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台海:台海的战争性质、策略和前途?

繁体

台海与我们的未来

台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为痛苦且反复溃疡的伤疤。作为中国东南沿河的屏障,遏制日韩航线的要点,走向太平洋的钥匙,只有彻底收复台湾,完整的中国才能从战略层面获得沿海的绝对安全,以及重获制定东亚国际秩序的传统性权力。

当冷战结束后,以金融资本为总资本构建的新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已经在乌克兰与加沙的战火中开始土崩瓦解,地缘节点的持续冲突将会经由国际市场,从各条重要航线逐渐传播到所有被剥削与压迫的地区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台海问题会怎么发展?我们将如何给近代历史盖棺定论?我们这代人将面对怎样的未来?

让我们先建立一些思考基础,第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海问题首先是中国内政,所以在大战略层面需要同时考虑大陆的主要矛盾和台湾的主要矛盾,但前者始终支配着后者;第二,从国际地理政治上来看,中国是一个经整合的,处于世界岛边缘地带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其地位类似于德国与法国,而在历史上,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国家的行动始终会受到主导性海洋强国均势机制的压制;第三,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导型海洋强国是美国,主导性海洋强国凭借技术工业优势和强大的蓝水海军,拥有着对重要交通航线的控制能力与力量投送能力,建立均势的国际秩序以维持自己的霸权。在历史上,每次心脏地带的大陆强国(心脏地带指的是中亚、东欧以及中国西藏)试图争霸时,主导性海洋强国就会联合边缘地带国家压制之(如美国联合中国与欧洲压制苏联),每次边缘地带国家试图整合大陆时,主导性海洋强国则会联合其他边缘地带国家与心脏地带大陆强国一起压制(如英国联合法、苏反对德国);第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着最为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同时也有着最为庞大激烈的阶级矛盾。

建立在以上的思考基础,台海战争很有可能经历三个阶段

台海战争的三个阶段

一、前期政治外交战阶段

在台湾岛内某位政治人物上台后开始实质性台独,触碰了大陆最后红线(大陆内部的政治张力也急需消解),由此彻底拉开战争序幕。

“欧洲没有孤立的战争”,战争开始前,大陆需要从国际法层面论证出兵的合法性,做好前期的政治宣传工作,在外交层面,要尽可能争取印度、俄、欧的中立。印度如不能中立,则提前资助或帮助其内部分裂势力,使其内乱自顾不暇,以免遭陆海两面夹击。这一阶段极为重要,要尽可能避免在战略上陆海两线交战,减少敌国数量,尽可能把战略力量集中到台湾海峡。

二、正面会战阶段

军事战略上,大陆在这一阶段的战略为作战战略加持久战略,战略目标是正面击败台军海军主力、对美国海军拒止反介入、长久占领台湾本土。在战术类型上,这一阶段的战术主要为两栖登陆战与巷战。从俄乌与巴以战争的经验来看,登陆战与巷战都是典型的绞肉战,战争所用时间与消耗大概率不容乐观,完全占领可能需一年。但介于台湾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两岸战争实力与潜力差距过大,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陆在这一阶段的军事胜利是可以最终获得的,战争的成败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段。

三混合战略阶段

前面思考基础已经提过,主导性海洋强国的优势在于技术工业水平的优势,对重要交通航线有封锁能力,同时有着很强的力量投送能力。但面对拥有强大陆上力量的大陆强国,主导性海洋强国很少选择通过力量投送在陆地与大陆强国会战,而是会更倾向于结盟与封锁。历史上路易十四、拿破仑、希特勒以及苏联,都是败于封锁与结盟压制之下。由此可以得出,台海战争中美国在台湾失守的情况下,将会采用一种“混合战略”。这一战略将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结盟与孤立。美国会联合亚洲其他权力中心进攻心脏地带,使得中国的陆地边疆出现危机,在俄罗斯已陷于乌克兰战场、而中印早有边疆矛盾的情况下,这一选择只有印度。一旦印度在漫长的边疆线发动袭击,中国就会被分散战略精力,战争成本进一步扩大。同时美国所控制的各国会对中国实施外交孤立,断绝相应的外交与贸易关系,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技术供应链风险。

