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繁体

来源:长春日报、初衣胜雪

芦苇

挺直腰板,任凭风扰日揪

始终不弯折一生的风骨

即便白了少年头,也毫不逊色于

满园春色里的姹紫嫣红

质朴的理念一直根深蒂固

从没屈服过命运的使舵

也不曾向艰难苦楚的跋涉低过头

倔强着挺拔着

永远飒爽的个性的花丛

即使零落成泥

又何妨?来年无问情为何

还是会交出一世的清白

和漫山遍野的葱茏

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隐忍,是藕的品相

拘泥于月光之下

每一个骨节,都亮起

莲花瓣的幽香

风霜来,游鱼混淆宁静

迎向锋刃的手

露出巨无霸的慷慨

终无悔的担待

没有急风骤浪,没有

哀怨低愁,宁肯埋没一身才华

怀抱泥土,让残缺逆流而上

更适合碧波荡漾和乡愁的生长

藕的每一个胸腔

睁大高风亮节的眼睛

惯常了隐匿,暗自丈量寂寞的径

即使泪干了,风雅犹存

落日

太阳掉进山洼

光线抬高了须眉

风触动的荒野

余晖稀疏了苍茫

银杏树缝里的鱼鳞甲

恰似孩童的绘画

秋天的田野

馥郁着丰收的喜悦

庄户人家的房顶上

光阴倒着漫步

早开的菊花

温暖了万家灯火

忙碌了一天的时光

渐渐静下来

大地已起身,回到

大豆高粱谷垛的身旁

唯有几颗星星

在窃窃私语

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芦苇美诗五首:九分芦苇一分烟,撑出南邻放鸭船

芦苇是一种广谱的湿地植物,全球都有,也非中国的特产。芦苇有着发达的根系,自然形成根部的网络,吸收水泽里的营养和腐植,净化清洁水体的同时,给自然的鸟类小动物一个相对安全的如同岛一样的家园。

芦苇虽然不是四季长青,但是早在初冬,嫩叶就开始发芽,和上年的陈芦苇一起,构建新的家园,给生命提供栖息地。

上古的中国人,率先利用芦苇,其根可食,其杆可以制作简易的棚舍,秋冬霍乱等肠胃疾病,通过煮食芦苇的根茎,有很好的疗效。芦苇纤长摇曳,最能感受风的到来,古人最早的乐器,取自中空的芦苇,发出悦耳的声音。后来用芦苇膜烧的灰,表达冬至节气,阳气归来,春天即将到来的美好。

芦苇不需要人力过分照料就自然成林,它们和人类共生,成为水国家园的常见风景和生活原料,也成为家乡在水乡的游子的乡愁。芦苇的茎叶可以制作席子,那是古代人最常用的坐具和卧具,可以制作窗帘门帘,芦苇叶子也是粽子的一种外包材料,芦叶清香。

芦花在棉花成为常见的保暖填充物之前,长期成为普通人过冬衣裳中的保暖材料,芦花衣,芦花被。而在汉朝造纸术发明之后,芦苇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传承着中国的文化文明。

所以虽然芦苇在文学审美上,有着无尽的飘萧凄冷,但实际上,它和普通农村人的亲厚和温暖,是有别于文学上的秋意审美的。

第一首流传下的芦苇诗,是诗经中的《蒹葭》。这首诗,有多种解读。但是我读来的,是真正缠绵的乡愁。那早秋到晚秋,矗立在水岸的芦苇,风露青青,绿叶白花,是有多么深厚的思乡和在他乡的不适和倦怠,才这么深情吟咏芦苇,那是他等归的家乡母亲和爱人,出现在梦里。但是我今天不作过深的解读,因为这首诗,后人看到的是飘渺梦幻,离愁忧伤,也给芦苇的审美偏离了真实的方向。

我喜欢的是真正爱着芦苇,有着真实生活场景的芦苇诗歌。

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十亩馀芦苇,新秋看雪霜。

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斜日风收钓,深秋雨信梁。

不知双阙下,何以谓轩裳。”晚唐 ·黄滔《题山居逸人》

这是晚唐诗人黄滔写给在山林中居住的朋友。晚唐非常动荡,无休止的军阀混战,很多读书人四处奔走,投奔豪门,虚耗年华,在乱世生存,成功者和卑微者都如同踩在时代的流沙上一样,朝夕惶恐,哪怕是做了高官,战战兢兢,看起来锦衣华服,实际是空有其表。

黄滔还算是艰难中幸运的,55岁考中进士,不过没几年唐朝就灭亡了,他在后梁闽王手下任要职,对于稳定福建地区功劳卓著。

这样一个乱世中饱经风霜的人,看着隐居在山中的老友,是真诚的羡慕。

你这里山下水泽,有十亩的芦苇啊,早秋来临,芦苇开花,好一片新秋霜雪,辽阔清美。

世上的人,任谁到了这个地方,看到这浩瀚的芦花海,都会将尘世的烦忧淡忘。

这种景观本来就是真实的仙境,而芦苇成片,也显示这一带水草丰茂,鱼虾丰富,没有受到外界政局动荡的影响,成为难得的世外桃源。在这里,生活是有保证的,就算不同外界有过多的交易,这里总还是相对安稳富庶。

