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我们该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

繁体

直新闻:美联储昨晚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你认为,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它首先意味着拜登政府尤其是美联储主席又一次被现实狠狠地打脸了,而且被打得眼冒金星之后,在决策上也已经乱了方寸。

刘和平:我们该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

按理来说,虽然美联储主席是由总统任命的,但是,根据美国宪法,美联储拥有独立于美国政府的超然独立地位,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独自做出判断。然而,鲍威尔近年来对美国经济与通胀形势的判断,可谓是既不专业更不独立。在疫情期间尤其是在特朗普任内,鲍威尔就认为,美联储毫无节操的放水行为,不会导致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在去年也就是在拜登任内,美国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通胀苗头,鲍威尔却说通胀只是暂时的。到了四五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连续两个月维持在8%左右,发出了明显的示警信号,鲍威尔却说美国通胀已经出现了见顶信号,接下来通胀率将逐步回落。没有想到的是,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又一次大大刷新了几十年来的历史新高,达到了8.6%。而鲍威尔这样做,先是出于讨好特朗普,后是出于讨好拜登,以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最终结果,却不仅让自己以及整个美联储的声望扫地,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到民主党的中期选举以及拜登的连任计划。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鲍威尔才慌了神不得不选择唾面自干,推翻了自己早前言之凿凿的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选择了加息75个基点。

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美联储当前面临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只有通货膨胀这么简单,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同时,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征兆,四月份的GDP非常意外地录得了1.4%的负增长。而且更为关键性的是,这两者之间还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要大幅加息,而加息幅度越大,又会导致经济陷入衰退。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又应该为接下来可能到来的美国经济衰退,做好哪些准备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的确,在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可能的经济衰退,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同时也是全世界包括中国的问题,而且我甚至认为,同时这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是大国博弈问题。因此,对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跟美国经济密切相关的中国,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不久的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以及由此引起的短暂经济衰退,给我们带来的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因为过去十五年来中美激烈的博弈甚至是争斗,都跟这件事情有关。在08年金融海啸爆发之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产生了一种判断,那就是美国要完蛋了,甚至有人开始鼓吹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取代美国的发展模式,或者说“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美国市场经济的活力、高科技发展的潜力以及可以向全球转移经济危机的能力,美国不仅在短短一年多之后就恢复了经济增长,美国股市甚至迎来了长达13年的超级大牛市,纳斯达克指数翻了好几倍。这些都意味着,就如同一个人每年都要通过一两次的感冒发烧来重塑自身的免疫系统一样,美国经济也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产生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这往往并不会让美国经济一命呜呼。但误判与危言耸听却是有代价的,因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取代美国的发展模式”的判断,却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政治与经济的敏感神经。2008年之后,尚未完全从金融海啸中恢复过来的奥巴马政府,就宣布要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推进TPP协议,要从政治、经济与安全三个层面全面围堵中国。后来特朗普主动挑起中美贸易战,以及拜登政府联合盟友部署对华“新冷战”,都是因为这一误判而引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在中美之间还重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当时中国为了帮助美国摆脱经济危机,还启动了高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因此而使得自身遭受了高通胀的困扰。然而,醒来后的美国却反咬了中国一口。这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因此,面对美国可能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经济衰退,我们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既不要误以为美国将要不行了,同时就如同美国的发展不能寄托在中国的衰弱上一样,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也不能寄托在美国的衰退之上。另外,假如美国再次出现了经济衰退,那我们也充当不了救世主,我们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行了。

直新闻:我们看到,在拜登政府正在权衡是否要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部分关税的时候,两位共和党参议员却提出了一项要求禁止向中国出口美国生产的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法案。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拜登政府准备取消部分对华产品额外加征的关税,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恩惠,也不是什么要对中国示好,而仅仅是出于迫不得已。

首先是因为拜登已经意识到了,特朗普挑起的对华贸易战尤其是关税战,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是损人不利己。它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困扰的同时,也让美方遭受了不亚于中国的损失,因为这些关税中的93%被美国消费者承担了,这就是美国当前通胀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不仅没有达到让中国减少对美出口以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的,几年下来,似乎一切都在照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减反增,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是一样。

除此之外,对于拜登来讲,当前导致美国通货膨胀飙升的四大因素中,美联储发行的天量货币短期内已经很难收回,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高企以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都不是美国可以控制的,拜登政府唯一可以再有所作为的,就是减免或者是取消对华产品加征的关税。这些才是拜登政府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

而在拜登政府正准备这样做的时候,共和党籍参议员却提案禁止向中国出口美国生产的石油以及石油产品,这不仅再度证明了美国的对华政策都是从美国自身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的,也就是在需要压抑通胀的时候想起了降低对华关税,同时也是在需要压抑通胀的时候想起了禁止向中国出口石油,而且也意味着,拜登政府要降低对华关税并不是那么容易,它将面临着来自共和党的激烈反对。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宋菁菁,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01 媒体“基本盘”不保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 2024-06-19
  •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殷罡、张平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 2024-06-17
  •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2024-06-01
  • 时政群成了骗子的天堂

    写这个文章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不为别的,我也是关注时政的一分子。很多人挺有理想的,曾几何时,还有人喊,一人生博,改变中国。在腾讯微博消失后,关注时政的人们涌到了... 2024-05-20
  •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俄罗斯5月9日胜利日阅兵结束,随后便趁着高昂的士气发动了“五月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爆发大规模地面战斗。据环球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消... 2024-05-13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卢麒元旧文‖金融洋奴:是时候收拾这群骗子了!

    金融洋奴文‖卢麒元作于2011-8-30又开始忽悠了。从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到人民币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这帮人又来劲了。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民币国际化"。国人再一次被带... 2024-05-08
  • 卢麒元和温铁军对话集锦

    温铁军对谈卢麒元: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改革之路卢:500年殖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典的殖民主义:杀人留地 eg.印第安人②现代殖民主义:留人(买办,代理人)留地 eg.印... 2024-05-01
  • 中国会和平统一台湾,也会和平崛起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以前的文章发布后,有的朋友说我不懂军事,从我的军事用语和对军事装备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出来。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由军事决定的,军事只是一种重要因素,... 2024-04-27
  • 美国的方寸已乱

    这几天美国两位高官的行动引人关注,一个是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访问中国,一个是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在欧洲的表态。耶伦到中国,打扮的像个进城的大妈,得到了不少公知的称赞,从... 2024-04-1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