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纸纹 护眼

哮 喘

一、定 义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二、病 因

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偏嗜咸味、肥腻或进食虾蟹鱼腥,以及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动体内痰饮之伏邪即可引发哮喘。西医学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的体质包括“遗传素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过度通气)、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甚至经济条件等均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发展的更重要原因。哮喘病发病率的增高趋势也与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导致的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三、表 现

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有哮鸣音,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口唇紫绀,指甲紫绀,冷汗淋漓,面容惶恐不安,见黏稠白色痰液,发热,胸骨上凹,膈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呼吸音减弱,干性啰音,面部浮肿,呕吐,腹痛,腹泻,痰液黏稠,黄痰。

四、辨证分型

1.风寒袭肺: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而稀、色白,口不渴,怕冷,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胸闷,鼻翼煽动,痰黄而黏稠,口渴喜欢喝凉水,心烦,发热,舌红,苔黄,脉浮。

3.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苔白厚腻,脉滑。

4.肺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鼻中鼾声,咳声低弱,吐痰稀落,自汗畏风,或呛咳,痰少质黏,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面潮红,舌淡红,脉微弱或细。

5.肾虚:喘促日久,动则喘息,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足背浮肿,汗出腹冷,面青唇紫,舌质淡,脉沉细。

五、治疗方法

刮痧疗法

1.发作期

取穴:大椎、定喘、肺俞、天突、膻中、中府、尺泽、曲泽、列缺、太渊、风门。(图22-1)

哮喘

图22-1(a)

哮喘

图22-1(b)

方法:采用挑痧法。

工具: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

操作:术者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刺入皮肤,挑破皮肤约0.2~0.3厘米,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如有青筋的地方,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淤血。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手法:采用泻法。

注意事项:施术处要严格消毒。喘重者要配合用止喘药。

2.缓解期

取穴:定喘、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志室及腰部、太渊。(图22-2)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工具: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石蜡油。

操作: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然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风门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及腰部均采用平刮法,定喘穴和志室穴采用斜刮法,太渊穴和前臂内侧采用坚刮法,以局部起痧为度。

图22-2(a)

哮喘

哮喘

图22-2(b)

手法:采用补法。

注意事项:术前选择保暖避风的诊室,术中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利刺激,术后要避风寒,休息片刻方能出外。

拔罐疗法

采用刺罐。梅花针叩刺至潮红,闪罐5~10下后,再留罐5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操作:

取穴:肺俞、脾俞、心俞、膈俞、肾俞、定喘、中府、云门、膻中。(图22-3)

图22-3

哮喘

足部按摩

反射区:肾上腺、脾、肾、肺、支气管、甲状旁腺。(图22-4)

操作:

取肾上腺、脾、肾、肺、支气管、甲状旁腺反射区进行重点刺激。肾上腺、脾、支气管、甲状旁腺反射区用拇指点按30~40次,按揉1分钟左右,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肺反射区用拇指推法,由外向内,推10~20次,肾反射区用拇指推法,由上至下,推10~20次。

手部按摩

反射区:肺、支气管、肾。(图22-5)

操作:

1.在肺反射区上施以拇指按揉法,操作2~3分钟,再用力点按此反射区,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但注意手法要渗透柔和,逐渐加力。在支气管反射区施以推法,用拇指指腹从指尖向指根方向推,至局部产生热感为度。再施以拇指按揉法,频率为60~100次每分钟,按揉2~3分钟。在喘点反射点上,施以点法,手法由轻到重,逐渐渗透,点按2~3分钟。

哮喘

图22-4

哮喘

图22-5

2.使患者手心向下,在肾反射区上进行点按,力度由轻到重,点按2~3分钟。使局部产生酸痛感。

耳部按摩

反射区:支气管、肾上腺、肺、咽喉、神门。(图22-6)

操作:

先在支气管、肾上腺、肺部施中度点按手法,反复10次,以患者耐受为度,双耳交替施术。再在咽喉、神门施轻度点按法,可持续按5~6分钟,反复3~4次。至红润为止。

小偏方

处方一:

干萝卜1.5千克,鸡蛋,绿豆适量。冬至时买干红萝卜,熏切成1分厚的均匀片,以线串成串,晾干收藏。每次取干萝卜3片,鸡蛋1个,绿豆6克,共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至豆熟烂。服时剥去鸡蛋皮,连同萝卜、绿豆及汤一起服食。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每日1次,连服30天。此方适于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哮喘患者。

处方二:

人参100克,蛤蚧1对,核桃仁250克,蜂蜜适量。将各药研末,加入蜂蜜,作成樱桃大小的药丸,每服1丸,日服2次。此方适于平素气短无力之哮喘者。

六、预防与调养

1.忌酒、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怡情悦志,避免不良刺激。

3.不宜单独进行按摩治疗。

哮喘

图22-6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