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事做不得人情,我无力量做不得人情。以此五者徇人,皆妄也,君子慎之。
【译文】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的事做不得人情,自己没力量做不得人情。用这五种事情来讨好别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白费心机,君子一定要慎重。
【名句】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译文】论到人情,只往薄处想;说到人心,只往坏处想,这是自私而又刻薄的想法,这种人自己就是个小人。古人要求别人只在有过错中求无过,这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仔细想一想,自有滋味。
【名句】进食于亲,侑而不劝;进言于亲,论而不谏;进侍于亲,和而不庄。亲有疾忧而不悲,身有疾形而不声。
【译文】为父母送上食物,要陪侍在身边,使他吃得高兴,而不是劝他多吃。劝谏父母,只是对事物加以评论,而不要直言规劝。侍奉父母,态度要温和委婉,而不要严肃庄重。父母有了疾病,子女要表现得忧虑而不悲伤。自己本身有了疾病,不要呻吟,不要声张。
【名句】一家之中,要看得尊长尊,则家治。若看得尊长不尊,如何齐他①?得其要在尊长自修。
【译文】一家之中,只要看得那尊长值得尊敬,这个家就会治理好。如果看得尊长不值得尊敬,怎么能治理好?治家最要紧的是尊长要加强自我修养。
【名句】事休问大家行不行,旧规有不有,只看义上协不协。势不在我,而于义无害,且须勉从;若有害于义,即有主之者,吾不敢从也。
【译文】事情不要问大家行不行,旧规有没有,只看与义合不合。即使做事之权不在我手中,但与义无害,都应该努力推行。如果对义有害,即使有人主持,我也不敢遵从。
【名句】听讼者要如天平,未称物先须是对针,则称物不爽。听讼之时心不虚平,色态才有所著,中证便有趋向,况以辞示之意乎?当官先要慎此。
【译文】处理诉讼的官吏要像天平一样,没称物之前必须将指针对准,称物时才不会出错。在听理诉讼的时候,如果心不虚平,面色和态度稍有倾向,证人就会看风使舵,何况用言辞示意呢?当官的对这件事一定要慎重。
【名句】善处世者,要得人自然之情。得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得?失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失?不惟帝王为然,虽二人同行,亦离此道不得。
【译文】善于处世的人,要了解和尊重人的自然之情。了解了人的自然之情,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不了解人的自然之情,什么事情能办好呢?不只帝王是这样,即使两个人相处,也不能离开这个道理。
【名句】宽、简二字,为政之大体。不宽则威令严,不简则科条密。以至严之法绳至密之事,是谓烦苛暴虐之政也,困己扰民,明王戒之。
【译文】宽、简这两个字,是处理政务的大原则。不宽,则尊严的法令使人更加畏惧;不简,则众多的条目使人更觉繁细。用过于严密的法令来督责极端繁细的事情,这就是烦苛暴虐的政治,困己扰民,圣明的君王不应该这样做。
【名句】师无往而不在也,乡国天下古人师善人也,三人行则师恶人矣。予师不止此也,鹤之父子,蚁之君臣,鸳鸯之夫妇,果然之朋友,乌之孝,驺虞之仁,雉之耿介,鸠之守拙,则观禽兽而得吾师矣。松柏之孤直,兰芷之清芳,苹藻之洁,桐之高秀,莲之淄泥不染,菊之晚节愈芳,梅之贞白,竹之内虚外直、圆通有节,则观草木而得吾师矣。山之镇重,川之委曲而直,石之坚贞,渊之涵蓄,土之浑厚,火之光明,金之刚健,则观五行而得吾师矣。鉴之明,衡之直,权之通变,量之有容,概之平,度之能较短长,箑之卷舒,盖之张弛,网之纲纪,机之经纶,则观杂物而得吾师矣。嗟夫!能自得师,则盈天地间皆师也。不然尧舜自尧舜,朱均自朱均耳。
