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耻”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繁体

01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我被“刺激”很大,或者说,启发很大。一般来说,网上的段子,就看个乐子,能被“刺激”被启发,这可不多见。

段子作者自称是个医生,刚从医学院毕业没几年。在医学院,他有个非洲黑人同学,到中国来留学学医,现在已经毕业回了非洲,在当地行医。虽然相隔遥远,但网上聊天很方便。两个老同学有时网上聊聊天。

口罩期间,中国医生和非洲同学有一次聊天。中国医生随口问:你们那边新冠疫情怎么样了?严重不严重啊?非洲医生哑然失笑,说:我们这边,痢疾、肺结核还治不过来呐。没人在乎什么新冠。

“百年国耻”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是啊,在非洲,很多中国早已控制甚至消灭的传染病,还在横行为害。非洲医生忙乎这些“老派”传染病,都忙不过来。无论医生和患者,对杀伤力小得多、专门检测才能确诊的新传染病,根本顾不上。

两个老同学感叹了一番中非发展差距之大。为了安慰老同学,中国医生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也很悲摧,苦日子也有很多。百年国耻,中国曾经被外国人欺负得很惨啊。

非洲医生惊讶地说:什么百年国耻?我在中国留学好几年,怎么从来不知道中国有这事?中国哪有什么百年国耻?

02

中国医生更惊讶,说,怎么没有?太多了。随便给你说一个。1900年,八国联军打中国,把首都北京都给占了!那还不是国耻。非洲医生说:他们八个打你们一个,根本不算数。中国医生又列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悲惨历史,说了一大堆,越说越气愤。

但非洲医生不为所动,评论了一句:在最差的时候,你们至少也控制着一半左右的国土。

看来,这位非洲医生在中国留学时,并不只是埋头学医,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很有一些了解。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他根本看不出中国有什么“百年国耻”。

非洲医生这几句话“刺激”了我,也启发了我。是啊,我们一直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中国的近现代史。和历史上的那些盛世相比,中国近现代确实比较晦暗憋闷。我们中国人对此深感耻辱,所以有“百年国耻”的感觉。

可是,如果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角度看中国的近现代史,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大不了的。

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皮萨罗,只带着百人级别的小部队,就征服和消灭了美洲庞大的印第安帝国,连语言都换成了西班牙语。在非洲,殖民者更是降维打击、所向披靡,连像样的仗都没打过几次。若干探险队式的小股人马,就把非洲变成了欧洲人的殖民地,任意屠杀掠夺。

“百年国耻”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到底是怎么征服印度的,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原因就在于,这本来就是个稀里糊涂的过程——英国人基本是在无意中征服了印度。英国人最初来印度是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虽然有些特殊,但毕竟是个商业公司。就这么个商业公司,一边做买卖,一边顺手就把印度给征服了。

在东南亚、中东等地,西方人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干多少就干多少。当地原住民没有起码的抵抗。

面对西方殖民者,只有中国,不但多次顽强地抵抗,而且自始至终保持着完整的国家结构,没有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只是部分丧失。事实上,19世纪后半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左宗棠等人在西北、西南对西方人战争的胜利,当时世界流传着一个神话:中国是不可战胜的。这个神话直到甲午战争才破灭。

一个亚非拉国家的人,看到中国的这种近现代史,再想想自己国家同时期的遭遇,确实很难认为中国有过什么“国耻”。

“百年国耻”的说法之所以在我国深入人心、刻骨铭心,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上上下下自我期许的标准太高了——天朝的标准。曾经沧海难为水啊。

03

实际上,不仅是亚非拉国家,就算那些所谓的列强,细看他们的近现代史,也是各种挫折失败。

美国现在是头号超级大国,但在1814年,英美战争中,英军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一把火把白宫都给烧了。

英国自己呢,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稀里哗啦地解体,印度等殖民地几乎丢个精光。对这种可悲的局面,丘吉尔等“帝国主义分子”是多么哀伤失落啊。

“百年国耻”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法国,普法战争被普鲁士打败,一战沦为战场,二战更是被纳粹征服。靠着美国人帮忙,才收复失地。

沙俄和苏联,用普京的话说,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你以为俄国人不郁闷啊。

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些战败国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更是不必提了。

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谁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都是磕磕绊绊,甚至栽过大跟头吃过大亏的。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近现代史固然有不少挫折、失败,但其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远远不是最悲惨、最耻辱、灾难最深重的国家——连中等也算不上。最低谷的时候,中国也是不容忽视的世界大国之一。

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中国实现了伟大复兴。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范围的超级大国。说我们又成了天朝,可能有人不爱听,但其实差不多就是如此。

04

之所以强调“百年国耻”,想来一是因为我们原来标准太高,天生丽质难自弃,再有,就是为了激励大家奋发图强,实现伟大复兴。现在,奋斗目标基本实现了。或许,“百年国耻”等等,不必再那么强调了。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不算好,但也绝不属最差之列。重要的是,这一百多年,放在几千年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只不过是一瞬间。文明总有起伏高低。谁能一直保持最佳状态呢?

“百年国耻”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抓住这一百多年的贫弱不放,翻来覆去总是说“百年国耻”,固然是有危机意识,不放松不懈怠,但副作用也不小。不但不利于人们建立对国家对自身的自信、自豪,也会大大扭曲人们对中国历史的基本认知。中国光辉灿烂、冠绝世界的文明史,因此被抹煞很多。

对近代史这段,当然需要研究,但不必过多过分的反思、剖析、批判。那就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间段而已。中国这艘文明巨船,稍稍走了一段弯路,现在已经回到正途,正在扬帆远航、奋力前行。

是时候卸下“百年国耻”这个精神重负了。

来源:李子旸

本文初摘录于:2024-02-27,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27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