在这里,在芦苇中垂钓,黄昏起风时回家,在这里,听着秋雨打着屋檐,岁月何其静好。

我看到这样的生活,那是皇家门阙下的宝马香车,高官厚禄都是不可比拟的。

富贵如浮云啊。

我相信黄滔的真诚。盛世谁愿意当勤苦的农民和隐士?但是在乱世,拥有一片宁静而自然的地域,就是天堂。被很多人忽视和轻贱的山乡生活,在乱世里,才是真正的安稳和乐土。

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任君芦苇岸,终夜动秋声。”唐 ·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三十四》

唐朝和陆路交通并行和发达的,就是水运。很多普通人人出门,首选航运,是因为快捷和廉价,但是缺点是江上颠沛,空间狭小。当然在长江三峡段的瞿塘峡,也常常出现翻船事故。但是对于整个唐朝来讲,水运是交通大动脉。

习惯了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旅人来讲,江行早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该吃吃,该睡睡,船外的风景,是人生背景,没有初行的那种激动,反而一种随缘笃定。

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钱珝乘船去往目的地。

小船在早秋的微风里,顺风顺水航行,他睡着了。

两岸是摇曳芦苇,传递着秋风秋讯,而芦苇的声音是那么密集萧萧。

有离愁的人,总会听风感愁,是为悲秋。

而钱珝却泰然。既来之则安之,对于季节的秋天和人生的秋天,莫不如是。

而这首的美,也美在这浩大的风吹芦苇的秋声背景。

他的中年人生,在这秋风江上,心态的宽阔,使得他的秋天沉浑笃定。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

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

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

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唐 ·王贞白 《芦苇》节录

我在想,有心种植芦苇作欣赏的人,他是怎样想的?

王贞白晚唐进士,是真的唐朝到了末期,社会动荡,官场尔虞我诈人心惶惶。王贞白正当壮年,实在是受不了这样无所作为又四面逼仄的氛围,愤而辞官,时年三十五岁。

在家乡自己家中就有湖,只是这里以种植荷花和养殖鱼类为主,鲜有芦苇。

他为什么要种植芦苇呢?

芦苇是江湖之草,风骨潇洒,芦苇又是灵性之草,最早知春。上古以芦为笛,传说是天庭美乐。而芦和竹子一样,是代表有才华而被边缘化的人。隐晦地代表了他自己的状态。

果然,我的想法在这首诗里得到印证。

我自己思慕江湖辽阔的气息,于是在湖边种植了芦苇。

清风时时吹动芦苇,芦苇就像竹子一样动人。他到底芦竹同写。

我喜欢青青芦苇的稚嫩,太阳照在芦苇上,它清新生长,我又担心这几棵芦苇扛不住暴风骤雨。我看见青蛙在芦苇间跳跃,我看见芦苇柔韧的枝条站不住飞来的麻雀。

我喜欢秋天里芦苇映着黄昏湖水,风吹动芦苇如同天籁。

我喜欢这上十棵芦苇潇潇洒洒站在水中,承受着天风雨露,自在飘萧。

他选择退隐,他选择做水乡的芦苇,是对现实的回应,表达自己的高洁和不平。

不过这首诗的确有芦苇萧疏的风骨美。压弯的芦苇它并不折断,天风雨露,是它最美的歌。

现代诗芦苇(外二首)及芦苇古诗五首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

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南宋 ·叶绍翁《 嘉兴界》

这首诗写的是嘉兴的芦苇荡,且这芦苇荡齐整浩瀚,如同原野,浩浩接天。

这里没有山,一望无际宛如平原的湿地上,芦苇丛生,远接天边。

站在高一点的地方,看到的是九分芦苇,一分如烟的水道。

而细细绿色的水道从芦苇中缭绕,忽然眼前有了动静,原来是一条船从芦苇水道中撑出来,上面站着无数的鸭子,后面也跟着无数的鸭子。

原来是人们利用芦苇养鸭放鸭,好个明快的水乡芦苇养鸭图景。

芦苇荡适合水禽生活,这里有丰富的鱼虾,还有天然的窝巢。想必这芦苇丛中还有无数的鸭蛋和鸟蛋吧。

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养殖禽类的杰作。

“十凫同下四先飞,浅水鱼虾食渐肥。

芦苇有花菰有米,晨光秋色正熹微。”明 ·吕㦂《 凫》

凫,就是野鸭。当然这里的凫到底是不是天生的野鸭还是人工放养的,现在不作定论。因为宋朝开始,就在芦苇荡中养殖群鸭。

这已经是明朝了。

十个野鸭子同时从天上飞下来,然后分头扎在芦苇和浅水中。

这里的鱼虾逐渐肥美,而野鸭子也逐渐圆润了。

早秋时节,这里芦苇开花,菰草结实,晨光秋色正清新。

同伴们,让我们在这个安乐窝里,度过鸭生的秋冬吧。

好个富美的芦苇荡芦花湖啊。

看了这些诗,你或者对芦苇的文学印象会有改观。

因为朴素而自然的乡村生活,是最大的诗意。

芦苇不美在萧条,而美在涵养生命的气息。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2
0

名著精选