【译文】老师无处不在,在乡国天下古人之中,可以以善人为师,三人同行,恶人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还不只这些,鹤的父子相亲,蚂蚁的君臣有别,鸳鸯的夫妇恩爱,猓然的朋友义气,乌鸦的孝敬母亲,驺虞的仁信,雉的耿介,鸠的守拙,观察禽兽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松柏的孤直,兰芷的清香,苹藻的洁,梧桐的高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菊花到晚秋季节更幽香,梅花的贞白,竹子的内虚外直圆通有节,观察草木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山岳的镇重,河川既曲折又直流而下,石的坚贞,渊的涵蓄,土的浑厚,火的光明,金的刚健,观察这五行,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镜子的明亮,秤杆的平直,秤砣的变通,量的有容,概的平,度的能测量短长,扇子的舒开卷合,盖子的揭开合上,网上的总纲,织机上的经纶,观察各种物品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唉!能自己去找老师,则满天地之间都是老师。不然的话,生来是尧舜的禀性,就是尧舜;生来是丹朱、商均这种不肖之徒,就只能是不肖之徒了。
【名句】古人云:“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这个末,好容易底。近世声色不行,动大声色,大声色不行,动大刑罚,大刑罚才济得一半事,化不化全不暇理会。常言三代之民与礼教习,若有奸宄,然后丽刑。如腹与菽粟偶一失调,始用药饵。后世之民与刑罚习,若德化,不由日积月累,如孔子之“三年”,“王者之必世”,骤使欣然向道,万万不能。譬之刚腹硬腹之人,服大承气汤三五剂始觉,而却以四物君子补之,非不养人,殊与疾悖而反生他症矣。却要在刑政中兼德礼,则德礼可行。所谓兼攻兼补,以攻为补,先攻后补。有宜攻,有宜补,惟在剂量。民情不拂不纵始得。噫!可与良医道。
【译文】古人说:“用喜怒的声调和脸色来教育民众,这是最末等的办法。”这个末等的办法,似乎很容易使用的。近世,用一般喜怒的声调和脸色来教育民众行不通,就用更加严厉的声调和脸色,严厉的声色还行不通,就动用大刑罚,大刑罚也只能管一半事,对能否达到教化则不管不问。常说夏、商、周三代的人民习惯礼教,如有作奸犯科的人,才动用刑罚。这就如同吃进了菽粟偶而不消化才用药治疗一样。后世的人民习惯刑罚,而对于用道德教化,不是日积月累,譬如孔子讲的三年才能成功、达到王道要三十年才能见效,而想骤然使人民欣然向道,是万万做不到的。就好比得了腹硬症的人,服大承气汤三五剂才有一点儿效果,如果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去补,不仅不养人,还与病症相背,反而会出现其他疾病。应该在刑政中兼用德和礼,这样德和礼才能施行,这就是所谓的兼攻兼补,以攻为补,先攻后补。有的病适宜攻治,有的病适合补治,只是要注意剂量。对于民情,不放纵不违背人情才算合适。唉!这个道理可以和良医谈论。
【名句】“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译文】考察自己可以了解他人,考察今天可以知道昨天。古今都一样,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名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译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名句】“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译文】想战胜对手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评价别人一定要先评价自己,想了解别人一定先要了解自己。
【名句】 既思其反, 又思其正, 正反既异, 其道乃见。
【译文】既要考虑到事物的相反的方面, 又要考虑到事物的正面, 两方面不相同, 道才显现出来。
【名句】《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 一火化, 烂煮也; 一口化, 细嚼也; 一腹化, 入胃自化也, 老年惟藉火化, 磨运易即输精多, 若市脯每加硝石, 速其糜烂, 虽同为火化, 不宜频食, 恐反伤胃气。”
【译文】《华佗食论》说: 食物有三化: 一是火化, 即煮烂; 二是口化,即细嚼; 三腹化, 即入胃自行消化。老年人只能凭借火化, 容易磨运食物,因而输送精血, 津液也多, 至于市场上的肉脯往往加上硝石, 加速其糜烂的过程, 虽然一样是火化, 但不应多吃, 恐怕它反会虚弱胃气。
