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明海 繁体
讲到参话头这功夫,第一个首先要让它连续成片。前面我讲过世间法、世间相,众生的身口意三业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一直都是延绵不断地往前奔流不息。我们内心的妄想烦恼就是这样奔流不息,现在我们要用功,用一个话头来取代它,让这个话头能像我们的妄想、像我们一直以来的无明那样奔流不息,这个需要串习力。
坐的时候是这样用功,行的时候是这样,吃饭的时候是这样,走路的时候也是这样。让它一直延续,这是我们第一步要做到的。过去高旻寺的来果禅师开示,特别讲到他那时侯参禅——参“念佛的是谁”,每天怎么让自己的功夫成片。他老人家行脚的时候多,那时候禅僧行脚要背一个架子放行李,一放下这个架子的时候他要觉照:
哎,我的话头还在不在?如果不在,他要重新放一遍。当他把行李背起来的时候,也要检查这个话头或疑情还在不在。他每做一个动作,都要提起话头。经过这样绵密的锻炼,功夫才有可能慢慢打成一片。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时候——什么时候呢?就是睡觉的时候。睡觉,躺下以后,这个话头也不能中断,应该在疑情中入睡。此外早上起来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也很重要,中间怎么样现在先不说。
当然这对念佛的人来说也有参考价值,念佛的人你早上起来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不是阿弥陀佛?参禅的人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你的功夫、你的话头,这是检查我们用功的一个地方。再进一步地就是在睡眠中也能带着疑情入睡,如果整个睡眠能够以话头和疑情统一起来最好,但这是需要时间来训练的。
在生活中经常让我们功夫中断的,往往是外面境界使我们出现喜怒哀乐情绪的时候,这种时候我们早把自己心上的功夫置之脑后了——这是遇到外面的境界,所谓客尘。
另外就是我们内心潜伏的烦恼种子,当我们在用功深入的时候,它也会现前。有一句话叫“客尘易伏,家贼难防”,就是说外面干扰我们的境界,我们不随它动,这个不是特别难(当然对初学的人来说还是蛮难的);
家贼是指我们心里潜伏的过去积累的烦恼习气种子,它有时因外境而复发,有时候没有外境它自己也会翻腾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够不随它转,怎么能够看破它?
看破它最重要的还是知道它是幻。有时候我们往往被心里翻腾出来的习气种子吓坏了,吓倒了,实际上不管心里出现什么,你都不要拿它当真,不随它去,然后把握住自己的话头,这样这个习气种子翻腾一次,力量就会弱一次。
为什么会弱一次呢?因为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烦恼有点像淘气的小孩,他跟父母哭啊,闹啊,要这个,要那个,父母如果总是满足他,他就会得寸进尺;你不满足他,不随着他,慢慢地他的要求就会减少了。我们心中潜伏的习气种子也是这样。
赵州和尚说他在南方参学的时候,除了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处——他是过午不食嘛——除了吃饭的时候是杂用心处,其他的时候都没有间断,包括睡觉。而且他老人家所说的杂用心,也不是我们想象的像我们这样散漫、昏沉,他有更高的标准。
也有的禅师自己讲说“老僧三十年才打成一片”,当然他讲这话是在悟道以后,开悟以后怎样把这个境界打成一片,而不是悟前的用功。可见我们众生从无始劫至今滚滚而来的烦恼、妄想、习气奔流不息,其力量是多么强大,要突破它是多么不容易啊!这是我们用功的时候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使自己的功夫能延续。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样让我们的功夫深细,深和细。这对念佛的同修也有参考价值。我们刚开始参禅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话头、这个问题浮在上面,不够深,总是处在被动接受这种方法的状态中,不是发自内心地起疑情,是浮的。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它可以变深,当疑情深的时候,我们的功夫就会细了,深和细有时是同时的。
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心念上的功夫会影响我们内在的气,因为我们内在的气本身就是我们心念的一种体现和落实。你们注意体会,当心念粗的时候气也会粗,当心念细的时候气也会细,所以心和气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打个比方,绣花这个工作比较细,一个人要绣花,用心就要细,且也要有那种细致的能力。还有比绣花更细致的工作,像科学家在高倍显微镜下做实验,还有外科大夫给病人做心脏外科手术,那也是非常细致的,人命关天,不能出差错,所以在那种工作中他们投入的心非常细。
且不说这种工作的技术性,就是其要求的用心的细致性也使很多人难以胜任。你让一个打铁的人去做,他做得了吗?你就是告诉他怎么动这个刀,让他去,他也干不了。他那个劲就是打铁用的,他的心不够细,身体内在的气更不细。
我们参禅也有这个问题,就是怎样让我们的功夫深细。当功夫浮浅的时候,容易中断,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只有当功夫深细的时候,它的延续性才能得到落实。有居士说:师父,您说参话头,可是每天我在家里还有很多工作、很多事要做,这会不会妨碍呀?
这就看你的功夫用得怎样了,如果你的心还是很粗,功夫很浮浅,显然你日常生活和工作会影响你的修行,影响你的用功;如果你的话头很深细,疑情是内心深处的、没有间断的,那么你在生活中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这一点,宋代大慧(宗杲)禅师讲得很清楚,他跟当官的弟子讲,你该判案子还判案子,该批文书还批文书,在家里该怎样就还怎样,该读书读书、该作文作文,一切都不妨碍。这乃是因为这个疑情或话头已经很深细了,因此它能在一切时一切处保持延续性,偶尔观照一下就可以不间断了。
不间断地往前,到了这种时候,有意、刻意用心的成分减少了,这就是古人说的无心之后就能用功了:“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就是真正用功的时候是没有刻意的,没有作意的。“无心恰恰用”,不刻意的时候是真正的用功。这个不刻意不仅仅是指不刻意去提那个话头,也是指要把所有其他的见地、情绪、知解全部放下,包括要明心见性、要开悟的想法也要放下。
那么有人问了:把这个也放下,那能开悟吗?因为你在参话头,这就是走向开悟的一条路,你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再来一个想开悟,这叫“头上安头”,想开悟的心本身就成为你开悟的障碍了,多此一念。从石家庄去北京,我们已经在路上走了,你还老停下来问你是不是去北京呀?这反而耽误行程。
所以这时候悟也好、不悟也好,都不在计较中,都不在挂碍中,心念已经像一个转盘一样转起来了,一拨即转,它自己不停地转,这时候人也是充满了信心的,也是无所畏惧的,也不容易被客尘烦恼左右,你的功夫已经成片了,已经深细了。这是我们在参禅中要经历的过程。
古来禅师参禅的时候用功太猛,面部浮肿,可见其用功之猛利。我们刚开始用功,或许没有那么猛利,而如果太猛利,你的心念又不够深细,有可能会上火,牙痛啊,头晕啊,或是嘴上起泡,这时候要轻轻放一下。有时候提这个话头要轻轻地提,正如前面说的转动盘子,轻轻地一转,它就转起来了。你不用使很大的劲,轻轻地观照一下就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