第二,封锁。中国今年绿水海军与褐水海军的发展,使得维护沿海安全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蓝水海军上仍然有劣势,这是由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天然的战略劣势决定的,由于同时拥有漫长的陆上边疆与海上边疆,使其战略资源天然分散,缺少足够的远洋作战经验。大陆在蓝水海军上的劣势,使得美国得以切断重要的贸易航线,包括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与马六甲海峡,对中国外贸造成巨大影响。

第三、台湾地区的游击战。台独势力几十年的经营,使得台湾的天然独占了九成以上,其中有八十万左右的“台独勇武派”,加上台湾男子大多接受过基本军事训练,台独极端分子还会自费参加军事俱乐部,这就提供了台独极端分子在台湾进行游击战的基础。在正面会战失败后,台独分子极有可能会化整为零,伪装成平民掩藏武器与补给先行隐蔽。一旦大陆委任的台湾领导人(一定台湾本地人)试图对台湾进行实质治理,就可借口课纲修改等事件发动政治动乱,尽可能制造流血事件,并运用西方优势的舆论武器将其包装成“人道主义危机”,以激起国际社会的反战情绪,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街垒战与游击战。游击战略拆分开即为后勤战略加袭击战略,目的是消耗时间与兵力,等待域外势力干预大陆奏效或造成大陆大量减员使得大陆内部产生反战情绪。

第四、制造大陆地区的内乱。长时间的战争与封锁必然进一步加剧衰退,使得本来严重的阶级问题更加严重。封锁可能会持续五到十年,前期大陆由于统一与外敌入侵会民族主义高涨,但在在封锁与经济危机下,极有可能被诱导爆发动乱。配合上台湾地区的游击战,使得美军有重回台湾的可能性。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台湾地区应对策略应是后勤战略加持久战略。一是要实行军管,对重要交通线与地理要点全面筑垒化要塞化,二是要增大兵力密度,以使得面对游击队之调动仍能保持兵力火力优势,不至于因为分散而被逐个消灭;三是要对台湾实行全面反封锁,防止武器流入;四是要对已查明游击队进行袭击,进一步剥夺其后勤资源。值得强调的是,反游击战最根本的是剥夺游击队的政治优势,尽可能获得居民的好感与支持。但介于台独意识植入台湾居民意识过久过深,政治优势很难在短期颠覆。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大陆地区的主要应对策略,应是全面赋予劳工权利,提高底层福利,尽可能改善民众生活,从根本上缓和阶级矛盾。但是从现在的阶级力量对比来看,这一举措很可能无法实施。

结语——胜利与失败后的战后安排

比起开启与实施战争,更为重要的是知道战争该如何结束。如果中国彻底消除了台湾的分裂势力,并阻止了边疆危机与内部的政治危机,那么获得胜利,拥有了台湾的中国就有了制定东亚秩序,让美国推出亚太,重回门罗主义时代的现实实力。中国应关注琉球问题,首先将琉球民族被识别为一个独立民族,再支持琉球地区的自治与独立,最终实现琉球的完全去军事化,成为永久中立国,以台湾和琉球作为遏制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平台。同时应在北京建立东亚诸国的纠纷解决会议机制,成为东亚国际纠纷的仲裁者,在有争议的海域成立海域开发的共同体,寻求经济共同体向关税共同体与安全共同体的转变,由此以现代国际制度重构传统的“天下秩序”,并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文化,支持各国的社会主义力量通过合法斗争上台。

那么,如果我们失败了呢?没什么可怕的,这只是意味着新的斗争要开始了。不过是重上井冈山,收拾旧山河罢了。

三论台海:台海的战争性质、策略和前途?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伞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再论台海:台湾问题为什么“拖不得”?

