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丨预判对手的预判: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

繁体

为什么美国最近姿态放低,身段变软,不再那么盛气凌人,好像开始讲一点道理了?

对此最有解释力的还是伟人那句话:“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这句话用来分析美帝,到现在都不过时。

眼高于顶、不可一世的美国,最近遇到什么困难,以至于“被逼得不得已”,要做出“讲一点理”的样子呢?

主要就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美国遏制中俄的战略遭遇了很大挫折。在欧洲,通过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消耗俄罗斯,以及通过美西方的联合制裁让俄罗斯崩溃的目标没有实现,而且看来距离实现此目标还越来越远。在亚太,美国与中国进行的三大经济战役,从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迄今为止无一实现既定目标。

二是关系着美元基石和美国命脉的中东出现了大麻烦,形势越来越不受美国控制。

以军穷凶极恶的程度与战斗力成反比。

以色列造成加沙平民每天都在大量伤亡,已经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愤概。

以军目前阵亡的高级指挥官就已经有西岸师指挥官莱昂.巴尔、国防军步兵“纳哈尔旅”旅长乔纳森·斯坦伯格、“多维部队”指挥官罗伊·利维、坦克旅旅长谢尔达格.齐奥尔,以及早就被俘的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加上早些时候发布的讣告包括的校官31人,尉官60人,士官236人,可知以军伤亡惨重。

有消息称,到目前为止以军被哈马斯和真主党武装摧毁的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已有130多辆(也有说160多辆了)。以色列这还没进入建筑密集的中心城区,距离彻底控制加沙还早着呢。

美国成为以色列作恶的帮凶,压力很大,美以都在互相揭短了。

尹国明丨预判对手的预判: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

三是美国原来跟中俄两线博弈都整体被动,现在变成三线博弈。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从对中俄的重点进攻,迅速转为在中东的重点防守。

未来,随着中美实力对比对美国越来越不利,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更紧密团结,反以统一战线更为巩固,反美统一战线逐渐形成,中俄伊(斯兰)大联合的局面加快成型,美国真正的全面被动就开始了。

四是美国的国内情况也不乐观。让拜登政府特别头疼的事一大堆,其中,美国中长期国债的流动性问题和拜登的民意支持率一路走低,让拜登政府压力特别大,还影响到明年的总统大选。多家民调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人反对拜登连任,认为其年龄太大且能力不足。

所以,有这么多焦头烂额的问题,拜登政府现在多少是有些内外交困的感觉,从实力出发的外交在中国这里早就不好使了,表态强硬的心理战,越来越没效果。所谓形势比人强,拜登政府就开始学着讲点道理了。

拜登现在面对的最大难题还是巴以冲突。这个问题如果应对不好,会让美国提前看到帝国的黄昏。

中东是美国之必救,以色列是美国之必保。资本控制了美国,所以,美元利益高于美国利益;犹太资本是美国最大的股东,所以,以色列利益也高于美国利益。

俄乌冲突,美国还是一个棋手的角色。到了巴以冲突,美国成了棋子。以色列打乱美国战略部署,让美国重点协防以色列,要用美国的实力,并用美国的全球利益为代价,实现攻占加沙的目标,这就是美国身为棋子的无奈。

美国在中东重新部署重兵,但美军现在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陷入被伊斯兰抵抗武装攻击和袭扰的被动局面,美军不敢针锋相对的反击,为防止事态扩大,一次次息事宁人、忍气吞声,选择忍耐为主。

一张针对美国的围猎大网,徐徐展开。中俄伊(朗)的联合,就可以让美国在中东越陷越深。中俄伊(斯兰)的大联合,足以让美国霸权提前终结于中东。

形势如此被动,美国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适度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如果未来更加被动,美国还会想办法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美军和国会是鸽与鹰两极。我们之前分析过,美军是美国目前最大的鸽派,因为他们的将领最了解现在的美军是否还有一战之力,然而国会山那帮习惯于清谈的老油条,很多人还沉浸在帝国依然伟大的感觉里。

所以美国现在也只能开始讲一点点的道理,跟真正的学会讲道理,还差得远。即便做出一些让步的承诺,虚的也远多于实的。

我们真正需要美国做出让步的,美国不会让。比如美国放弃干预中国统一的问题,停止在南海搞事,停止对中国企业和机构的制裁封锁,叫停针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因为现在的美国虽然遇到了越来越多难以解开的难题,但美国精英还普遍不能面对美国实力已经严重下降的事实。

美国能够承认事实的清醒政客并不多,特朗普算半个,他看到美国真实实力与现实布局之间的矛盾,只是他不能够跟民主党的桑德斯那样,承认美国的财富集中带给美国的危害。

特朗普在任时候想重点做两件事:一是执行收缩政策,做美国实力能够匹配的事,所以退了不少群。二是要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甚至还要想办法取得俄罗斯的配合,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特朗普的口号是“让美国重新伟大”,潜台词就是现在的美国已经衰落了,而拜登则认为美国现在依然伟大,不要“重新伟大”,所以拜登的选择就是两线同时与中俄博弈。

