的评价和反馈才更具有参考价值。
获得感更要体现在日常。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不能让其占据基层干部考核的“大比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将“满意度调查”变成“满意度考核”,基层干部精力便都放在“全天候”迎考、“全覆盖”作秀上,这是基层的负担,也是群众的负担。基层工作成效评估应该常态化、长效化,不局限于一时一事。除了满意度调查,不定期的走访调研、线上实时的满意度打分、网络平台的反馈留言等,都是满意度高低的参考维度,多管齐下才能更好了解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真满意”还是“被满意”,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归根结底,“满意度”只有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考验,才是真正的满意。
来源:浙江宣传
本文初摘录于:2024-08-3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8-3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家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覆盖,想要使用浏览器搜索一下问题,前面几页都能是广告推广,极其夸张。但最近某款导航软件,更是将离谱妈妈给小离谱开... 2025-05-10
-
曾几何时,疫苗接种点人头攒动,大家纷纷挽起衣袖,在医生准备打针时,得知了疫苗的名称——“科兴”。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在2021年创造1280亿营收、956亿净利润的疫苗巨头,居... 2025-05-09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她的副院长父亲”成怀疑对象!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事件细节曝光
5月7日,《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有网友质疑:... 2025-05-09 -
01“心惊肉跳”、“道德沦丧”前两天,朋友圈看流传着这样一个截图,看完只能用“心惊肉跳”、“道德沦丧”来形容这个截图里的内容:是的,你们没看错,竟然有人在售卖HIV患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
- 1、引言最近,董袭盈事件火爆全网。很多人对于董袭盈事件的批判,常常引用一个概念,叫做“门阀”。在中国的特殊意识形态体系中,往往有强烈的平等诉求,那么这种平等诉求对于... 2025-05-07
- 极目新闻记者 郭一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被当地公司承包。该网友质疑称,该公司成立短短数日,是否有参与竞拍的资格。极目新闻记者... 2025-05-07
- 115例男性宫颈癌患者、25例男性卵巢癌患者、46例男性产妇出血的例子……无法想象,上述表述竟都出现在医学论文中。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