2024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和萧美琴赢得选举。最终开票结果显示,在领导人选举层面,民进党“赖萧配”拿下558万多张票,得票率40.05%;国民党“侯康配”拿下467万张选票,得票率33.49%;民众党“柯盈配”则获得369万张票,得票率26.46%。另外,“立法院”113个席次中,国民党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台湾民众党8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2席。由于立法院院长是立委互选,国民党人韩国瑜极有可能成为立法院院长。

最后的选举结果与此前民调大致相符,民进党成功打破了台湾8年一次的政党轮替传统。形式上来看,赖清德以过40%的得票率胜选,但并没有完成全面执政,民进党失去了“立法院”的过半席次。国民党则在选举中增加了14席“立委”,以52个席次成为第一大在野党,如其能与民众党进行合作,则有可能对赖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权力制衡。

选举结果出来后,我们与我们的朋友们进行了问题讨论与意见交换。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爆发了激烈的意见冲突。在讨论结束后,我重新梳理了现有的各方面信息,尝试以一种更全面宏观的视角去分析台海问题。最后,我只能悲凉的承认,我们很有可能再也没有除军事手段之外,任何解决台海问题的可能,即使梧桐本身也是极为艰难的道路,却是我们目前唯一有可能走通的道路。并且梧桐“拖不得”,因为未来几年可能是最后的统一窗口期。

首先照例,我们先建立一些思考的基础。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所以需要同时考虑大陆与台湾各自的主要矛盾,但前者实质支配着后者。其次,当今的时势,是旧的国际秩序从各个爆发地区性冲突的地缘节点开始逐渐崩溃,并沿着主要航路逐渐蔓延。这意味着,所有在旧的国际秩序中获利的主权国家,都必须面对长期压制之下复杂的内生矛盾。最后,台湾由于长时间受到日、美的殖民与半殖民统治,其史馆与民族认同十分混乱,无论台面上的政治形势如何发展,事实上都不存在可以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基于上述的思考基础,对台政策唯一的道路就是梧桐,而且在未来五年内是最后的窗口期。这并非出于好战或者狂热的民族情绪与意识形态,而是基于立场与逻辑思考后的无奈之举。

第一,为什么没有和统的政治基础?

曾有朋友设想(甚至包括前期的我自己),两岸能否走欧盟的道路?依靠经济共同体逐步扩大政治合作,以邦联的形势重建中华?现在想来这首先在法理上无法解释,因为新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其主权具有完整性和单一性,台湾现状不过是中国主权由于历史问题在特定区域产生的特殊状态,如果以邦联形势重建中华,势必要承认台湾的所谓“主权”,这是在法理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双重错误,在技术层面本身无法实行。更何况,台湾现在与未来,都不存在可供和谈的政治基础。

1.岛内天然独是大多数,差异只在“独”的手段。

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出来之后,有部分大陆媒体宣传赖清德“仅仅”获得了四成选票,而且丧失了对立法院的控制。由此认为只要在立法院蓝白合作,就能对民进党实施强力制约。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绿”“蓝”“白”在统独问题上,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嘛?

我以很负历史责任的态度告诉各位朋友,没有。“独”之于台湾,并非疯狂灌输下的意识型态,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正确、思想钢印。“台湾”与“中国”两概念的二元对立,就如同鹿是鹿,马是马一样,渗入在台湾居民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而大陆释放的善意与优惠政策,并不能在实质上增强其对“中国”的国家认同,而最多让其变成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他们的自我认同与来大陆生活工作,研究中国文化,但自我认同永远属于西方的英美国家人士并无区别。

