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行一张图,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基层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简单问题复杂化。
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做的10以内的加减法,非要搞得演算过程无比复杂,增加各种计算方式,成功地提高到了高中数学级别。只不过,结果还是那个结果。
现实之中,这种情况比比比皆是。比如:
1、一个基层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做法,非要不断包装,不断解读,吹得天花乱坠,俨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恨不得有个理论出来。
搞得现在政策界新名词不断,新经验层出不穷。
有些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名词,连我这个专门研究者都看不懂,语言腐败实在是严重。
但仔细一看,就是新瓶装旧酒。
2、一个工作,各个部门都要下来指导一下,非要刷存在感。某个地方承办某个重要赛事,所有部门都要下来“指导”,连妇联都要下来组织一个活动。
搞得属地党委政府接待压力实在是大,只能商量,能不能不要陪同,基层领导都不够用了。
指导来指导去,其实对事情并没有什么帮助,只是要走个过场,徒增存在感而已。
3、一个项目,不同部门反复督促检查,反复监督。一个人干活,九个人监督,这在基层并不是笑话,而是事实。
关键是,不同部门说法还不一样,政策经常打架。
人居环境治理,管水、管厕所和管路的,分属不同部门,工程进度和要求不一样。
基层只能反反复复,不仅浪费资金,还浪费人力物力,耗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4、同样的信息,反复填报,不同部门反复要。部门不协调的事,麻烦都是基层在承担。
每个部门都弄一个App,基础信息都一样,但就得反复填。不仅跨部门的信息系统很难统合,就是一个部门内的几个系统,也统合不起来。
一个城管系统,有市长热线,有网格化管理平台,还有其它系统,搞得基层中队得专门派几个人盯着。
一件事情,重复动作,做给不同的上级看,唯独不是给基层看,给群众看。
5、但凡是个示范,是个典型,当地就得安排专职接待人员,人来人往,不堪其扰。
尤其是大兴调查研究中,各个课题组都想来调查,都想来挖掘经验做法。
有些示范只停留在文字上,材料上,根本就没实施,但没办法,上上下下都配合,一个虚的理念,非要说成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下面就得不断地做形式、做材料,证明经验是真的。
调查了很多,但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上下下对问题的认识,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帮助,难说。
6、在基层,绝大多数事务都是简单事务,用最简单的人、最粗陋的方法处理就行了。
但非要引进各种看似现代的技术和制度,网格化、专职化、技术化等等,搞得无比复杂。
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在说村干部年轻化,理由便是年轻人才会操作各种系统,才会写报告、整材料。
本来有简单实用的制度,非要另搞一套,新旧制度还相互打架,相互耗损。
某地是一个普通农村,人口不多,村务简单,几个村干部也够应付。但自从引入网格化平台以后,事情就无比复杂,为了让网格化平台活跃起来,村干部整天琢磨怎么完成上级考核,无事找事。
电线杆上有一个小广告,按以前的方式,谁看到谁直接撕下来扔垃圾箱就完了,一分钟的事。但现在,村干部看到了,先拍照上传网格系统,然后网格指挥中心分配给某保洁员,保洁员先拍照,再清洁,再拍照。
一分钟可以处理的小事,硬是花了半个小时处理。
村内有个临时工程,在路边堆了砂石料,有点影响车辆通行。路人经过,本来忍受一下,开车小心一点就完了,或者让施工队把堆料转移一点就完了。但村干部觉得是个难得的显示网格化管理威力的机会,非要把堆料转移走,又是一顿拍照、留痕。
村民自治,其实就村务管理而言,事情还是那个事情,干部也还是那个干部,过去村干部都是不脱产,待遇也很低,治理水平也差不了哪里去。
但现如今,全国各地的村庄,村干部几乎都全脱产,完了还增加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协理员等等,村里还得临时聘用各种人员,搞得村级组织叠床架屋,官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治理的效果却很难说提高了。
基层治理具有模糊性、即时性,因此也要求基层组织要有自主性,基层干部得有自由裁量权。与之相应的,在治理体系上设计上,就应该是简约、高效的。
过去我们形成的“乡政村治”的体制,仍然是合乎实际的。乡镇政府的运作,主要靠具体机制,怎么统合有限的资源和人员,集中力量办大事,让乡镇党委去因地制宜处理就好。
村级组织的运作,基本原则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其中,党组织领导是核心,但具体治理方式上,自治是基础。
最怕的是,村级组织也搞得和行政机关一样,村干部真把自己当干部,事事讲规矩、时时谨小慎微,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当前的基层治理要从“现代化”的想象中走出来,要返璞归真,回归基层实际,只有节俭、高效的治理,才是现代的治理。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新乡土”“新洞察”,修订发布)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20,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2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据央视新闻7月3日报道,甘肃天水麦积区一幼儿园因多名儿童铅中毒被立案调查。后续报道显示,已有19名儿童跨省住院,200多份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复检。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 2025-07-04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一瓶矿泉水浇在李彦宏头顶,一场车祸让雷军沉默,一句话让董明珠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家的人设游戏,在2025年已经沦为一种危险的豪赌。前几天,多年前雷军不礼貌对待某音响品牌...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近段时间以来,受地缘政治、学术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回国,投身不同岗位开启新...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