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田瑞颖 张楠
“如果梁文峰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吗?”
近日,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提及我国高等教育时发出上述灵魂拷问并感慨:“这是我做校长百思不得其解的。”
王树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他却说:“我唯一得到实践验证的是那些读博士的没有他们做得好,我们的教育怎么办?为什么我们想栽树没有栽成,而这些孩子走出校门后得到那么好的发展,为什么事与愿违?”
对此,王树国明确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实践环境当中,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炼出来的。”
王树国 图源:搜狐科技
1
“大学要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
高等教育变革,是全世界正在讨论的话题。
在王树国看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剧变,社会与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的引领都来自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
对此,他在多个场合提到,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王树国多次提及迈克尔·吉本斯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中指出的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吉本斯指出,欧洲大学中的一些学术带头教授主要关注国家基金的申请。这些教授通常会围绕国家基金的资助方向来组织研究团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
吉本斯认为,这种以学术带头教授为中心的组织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学的研究生态。教授们通过申请国家基金来获取资源,并将研究生和博士生训练成能够延续其研究方向的“替代者”。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集中资源和提高研究效率,但也可能限制学术创新和多样性。
在王树国看来,这类现象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他多次呼吁,做学术研究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不能脱离社会,或带着晋级晋升职称、获得荣誉等功利性的目的。
2
文科迎来发展新契机
在当下大学应该如何变革的课题中,还包括人工智能应该如何与大学教育紧密融合的难题。
“我们规避它不是办法,拥抱它才是主动的、可取的态度。”在王树国看来,过度担忧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弊端,人们最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奴役,甚至受到伤害,“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王树国认为,只有主动地拥抱人工智能这项新技术并把握它,才能够扬长避短,保证人类沿着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一些文科未来将没有用武之地,或者走向消亡的观点,王树国并不认同。他认为,当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反而不是理工科。
王树国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立相应的文明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秩序,来确保新技术的诞生对人类的伤害最小,甚至控制它,让它不伤害人类,从而最大程度释放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这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这场新技术革命同样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发展的契机”。
在王树国看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当人们过分关注自然科学、忽略人文社会科学的时候,将给人类文明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他建议在关注技术发展的同时关注文明发展,“文明来源于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
“新技术发展速度已超过人们的想象,尤其是人工智能。”对此,王树国预言,“这十年将是人才辈出的十年。这场新技术革命一定会催生一批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英名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在演讲的最后,王树国给出了寄语:“只要我们有追梦的愿望、欲望,坚持下去就能成功。世界上没有不可能之事,看你想不想做、愿不愿做、敢不敢做。张朝阳做了,他成功了;王兴兴做了,他成功了;梁文峰做了,他成功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哪怕你失败了也是一种收获。只要我们敢闯,未来一定属于我们,你不闯一定是失败者。”
来源:科学网
本文初摘录于:2025-05-2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5-22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近段时间以来,受地缘政治、学术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回国,投身不同岗位开启新...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