“台湾”概念的影响力可以以著名的“郑南榕”自焚案为例,作为外省人的郑南榕一直融入不了“本省人”的台独圈子,反而产生了强烈的皈依者狂热,当他在《自由时代》刊载“台湾宪法草案”,被控叛乱,1989年4月7日警察欲拘提他,他在杂志社内自焚身亡。可笑又可恨的是,自焚后他反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台独政治符号并且在岛内广有影响力,以至于当有深绿的台湾媒体人曾博恩调侃郑“玩过头”就被岛内民意群起围剿,节目停播并道歉。

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之下,不管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不管是不是岛内志愿军后代,任何依靠选举制获得权力的政治人物都是“台独”,差异只在是“事实独立”还是“正式独立”,是“立刻独立”还是“缓步独立”。所有打着“统一”旗号的政客,无一是真正向往两岸统一的,不过是政治投机客,想要两头下注、两头吃而已——“马”“洪”都是如此。所以,立法院谁当院长、如何斗争,事实上都不重要,因为三党都是“拒统”,都在压迫真正统派的生存空间,都在持续推动台独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关注选后续台湾“国安法”与“代理人”法的推动进程便可见一斑。

2.“文明边缘”对“蛮夷”的偏见与鄙夷

由于台湾在历史上长期被日本殖民,后又在事实上被美国半殖民,加上大陆在过去的经济落后,由此使得台湾居民对大陆所以产生了强烈的偏见与鄙夷。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与鄙夷,是建立在“文明”与“蛮夷”的二分法基础上的,自诩台湾代表“文明”而大陆代表“蛮夷”,即使台湾不过是“文明”的边缘,也比大陆的未开化者更为优越。这种意识形态的优越感与“独”的议题结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皈依者狂热心态,使得和统无法实行,因为没有任何政治人物敢于冒岛内舆论之大不韪主张和统。另外,这一心态也使得我一个朋友设想的作战与袭击战略——即只通过军事手段使得台湾去军事化,放弃对台占领地战略,不可实行。一是因为历史证明,任何去军事化的协议最后都会被各种类型的军事俱乐部所事实突破,二是因为这种“自诩”文明的意识形态给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突破非军事限制地政治支持,很可能对于去军事化协议反复“先签后撕”,降而后叛,使得战争无法真正结束。

第二,为什么拖不得?

在否定了和桐可能性后,问题就是我们该选择什么时候采取梧桐?是继续等待直到十几年之后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久拖不决,只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1.国际秩序崩溃下时势的不可预测

有相当多主张“战略定力”的观点,认为应该等到美国势力衰弱,自主退出亚太后再实行梧桐。这种观点问题,将民族国家的兴衰寄托于某种不可靠的“国运”,将战略主动权拱手让人,同时也忽略了在这个国际秩序逐渐崩溃的年代,时势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旧秩序下的各个主权国家,都必须面对深重的国内政治结构问题,谁先“衰弱”,尚未可知。如果美国势力退出亚太后,最后成功接手台湾宗主权的是作为“滨外岛”的日本,那么,这无疑是更为可怕的战略危机。

2.统派在当前形势下的逐步衰弱

岛内统派现在还拥有多少力量?就这次选举结果来看,1400多万选票中,可能会支持统一的只有亲民党的6万票、新岛的3万票、促统党的1万票,总数不过10万,占岛内的0.7%左右。而在立委选举中,由于采取“单一选区两票制”,对小党极为不利,以至于统派完全不可能获得立委席位。政治上的失势、舆论上的失声,使得统派在岛内的生存愈发艰难,倘若进一步等待,等岛内所有可靠的统派人士都丧失信心,选择移民或者转投其他阵营,那么即使日后对台实现军事占领,也再难找到可以放心委任的台湾本地力量。我在《台海与我们的未来》中提到的可能会发生在台湾地区的游击战就会依靠政治优势而长期持续,达成其持久战的战略目的。

