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有一些网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即在俄乌冲突中,谁是得利最大的一方。现在看到的,多数涉及这个话题的网友,普遍认为得利的一方就是美国。正如当年苏联解体以后,也是有很多观点认为,在苏联解体当中,得利最多的也是美国。
认为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之所以获利,大多是从这个几个方面来考虑的:第一,美国离间了俄罗斯与欧洲的经贸关系,美国大量向欧洲销售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而且是以极高的价格来销售,所以获利巨大;第二,美国挑动俄乌冲突,极大地削弱了俄罗斯的国力,使俄罗斯将来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第三,美国把欧洲盟友更紧地捆绑在美国的战车之上,欧洲盟友对美国的依赖更加强了。美国既可以利用欧洲盟友来处理世界上的很多事务,也可以继续大剪欧洲盟友身上的羊毛。第四,美国利用俄乌冲突,增加了北约在欧洲以及世界事务上的话语权。美国通过北约来控制欧洲的意图得到了更大方面的增强。在这个方面美国的收获是出乎意料的,等等。第五,美国援助乌克兰的军火和装备,都不是白送的。最后乌克兰是要为此还债的。这笔钱,美国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乌克兰有还价的余地吗?
以上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也不能说没有根据。然而,在这样一场大的事件中,所谓得利与否,关键还是要看这样一个事件对于美国未来的存在与发展到底是否存在着积极的意义,或者这样一个事件能否对美国未必的发展起到某种推动的正面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对美国未来的战略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说俄乌冲突最终对美国的总战略是有利的,那么或许我们可以说,美国在这场俄乌冲突中是得利的一方。如果说俄乌冲突对美国的总战略并不有利,那么美国就不是得利的一方。
现在看起来,美国所谓的得利都是暂时的,或者得到了一些近期的利益。例如向乌克兰销售美国军火,让美国军工复合体大赚了一把。美国向欧洲出售液化天然气也是同样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情况是如此乐观的吗?恐怕未必。
美国挑动俄乌冲突,确实让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被大大地离间了。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这种关系要得到积极的恢复,可能是具有较大困难的。欧洲对俄罗斯的戒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而俄罗斯对欧洲的防范也不会在短期内根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与美国的疑虑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地增加了。美国在挑动俄乌冲突中,挑拨俄欧关系,而美国从中得利,单就这一点就让欧洲非常不爽。这种不爽的情绪今后将会长期存在,会严重地损害欧美关系。同时美国经常巧言令色,蒙骗欧洲对乌克兰施行军援,也让欧洲内心十分不痛快。欧洲中的大多数北约国家虽然都在对乌军援,但他们在内心里是极不情愿的。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欧洲内心中的这种不快完全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迸发出来。
美国的狡诈和对欧洲的强硬,造成欧洲能源供应紧张,以及较大规模的通货膨胀,迫使大量欧洲企业撤离欧洲,对欧洲的制造业形成很大的危害。欧洲对此绝不可能熟视无睹。在俄乌冲突结束之后,欧洲肯定会要花费更为巨大的力量,来恢复欧洲的生产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美国对欧洲造成的最大的伤害就是炸毁北溪输气管道。美国这个极为粗暴 做法,不仅表现出美国的极端自私,也表现出根本不在乎欧洲的利益,甚至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欧洲的利益。美国的这一行为,将在未来的美欧关系中,带来长期的损害。而且时间过去得越久,这种损害的影响就会越突出。美国造成的这一美欧之间的裂痕,将来不仅不可能弥合,而且完全可能不断地扩大。
美国在这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给俄乌冲突拱火之外,还不忘在亚太地区给中国添堵。美日印澳要纠集在一起,共同对抗中国。现在还要把韩国给拉进来,还要把北约给扯进来添乱。美国是非常忙碌,但美国的这种忙碌虽然看上去很起劲,却并没有多少章法。只是在表面上让人看起来非常热闹,而实际效果却是让人相当可疑。
在这样一段时间内,美国经济没有明显地增长,却有着一定小幅度的下降。美国国内的各种矛盾都在不断地趋于尖锐与激烈。美国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连缓解都无法做到。百分之六七十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没有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样的一个美国,谁能设想,他在俄乌冲突之间,能得到什么好处,这样的状态能让美国得到什么利,又能得到多少利?