相比较特朗普,拜登会让美国衰落得更快。

人50到60岁,是生命中“特别危险”的十年。身体健康开始走下坡路,但人的心理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潜意识还想让自己相信依然年轻,在工作和锻炼时,就会坚持年轻时候的工作量和运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身体状况的意外情况发生。

现在的美国差不多就处于这个阶段,美国的多数政客依然认为美国还是跟过去一样强大。倒是一些下台的政客反而相对清醒一些,比如,前国防部长盖茨就承认:

“美国现在面临的安全威胁比过去几十年、甚至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从未像现在这样在欧洲和亚洲都不得不应对强大的军事对手。如今在世的人都不记得有哪个对手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像今天的中国这样强大。然而,问题在于,就在局势要求美国作出回应的时刻,美国却无法作出回应。”“运转失灵已经令美国的力量不稳定且不可靠。”“悲的是,美国的政治失灵和政策失败正在破坏它的成功。”

我们说美国这些年出现很多严重的战略性错误,其实跟美国的实力和美国决策层的美国的“老大帝国心态”之间的偏差有很大关系。美国把同时遏制中俄作为执行战略,在我们看来,这是犯了战略大忌;但美国的决策者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有这个实力。

但事实证明,美国确实没有这个实力,两线博弈就是败招,但美国的决策层集体反思过了吗?

在整个西方,保持清醒的决策者都比较少见。法国的现任总统马克龙算一个,此君在内部会议上承认:西方的霸权可能正在终结。

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其实经不起战略失误导致的过度消耗。美国现在固然还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但巴以冲突是美国从主动转向被动转变一个拐点,陷入中东,其在地缘战略方面的主动权就基本丧失了。只要美国不能尽快解决在中东遇到的麻烦,美国就会始终处于整体的被动。

尹国明丨预判对手的预判:还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

美国现在特别担心东方大国在中东给美国设局,让美国的主要注意力无法从中东脱身。美国特别担心中东成为东方大国选定的决战战场。这里远离中国,有以色列这个猪队友给美国挖坑,再加上中东伊斯兰国家空前的团结,中国可以用很少的力量投入,就让美国处处被动。东方大国现在有能力,让美国从中东的大坑里爬不出来,所需的成本和难度都不算太大。

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所变化,也不算太出乎意料之外。稳住中国,防止中东失控的考虑应该占很大的比重。当然 ,也不能排除美国还有一种考虑,想通过中美关系转暖,给中东国家释放一种扭曲过的信息,瓦解中东国家的团结意愿、信心和抵抗意志。

在中美整体实力真正逆转之前,美国人在某个阶段开始讲点道理,都是出于策略的考虑。

中美对决还未到真正出结果,美国投子认输的地步。

抗美援朝后半程,中美之间也是边打边谈,打打停停。一直到美国确信无法通过战争拿到想要的结果,才真正接受用谈判方式解决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霸权思维方式。英国紫石英号等军舰在长江上被我渡江部队教训之后,英国确信已经无法通过武力在 解放军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致函中国外长,宣布承认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抗美援朝激烈进行时,英国将数亿美元商品卖给了新中国,这些商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橡胶,黑铁皮,棉花,纱布,电子元器件,甚至还有一些武器。

美国的思维方式,也跟英国大差不差。妥协对他们无效,只能用实力“说服”。

现在时间越来越在我们这边,主动权也越来越在我们这边,我们可以在亚太断开美元与中国工业品的结算联系,也可以在中东拆除美元的石油结算基石,还可以与俄罗斯和中东国家配合好,三边扯动,让美国继续首尾难顾。

美国是给出一些让步,但显然是不够的。只要我们积极经略中东,美国此次在中东的麻烦之大,即使美国用放弃台独势力的支持,不再阻碍中国统一来进行交换,它都算赚了。当然,我们中华民族的义利观,不是只看利益,不看道义。所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支持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大和解,推动中俄伊的大联合,让美国霸权在中东缓缓沉没,没有了美元加持,美国也将不得不吐出在西太的利益,这样,可以做到既符合道义最大化,也符合利益最大化。

现在的世界看起来似乎还是老样子,但内在运行逻辑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属于百年变局过程中部分质变已经开始,根本变化还未到来,攻守之势开始转换的特殊阶段。

当年我们在实力远不如现在的时候,先是通过抗美援朝,让美国学会认真听取中国的声音。又通过抗美援越,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尼克松不远万里到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红色中国,来跟中国讲道理。我们有着让美国人学会讲道理的经验,现在我们又逐渐具备让美国真正长期讲道理的实力。

要让美国持续地讲道理,而不是暂时地装作讲道理的样子,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想办法让美国越来越被动,让其越来越不得已。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明人明察”)

本文初摘录于:2023-11-1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3-11-17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