3.赖清德本人的激进台独路线

新上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自弃医从政以来,就是一名坚定的“台独”信念坚持者,并自称为“务实的台独主义者”。赖清德提出的“2个承诺、8项主张”,意图在蔡英文的基础上,以更为全面、系统、制度化的方式推行“文化台独”,其“2个承诺”分别是“任内”将每年增加文化预算;强化“行政机构文化会报”机制,落实“文化基本法”,将“文化台独”打造为系统工程并以“国家基本法”的高度赋予“文化台独”超然的“合法性”,以彻底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台湾国族建构”。

赖清德提出的“8项主张”中的第1项是“推动系统性文化保存奠立文化根基”,推动“再造历史现场2.0”,本质是全面恢复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记忆,美化殖民侵略历史;美化“台独”人士所谓的“奋斗历史与精神”,或将一大批没有“台独”意识的近代台湾知识分子归属到“台湾主体意识觉醒者”行列,达到篡改台湾历史的目的。第2项“复振国家语言,促进多元文化社会共融”,其重点是“支持多元语言的不断创作与传播”,实质则是借“语言平权”压抑汉语。2018年台湾通过所谓“语言发展法”将占台湾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汉语”贬为“华语”,与闽南话、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等并列为平行通用的“官方语言”。赖清德提出将加速推动成立“台湾语言研究发展中心”,就是试图以当局的力量进一步打压汉语的地位,人为提高其他语言的使用范围和频率。第3项“重建台湾艺术史”,实质是将“去中国化”“篡改历史”的黑手伸向艺术领域,将全面改造台湾美术史、表演艺术史、音乐史、工艺史、建筑史、文学史、影视音史等艺术史,彻底斩断两岸在文化艺术上的历史联系,突出台湾艺术的所谓“在地性”与“主体性”。“8项主张”的第4至8项,分别是要求从博物馆、地方文化、文艺工作者、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和宣传体系等方面,突出所谓的“台湾文化”、强调“台湾文化自成体系”,否定台湾历史文化传统与祖国大陆的源流关系,割裂两岸文化的传承性。

作为务实的台独主义者的赖清德的上台,会进一步压迫统派的生存空间,其不断挑衅、强力推动全面台独的政策,亦会不断迫近战争红线,如若大陆不予以回应,一是会丧失在东亚的话语权,另一部也是对民族复兴叙事的强力削弱,在经济形势紧张的当心,可能会导致更为深重的后果。

三论台海:台海的战争性质、策略和前途?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意见与信息上对我的支持。

“桓温闻赵乱,出屯安陆,遣诸将经营北方。赵扬州刺史王浃举寿春降,西中郎将陈逵进据寿春。征北大将军褚裒上表请伐赵,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宜先遣偏师。裒奏言:“前已遣前锋督护王颐之等径造彭城,后遣督护麋嶷进据下邳。今宜速发,以成声势。”秋,七月,加裒征讨大都督,督徐、兗、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裒帅众三万,径赴彭城,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计。

  朝野皆以为中原指期可复,光禄大夫蔡谟独谓所亲曰:“胡灭诚为大庆,然恐更贻朝廷之忧。”其人曰:“何谓也?”谟曰:’夫能顺天乘时,济群生于艰难者,非上圣与英雄不能为也,自馀则莫若度德量力。观今日之事,殆非时贤所及,必将经营分表,疲民以逞;既而材略疏短,不能副心,财殚力竭,智勇俱困,安得不忧及朝廷乎!”

  鲁郡民五百馀家相与起兵附晋,求援于褚裒,裒遣部将王龛、李迈将锐卒三千迎之。赵南讨大都督李农帅骑二万与龛等战于代陂,龛等大败,皆没于赵。八月,裒退屯广陵。陈逵闻之,焚寿春积聚,毁城遁还。裒上疏乞自贬,诏不许,命裒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时河北大乱,遗民二十馀万口渡河欲来归附,会裒已还,威势不接,皆不能自拔,死亡略尽。”

三论台海:台海的战争性质、策略和前途?