正如在苏联解体时,也有人断言,美国在这场冷战中是获胜的一方,美国在苏联解体中是得利的一方。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美国所谓得到的好处到底表现在哪里?除了美国认为自己是一家独大,然后就是想打谁就打谁之外,美国的经济发展得快了吗?美国的综合实力增加了吗?美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了吗?对这些所有问题的回答,似乎都是否定的。这样的美国会是一个得利的国家吗?不错,苏联的解体让苏联遭到很大的损失,但是美国也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想要坑人害人的人,自己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更多的好处。
美国对抗苏联,要把苏联搞垮,结果并没有让美国得到什么更多的发展机遇。美国拱火俄乌冲突,同样也不会让美国得到什么更好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得到一个不断进一步发展的绝好机遇,是比任何暂时拿到手的金钱利润都要好得多的得利。美国没有抓住这样的机遇,实际上,美国如此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可能让美国抓住这样的机遇。甚至美国都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美国需要的发展机遇。
二战时,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让美国发展起来,得到快速崛起。那时的美国可以说是抓住了一个机遇。到了今天,这样的机会似乎对美国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国的心思不正,得到现在这样的结果也怪不得别人。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本文初摘录于:2023-03-2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03-2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2025-04-01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特朗普开始抱怨俄罗斯,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
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在未来将意识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一名社交网... 2025-03-28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2025-03-28 - 3月24日,《时代》周刊发表了记者西蒙·舒斯特对泽连斯基的专访。在专访中,泽连斯基回应了在白宫和特朗普、万斯的争吵,表示“把这件事留给历史”。在争吵之后,泽连斯基的支... 2025-03-25
-
这一幕还是很感慨的,近来总是苦大仇深表情的泽连斯基,难得在公开场合笑了。最近几天,他前往乌东前线,与高级指挥官商讨对策,给立功士兵颁授勋章,尽管大部分时间,他还是... 2025-03-25
-
22日,俄军再次轰炸基辅,高射炮弹幕在基辅上空炸开,俄军无人机长驱直入。杰斯尼扬斯基区的居民裹着毛毯蜷缩在地下室,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出实时战报——第聂伯罗区变电站遭袭... 2025-03-25
-
泽连斯基突访顿涅茨克前线!俄方: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美特使:乌“很大程度上”接受不会成为北约成员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3月22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2日访问了乌克兰东部陷入战乱的顿涅茨克地区,在东部战略城市波克罗夫斯克附近会见了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报道称,几个... 2025-03-23 -
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特朗普希望将克里米亚打造为国际度假胜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俄罗斯《消息报》、卫星通讯社等媒体报道,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西摩·赫什当地时间20日在媒体平台“Substack”发文爆料称,美... 2025-03-22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刘振亚(亚亚)女士与区桂芝老师先后遭遇台湾当局查水表,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指控不适任。在台湾风行思想检查的当前,拉扯出一个别有意思的课题... 2025-04-02
-
脑洞:杨晓明被判死刑谣言为什么流传如此之快?背后是14亿人对疫苗安全的深深忧虑。而附条件上市的疫苗企业在上市4年后,按法律有义务给公众一个答案。最近几日,被冠以“科兴... 2025-03-30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20年,所有适龄考生中,能进985的孩子仅1%,50%的孩子进不了高中,80%的孩子无缘本科。有的省份1.3%的考生能考上985,而有的省... 2025-03-30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一桩桩毁人三观的丑闻,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一、官场秽闻频发,道德牌坊轰然倒地从张瑾瑜,到扬州的戴路,再到近期那... 2025-03-28
-
整天“局”啊“处”啊的,感谢这领导那领导的,党政机关别再滥用这些词了
前几个月,热门段子调侃说凡是公务员回家过年,平日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张处、李处和王局。尤其是同学会、家族聚餐一类的聚会上,更是叫的人起劲儿、听的人开心...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