【名句】人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 勿令生我者害我, 俾五味得为五内贼, 是得养生之道矣, 余集, 首茶水, 次粥糜疏菜, 薄叙脯馔, 醇醴面粉, 糕饼果实之类, 惟取适用。
【译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养生, 饮食务求淡薄, 不要让生养我的东西变成损害我的东西, 不要让五味成为体内的五种害处, 这样就得到养生之道了。我准备了以下这些食品: 首先是茶水, 其次是粥、肉汤、疏菜, 再稍放些肉干, 甜酒面粉, 糕饼果实之类, 只取适合我的食用。
【名句】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元气,则形强而神不罢,若坏则神不存,神离则形不固。
【译文】养生贵在养气, 养气贵在养心, 养心贵在节制欲望, 节制欲望来保养元气, 这样就使形体强健, 精神不疲乏, 如果形体损伤则精神不存, 精神离开则形体枯槁。
【名句】六气不侵,七情不扰, 清虚恬静之日, 日日如之, 则病安以生, 不变不动而能忘之, 则忘日忘年, 寿与天地等而不老矣, 形安能槁?奈何至易而人不肯为, 日自我其生理也, 盖欲火炙烈, 每日暗损一分, 不觉积久损多矣,以原禀厚薄为寿之修短也。
注释: 六气: 中医学名词, 指自然界风、寒、湿、暑、燥、火六种气候。
【译文】六气、七情都不侵扰内心, 生活清虚恬静, 每天如此, 那么病从哪里产生呢?不变更不乱动, 忘掉六气七情, 这样就会忘掉时日年月, 年寿可以与天地同久而不老, 形体又怎么会枯槁呢? 为什么最为容易的事人们却不肯做, 一天天自己损伤生命机理呢! 人的欲火猛烈, 就会使身体每天暗损一分, 不知不觉中积弊很多了, 身体禀赋强壮的人寿命长些, 禀赋虚弱的寿命就短了。
【名句】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译疾,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
【译文】善于养生的人, 应当知道有五种错误: 不懂得保护身体, 这是一;病不早治, 这是二; 不对症下药, 这是三; 好马上用药, 这是四; 信巫士却不相信医生, 这是五。
【名句】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 所谓视听言动者, 此心也, 故心常清静则神安, 神安则七神皆安, 以此养生则寿, 没世不殆, 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 使道闭塞而不通, 形乃大伤, 以此养生则殃。
注释: 七神: 也即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总称。
【译文】人身之中, 只有这心才是身体的主宰, 所说的视听言动, 都是心在起作用, 所以心常清静, 精神就安定; 神明安定, 七情也都会安定, 用这种方法来养生就能长寿, 一辈子没有危险, 心劳累则神明不安定, 神明不安则精神都危险, 使得气血之道闭塞不通, 形体就会受到大的伤害, 以这种样子养生的就会遭殃。
【名句】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 当念病从口入, 惕然自省, 如上古之人, 饥则求食, 饱则弃余可也。苟不知节, 必餍足而后止, 则气味之偏, 害其中和之气, 传化之迟, 斯成苑莝之积矣。为澼为满为痛, 纵一时之欲, 贻终身害。
注释: 餍(yan): 饱, 吃饱。苑莝: 郁结之病。苑, 通“菀” (yun), 树木茂密。莝(cuo):锄草。澼: 通“辟”, 气血积滞。满: 满病, 胀满类疾病。
【译文】凡有喜好的食物, 不可以放纵口欲, 应当想到病从口入, 惕然警醒, 做到象上古的人饿了就吃, 饱了就剩下多余的, 这样就可以了, 如果不知道节制,一定要饱足之后才罢休,那么食物偏多就会损害体内中和的精气,这样消化迟缓,就造成了郁结的疾病。气血积滞,腹内胀满疼痛,都是由于放纵一时的享受而成为终身的祸患的。
来源:采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