如果说在《台海与我们的未来》中我们探讨的是纯粹的军事战略问题,在《再论台海:台湾问题为什么“拖不得”?》中我们则从大战略理论的政治战略出发,探讨了解决台海问题的政治时机。那么本文需要探讨的则是更为深刻,更接近战争本质的问题——台海战争,应该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这场战争是一场正确性质的战争,我们才能取得最终的完全胜利,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光明的前途,完整的中华民族也才能得到一个光明的命运。反之,如果战争性质错误了,那就不仅是战争的胜利或是失败问题,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就只能在无尽的黑夜中苦苦挣扎,直到下一次大争之世的来临。

本文的思路将这样展开,我们首先探讨一下为什么现代大国战争中战争性质如此重要,其次我们将探讨台海战争的战争性质应该是怎样的,最后我们将给出基于战争性质,给出应对策略。

一、为何大国对抗引发的现代战争中,战争性质如此重要?

大多数人对现代战争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海湾战争,由此得出战争时间短暂,初战即决战等要素,并将其视作现代战争的普遍规律加以宣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忽视战争条件差异性的僵化观点。首先海湾战争虽是现代战争,但并非大国对抗,而是由世界第一强国率领的多国联军进攻一小国,所以在战争实力上,战争双方具有绝对差距;其次,海湾战争的起因是伊拉克试图入侵科威特,在国际舆论上遭受了空前孤立,美苏两国一致反对伊拉克的入侵行为。虽然苏联拒绝加入反伊联盟和多国部队,但是总体上在伊拉克问题上对美国采取了一致的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2个针对伊拉克的决议中,苏联都投了赞成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加入到反伊联盟,39个国家参加了多国部队,总人数将近25万人。106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了对伊拉克的制裁和封锁,十多个国家提供了总计700亿美元的各类经济援助,其中540亿美元提供给美国,160亿美元用于拉拢埃及、土耳其等国。也就是说,海湾战争在战略上是“多国打一国,大国打小国”,其战争过程自然是摧枯拉朽。

但如果观察正在进行的现代战争则可以发现,无论是俄乌还是巴以,都陷入了反复的拉扯与消耗之中。看似强大的进攻方,都难以取得其战争开始前制定的战争成果。这是因为反坦克武器、无人机、便携式导弹的发展使从拿破仑时代就已经确立的守方战术优势更加稳固,而进攻方缺少常规战争的决定性突破力量,由此战争型态呈现出一战式的拉扯与绞肉,同时也是由于这两场战争本质上都是大国(邦联)对抗在地缘节点引发的冲突,战争进攻方在国际舆论上并不得到支持,国内的政治结构也并不稳定,使得其难以面对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战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现代战争的战争规律:在大国对抗引发的现代战争中,胜利属于能坚持到最后的一方,而非正义的一方无法坚持,因为其必须面对国际封锁和国内动荡。

二、台海战争应该是怎样的战争性质?

那么,让我们回到台湾问题上,未来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应该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有持国家主义立场朋友会说,这是一场国家主权统一战争,这自然是没错。从国际法层面台湾地区不过是“中国”这个主权范围内的特殊地区。自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获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谁代表中国主权的问题就不应有任何疑问。台湾地区不是乌克兰,台湾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资格,这也就意味着台湾地区的居民没有对台湾领土作出处置的权力,因为单一制的主权是无法分割的。所以台海战争绝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侵略战争,而是为了恢复正常国内秩序的反分裂战争。

但台海战争仅仅是一场国家主权统一战争,又是不全面的,是无法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的。台湾大量的政治左派分子其实是“左独”。他们自认支持马列主义,将大陆视为帝国主义,并歪曲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作为台湾独立的基础。这种观点的荒谬性在于忽略了台湾实际仍被美帝国主义半殖民的现状,反而将列宁用来反殖民的民族自决理论用来为自己的被殖民状态辩护。但这也表明,如果这场战争仅仅是出于国家主义统一战争,则无法在政治宣传层面对左独的政治理论进行反击。目光回到大陆,作为世界工厂,在2018年中国大陆已经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产出的28%,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也必须面对最为激烈的阶级矛盾。在前期军事胜利之后,中国必将遭遇一段时间的封锁,在封锁状态下保持稳定与民众支持,就必须持续的改善民众生活,实质化人民的全过程民主权利,使得决策能真实反映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的社会动员,才能防守封锁阶段美国的舆论战和认知战。

我们在此可以做个小结,台海战争必须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统一战争。在台湾地区要彻底清除美、日的殖民痕迹,在大陆则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实质化人民民主,构建福利制度。《孙子·谋攻》:“上下同欲者胜”。要想获得人民的支持,就必须正视人民的诉求,满足人民的利益,非此,不足以赢得战争。

三、在封锁阶段大陆和台湾的应对策略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海问题首先是中国内政,所以在大战略层面需要同时考虑大陆的主要矛盾和台湾的主要矛盾,但前者始终支配着后者。我在《台海与我们的未来》提出了台海战争可能会形成的三个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将是美国实践其混合战争理论阶段。[1]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可能会需要面对国际封锁、外交孤立,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动乱与游击战,在大陆地区的政治颠覆活动,针对这些情形,我们设想了应对策略。

1、台湾

首先,军事上要对台湾地区进行反封锁,对可能的隐秘码头进行排查,并且建立防空走廊,紧张空中援助,防止一切可能的武器流入。要不断增加兵力密度,在所有交通线与战略要点堡垒化,在本地统派的帮助下,对台独分子已经建立的武器与补给存放地点进行袭击,执行坚决的反游击政策。其次,在政治上要实行委任治理,由心向大陆,品格好,有足够政治能力的台湾统派政治人物治理台湾,掌控行政和司法事务,在三年左右的委任时期推动课纲修改和正确历史教育,对台独分子进行逮捕和审判,冻结其党产并用于台湾平民的福利改善。在文化层面反对台独;委任结束后,要对台湾选举制度进行修改,扩大小政党的参政机会,为小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参与选举提高更多的法定资金补助,不断扩大统派在立法机构的人数,彻底消除台独势力(包括蓝、绿、白)。由于天然独的观念在现在的台湾深入人心,所以完全扭转台湾的错误民族认同和史观,可能需要几十年。

2、大陆

全国军队的总动员。保证在台湾的兵力密度,以及应对陆地边疆可能出现的连锁危机。

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开放社会舆论监督,使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落实实质的全过程民主,赋予民众大胆说话的权利,直接参与政治的途径。

宣布改良人民生活的纲领,并立即开始实行。实行公平的税制,将间接税逐渐直接税化,以使得社会可以监督;保证战时经济秩序与民众生活的正常运行;全面推动劳动法律落实,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进行相应的司法改革和劳动监察改革;提高最低工资,限制过高房租,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济;降低失业率,禁止非法裁员和不给相应补偿,禁止过长的劳动时间;禁止私人垄断资本对个人工商户以及小公司的盘剥;提高农民养老金和医保待遇;落实领导干部财产全面向社会公示。从这些起码之点做起。这些策略将使人民的购买力提高,市场繁荣,金融活泼,决不会如一些人所说将使国家财政不得了。这些策略将使社会力量无限地提高,巩固政府的基础。

选择怎样的战争性质,执行怎样的策略方针,决定着我们的前途和未来。相对于后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是史书的一部分,也应当肩负相应的历史责任。是留给他们一个可以安全生活,自由发展,不受压迫剥削的未来,还是让他们觉得生在这乱世,生亦何苦,死亦何哀,都在今天我们的一念之间。现代战争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历史的主角从不是什么仁孝天子圣明帝君,我们就是主角。

庶民会说话,庶民拥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核弹高置昆仑巅,摧尽腐朽方释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1]参见高巍.:《混合战争问题研究》,国防科技大学,2022年。

来源:李中舟的研究笔记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23,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23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